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探究

2017-01-17 13:13刘珍艳刘念慈
东方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师幼互动数学

刘珍艳++刘念慈

摘要:幼儿数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师幼互动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幼儿能理解和接受的知识,使数学教育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多种经验的获得与发展、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有力手段。在数学教育中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行为,优化师幼互动的效果,这是提高数学教育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数学;师幼互动;幼儿兴趣;教师策略

导言: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数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的抽象性、概括和逻辑性与幼儿思维的具体性、形象性所构成的突出矛盾要求数学教育必须要采取师幼互动的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通过师幼互动才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幼儿能理解和接受的知识,使数学教育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多种经验的获得与发展、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有力手段。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点明了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应承担的角色。“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合作的,而不是权威型的命令或控制。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二)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观察、案例研究法。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尽管师幼互动在幼儿教育界被认为是有效提高数学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影响师幼互动效果有效实现,如注重导语运用程式化,忽视其目的性、趣味性;注重学具提供数量性,忽视层次性、实效性;注重幼儿是否操作,忽视幼儿怎样操作;注重幼儿模仿性操作,忽视探索性操作等,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互动多为单方面讲授和指令,忽略了幼儿的反应和思考,使其对数学活动缺乏兴趣和操作的愿望。因此,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行为,优化师幼互动的效果,这是提高数学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

二、创设和谐、愉悦、宽松的互动情境,激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更能保证幼儿产生活跃的思维。我们在活动中要努力为幼儿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可以自主地选择,并有更多机会去自己发现问题,去进行比较判断和探索。

(一)创设问题型情境:

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发生的。当幼儿对所提供的数学操作材料感到困惑或无趣时,教师若能巧妙地创设问题型情境,让幼儿与环境互动,就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中班幼儿使用橡皮筋在“方形钉板”上认识平面图形时,露出十分没劲的神情,认为一点都不好玩。我提出这样的问题:“皮筋朋友要在这块‘体操板上跳舞,你们来试试看,皮筋朋友会跳出什么样漂亮的舞呢?”这个问题一抛出,孩子们脸上无趣的神情立刻消失了,同时兴致勃勃地操作起材料,高兴地说:“瞧,红色皮筋在跳三角形舞呢!”“绿色皮筋像模特儿在走直线呢!”等。这使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幼儿通过积极的富有创意的自主操作,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

(二)创设生活型情境: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幼儿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幼儿接纳知识的自觉程度就越高。教师应尽量创设与幼儿生活实际有关的互动情境,让幼儿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班中设置小猴食品超市的场景,布置了四个“柜台”,“柜台”上有相应的标记和数卡,我扮演了猴妈妈的角色,让幼儿通过玩具材料制作糖葫芦、糖和饼干等食品,幼儿在这样生活型的情境当中心情十分愉悦,也达到了活动的目标。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会主动对老师、同伴施动,向老师、同伴介绍他们想买的货品是什么,还会与老师、同伴探讨他带的钱够不够买他喜欢的玩具。可见,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是幼儿数学活动中师幼有效互动的前提。

三、创设交流合作的互动学习条件,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有效性。

(一)在融洽的师幼互动关系中构建数学知识:

情感交流是一种心灵的交汇,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会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想法,幼儿同教师之间也是如此。可以说,融洽的师幼交流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催化剂”。

(二)在平等的幼幼交流互动中构建数学知识:

在新型的师幼活动中,教师与幼儿是相互促进的合作伙伴,但这并非表示,幼儿在智力和能力上完全等同于教师,更不意味着教师在任何时间和空间都不能介入幼儿的活动,相反,教师应当提供隐性指导,包括创设条件引发幼幼之间的互动。师幼之间、幼幼之间这种交流合作式的互动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可以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促进幼儿的思维和学习;这种学习还能使教学适应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增强平等意识,促进相互了解,发展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交流合作式的互动也使幼儿学会了沟通,学会了处理分歧意见,学会了分享学习成果。

四、创设开放式的互动空间,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一)借助数学操作活动,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

"数学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皮亚杰认为,数学开始于对物体的动作,真正理解数意味着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或能动地建立关系。因此,师幼互动的有效实施必须要通过"学具"这一载体才能得以实现。在师幼互动中,幼儿是前提,学具这一载体是实施互动的关键。

学具提供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师幼互动效果的实现,在学具提供上要注意做到:1、层次性:针对幼儿从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初步抽象逻辑思维三个发展的阶段,我们提供的学具有完全直观的学具、半直观学具及符号学具,以体现教育促进每个幼儿的进步和发展。2、自主性:为幼儿提供不同类型和材料的学具,鼓励幼儿自由选择结伴和独立思考操作。3、多样性:在同一目标设计相同的名称游戏中,提供不同操作材料,丰富多样的学具易使幼儿保持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的心理。4、趣味性:注重发挥学具半具体、半抽象、操作性和可变性的特点,使幼儿在有趣地操作中,学得其乐无穷,使幼儿学习兴趣、自信心、坚持性、自制力等方面得到培养锻炼。

(二)借助各种有趣的数学智力游戏,提高思维的敏捷: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最有效地实施师幼互动的方式。教师在设置游戏活动时,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必须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采取最佳的游戏方式,有效的将抽象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活泼的游戏中,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获得数学知识和经验,增强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

数学智力游戏能极大地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以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有效互动,并通过情境式、语言式、操作式等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

五、体会及思考:

1、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提供给幼儿创造的时空,使求知的过程成为不断改造的过程,让幼儿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创造力,同时给幼儿添加释放潜能的“催化剂”,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包括情境创设、情感支持、平等交流等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与愿望,让幼儿在尝试中学会建构、理解,甚至生产数学知识。

2、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注重数学操作材料的多层次性、多结构性以及不同的表现、制作方法。促进儿童在数学操作的过程中富有个性的协调发展,并在操作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价值。

3、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决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和裁决者,更不是机械的灌输者或传授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在有效的互动中,形成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幼儿才能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实现自我的知识建构,数学教育的目标才能真正达成,幼儿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体看来,本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对于有效标准方面的研究没有进行深入探索,在研究样本的选择、研究方法的使用等方面还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对于幼儿园数学师幼互动探究的研究没有终点,优化师幼互动过程,促进幼儿主动发展,需要教师在新的教育观、儿童观的引导下,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师幼互动状况的影响,用心关注师幼互动过程,抓住教育的契机,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不断地向理想化教育境界迈进,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进一步充实、完善自己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肖佩燕,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探析,才智,2014年第3期

[2]徐继娟,让师幼关系在数学活动中相互“动”起来,新课程(下),2012年第4期

[3]杨小妹,浅谈幼儿园数学活动中如何做好师幼互动,都市家教(上),2015年第1期

[4] 周利亚;张莉,对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分析及教育反思,当代学前教育,2011年第8期

[5]石爱琴,数学活动中增强师幼互动有效性的方法,学前教育研究,2012第7期

[6]李琼珍,数学活动中快乐师幼互动研究,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1第7期

猜你喜欢
师幼互动数学
我们爱数学
师幼之间对告状行为差异理解的探究
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促进师幼互动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
谈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操作材料的体验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幼儿园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的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