心理理论视域下师幼互动的研究

2017-07-26 22:02段昕彤张帅
学周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师幼互动

段昕彤 张帅

摘 要: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同伴交往以及师幼互动的有效开展紧密相连,并与个体的言语发展、思维能力、情绪理解等方面密切相关。通过对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师幼互动中幼儿教师的期望,进一步探讨幼儿心理理论发展与师幼互动的直接联系和影响,可为师幼互动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幼儿心理理论;师幼互动;教师期望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4-018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4.116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对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马伟娜等人研究考察了家庭环境中兄弟姐妹交往和亲子关系对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莫书亮等人从师生关系入手,研究得出师生关系与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密切相关。从目前的文献资料中看,很少有学者研究学校环境中的师幼互动对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同时,在对师幼互动的影响因素层面研究分析时,研究者们主要是从教师及客观环境这两方面进行问题的提出和策略提升,较少关注于幼儿在师幼互动中所需具备的能力及发展的状况。基于此,特对幼儿心理理论与师幼互动的关系展开论述。

二、幼儿互动心理机制的形成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渐从最先的以家庭生活为主的环境来到以幼儿教育教学为主的幼儿园,幼儿生活中的交往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并产生了新的交往对象,这其中的主要交往对象便是幼儿教师。因此,在师幼互动中,教师与幼儿间的互动交流将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发展。

(一)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状况

桑标等人更早些时候的研究也发现,3岁儿童尚不能对心理状态做出准确认识,4岁半左右是儿童认识心理状态的转折期,到5岁末儿童能够完全把握自身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在已有的大量研究基础上得出,学前期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期,随着幼儿的词汇量明显增加,语言表达能力日渐提升,逐渐能说完整的句子;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增强;认知能力有所提高。所以幼儿的交往需求也较为强烈,经常会主动发起与他人的互动交流。

(二)教师期望是影响师幼互动的因素之一

从国内外研究者对影响师幼互动的因素的分析来看,主要集中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教师专业素养和客观环境这三个方面。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研究认为教师如果根据对某一学生的了解而形成一定的期望,就会使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发生符合这一期望的变化,并且这种预期效应在年幼儿童身上比较明显,因为儿童与教师有着直接的接触。

我国学者庞丽娟以皮格马利翁效应作为理论依据,探讨了“教师期待”这一隐性教育力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通过对皮格马利翁效应机制的分析,揭示了幼儿与教师在教育进行中各自内隐的心理运作过程以及双方之间外在的行为交互作用过程。

幼儿教师的期望与幼儿在真实情境中的教育教学互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师幼互动是幼儿教师和幼儿双方相互交流的一种人际双向互动的行为,通过彼此间语言、动作、情感表达等信息的相互作用,教师的期望会被幼儿感知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表现,对其心理的影响产生巨大的作用。

(三)遵循幼儿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给予适宜的教师期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师应承认和关注幼儿在经验、能力、兴趣、学习特点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幼儿的情况,提出客观的切合幼儿需要的发展要求。只有对不同的幼儿抱有不同的期望,才能促进幼儿的共同发展。

基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心理理论的提升也是基于在与一些比自己水平高的人的互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幼儿园的大环境为儿童提供了充足的交往机会,幼儿可以模仿他人、体验他人的心理状态,在模仿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来匹配他人的心理状态,从而进一步了解、认识,甚至预测他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使得儿童能够更快地理解他人的心理。教师在掌握幼儿目前的发展水平后,在进行师幼互动时便能引导幼儿朝着其潜在的发展水平去努力,超越当前水平,顺利达到“最近发展区”。

教师在与不同的幼儿进行互动时,便会产生与每個幼儿相对应的期望,营造一种每个幼儿专属的期望氛围。当幼儿领会到教师在互动中传出的信号时,经过幼儿内心的心理理论的作用后,外显为自我的行为变化,逐步朝着教师为其设计的符合个性发展的方向而进步。同时教师也在不断提高对幼儿的期望,以此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成长系统,基于良性师幼互动下的幼儿不仅在事物认知上有着优势,而且对幼儿的情感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结语

综上,由于3-5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师幼互动最有效的开始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交际范围的不断扩大,儿童的心理日趋成熟,对于已有经验的积累也不断增加,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理解能力渐渐提高。按照社会交往理论,儿童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形成和完善自己心理知识的系统。所以,对学前儿童来说,如何使得幼儿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对幼儿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长时间与幼儿直接接触与互动教学活动,教师对班内的每个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及家庭成长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每个幼儿都是区别于其他幼儿的独立个体,虽然都是处在同一年龄阶段(发展阶段),但相对于每一个幼儿,教师的这种了解是针对幼儿个体纵向成长的。

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一位指导者,更是一位幼儿内心的解读者,在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状况的同时,也要根据幼儿自身的需求创设出适宜其发展的活动。尤其是教师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正确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和动作语言,提高与儿童的互动技巧,采用适宜的方式处理矛盾问题,营造和谐开放的互动环境,加强师幼互动的有效开展。因此,最大限度地利用幼儿园环境促进儿童的社会性交往、互动交流能力,对提高心理理解能力和适应社会秩序,保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 桑标,缪小春,陈美珍.幼儿对心理状态的认知[J].心理科学,1994 (17).

猜你喜欢
师幼互动
数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探究
师幼之间对告状行为差异理解的探究
谈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操作材料的体验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浅谈音乐活动中师幼有效互动的有效实现
国内外师幼互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