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7-07-26 22:40王宏刚
学周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中职数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王宏刚

摘 要:中职生普遍谈“数学”而色变,而数学作为中职生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不但影响着专业课的学习,而且也是中职生高职升学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因此,中职生的数学学习是摆在每一位中职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近年来,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日渐凸显,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中职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失为解决目前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中职生数学成绩的良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4-002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4.01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中职生的学习方式,可以让中职生重新认识数学,逐步把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信息技术的使用是目前解决传统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然产物。为解决目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高中职生的数学成绩,中职数学教师更应该努力探索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通过形象地展示有关知识,引入生活中相关的数学知识,拓展经济社会前沿的知识面,重新激发中职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中职生学习数学的信心,逐步培养中职生主动学习数学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职数学教师应结合中职数学大纲确定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深入系统地研究教材,挖掘媒体素材,切实运用好信息技术新手段,发挥其在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方面的优势,弥补传统数学教学方法的缺陷,提高中职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拓展其思维能力、训练其操作能力。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及例题、习题是死的,看上去枯燥乏味,但从课本中走出来,数学知识、数学运用又是丰富多彩的。中职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学习专业课打基础,所以应尽量将所学内容与生活、生产实践、专业课上的相关问题联系,创设生活化、应用需求化的情景,以此激发中职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学习数学的求知欲,由此出发,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动脑、动手自主探究,互相启发,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的生动的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相關平台,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讲授中职数学教材第五章第一节“角的概念的推广”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跳水运动员比赛视频,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然后结合视频提出问题,为本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可以用数学知识解释,运用数学知识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但初中阶段已学的一些知识已经不够用了,以此例来说,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角的概念推广的必要性,为进一步从旋转的角度推广角的概念奠定基础。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细节,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借助形象理解知识,再回归逻辑推理,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对相关定理、原理、规则等确性知识,要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便于学生形成应用能力。在传统数学教学中,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对难度较大的、理解困难的知识点,学生只能依靠死记硬背的方法掌握,而中职生学习数学更是如此,这正是中职生厌学数学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中职数学教学需要努力克服的问题。现在多媒体课件恰恰能够将教学中所涉及的事物、过程等直观地显示出来,使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加直观,使那些不易理解的知识点可以直观地呈现在学生感知范围之内。

比如在讲授中职数学第九章立体几何中的“棱锥”时,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制作课件,通过课件的旋转功能充分直观地揭示正棱锥的特点,总结正棱锥的性质,为进一步总结正棱锥相关的计算公式埋下伏笔,化解了以往传统教学中只依靠教师的说教掌握正棱锥的性质、计算等问题,突破了学生对正棱锥的性质不理解、运算无从下手的问题,使学生对立体几何的学习不再困惑、害怕,逐步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庞大的资源和强大的功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泛的素材,搭建起与生活、生产实践、专业知识相互渗透的平台,便于学生从已知出发,理解、探索数学知识。此外,通过多媒体实验,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不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比如在指导学习中职数学第四章“指数函数及其图像与性质”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数学软件,展示以后,指导学生在指数函数教学软件中亲自输入不同底数a的值绘制函数图像,引导学生观察指数函数图像随底数a的变化规律,探究指数函数图像的特征,进而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性质,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指数函数及其图像与性质的理解,为后续“对数函数及其图像与性质”的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而且亲身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结语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如果能够把信息技术合理、适时、恰当地运用到中职数学教学中,就能从多方面实际出发,改变固有的、程式化的数学教学模式,而且将比较经典、相对封闭、复杂抽象、难学难懂的数学问题变得直观形象,提高了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中职生的探究精神,为中职生后续数学学习和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对提高学生基本的数理素养,发展学生的分析、推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梦辉. 信息技术助新课程数学实现有效教学[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7).

[2] 李广耀. 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2):39.

猜你喜欢
中职数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