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初中数学“微课”壮大

2017-07-26 20:00陈建兵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初中微课创新

陈建兵

[摘 要] “微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呈现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单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过程.

[关键词] 初中;数学;微课;创新

“微课”走进初中数学课堂,是《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以教育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同时校园网、教育城域网、“班班通”的建设也推动着微课走进初中数学课堂. 微课的出现,改变着原有课堂模式与结构,产生了特殊而丰厚的教学效果,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开辟出另一个新的天地.

微课的出现缓解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无奈”. 如超大班的客观存在,分层教学的难以實施,学生家庭环境与教育背景的差异,学生个体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接受能力上的差异,整齐划一的班级授课模式很难顾及班级的每一位学生. 微课没有了传统课堂模式的条条框框,扩大了课堂内外的延续与联系,让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变得更加灵活多样,是对传统班级授课模式的一次颠覆性变革,教学时间与空间拓展,让数学教师的因材施教得到真正实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发展. ”应运而生的微课,以它特有的短小精悍(5~10分钟集中解决一个问题)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接受程度选择微课视频的播放内容、速度和次数,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它不仅照顾了学生害羞或虚荣心的心理,而且达到了让教师的授课服务每一位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数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

妙用微课,让数学课堂活灵活现

再美好的东西都应恰当使用,才能让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独有的作用,微课也不例外.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妙用微课.

掌握好微课呈现的时间. 微课再好,也不能整节课使用或干脆让它代替教师上课;它的呈现要适时而现,时间不同,微课不同,同样,微课不同,时间不同.

1. 预习阶段:引领,除障

预习阶段的微课,可以是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导出新知,也可以在几个看似生活中实实在在简单的问题中内含数学知识成分;可以讲一个生活故事来引入;可以是一组对比画面,或一个生活情境,或是一组由浅入深的问题. 它不需要有太多的知识,内容很简单,主要呈现知识背景和呈现问题,以引入为主,所设置的问题简洁且富有悬念. 给学生一个铺路的基石和搭桥过桥的材料与方法,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也为后面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清除障碍.

例如,预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就可以呈现一组平行四边形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性质——“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可拆可合的图形(一节课只呈现一组即可),紧接着,将这些图形反过来让学生折合,试一试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反过来是不是也是正确的. 如果不正确,理由是什么;如果正确,说说理由,并尝试用一句完整、工整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这样,没有传统复习模式的简单枯燥,却有了可以思考的动画画面.

2. 新知传授,把握好分量,击中要害

数学学习不仅是一个对数学知识掌握的初始过程,还是一个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后续发展过程. 微课在课堂教学新知识传授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了前面预习阶段的微课视频作铺垫,这个阶段的微课就用不着再去重复前面的引入,而应着眼于定义的诠释或例题的讲解或练习的延伸与巩固. 它一方面要让学生在观看微课中思考、讨论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通过微课视频中教师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九年级下册第26章第2节第二部分学习“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与性质”,在预习阶段有微课简要复习“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与性质”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如果将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向上或向下平移c个单位长度,图像有哪些不变与变化?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什么?与表达式y=ax2相比,有什么变化?将你的观察所得与同学交流一下. 这个短小的微课,把重心放在了已有知识的变换、观察、猜想、印证、小结上,从而学习新知识,这既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观察能力,也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整个过程体现了“提出问题——猜想——探究——验证”的过程. 将微课视频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有效体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3. 课后微课,深处延伸

有了前两个阶段的微课,学生对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基本都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所以,课后微课须有所延伸,在已有知识上进一步深化和升华,让课堂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使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的原始状态的数学思维能力在灵活性、创新性方面进一步得到培养,即让知识和能力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拓展与加深.

例如,在学生学习“积的乘方”即(ab)n=anbn后,如果此时结束这部分内容,那么学生只是学会积的乘方的最简单知识,这时,可以在课后给学生一个延伸性的微课,把“积的乘方”反过来运用,即进行逆运算,如计算20152016×2015. 通过微课给学生留下一个探索性的延伸作业,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探索解决,这样既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4. 综合性微课,在整理中升华

学习完一个章节或几个相关章节后,用一个微课整理一下知识点,可让知识与能力在整理中得到深入和升华.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17章第3节“一次函数”与第4节“反比例函数”两节分别讲了两种函数的图像、性质与各自在实践中的运用,如果教学实践中也如教科书上一样就此结束教学内容,那么学生的知识是不完整的,也不系统,学生还没有把这两种函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这时,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个微课,把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質结合在一起,一个微课完成一个综合性问题,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相交时交点的坐标或图像升降或图像在上(下)与取值范围的关系等. 这样,既综合性复习了前面两种函数的知识要点,又在综合中拓展和加深了两种函数的范围,更重要的是,在综合运用中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知识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升华.

妙用微课能促进教与学的有效

改进

好的教与学需要有好的教学手段作支撑,同样,巧妙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能促使教与学方法有效改进,能自觉摒弃原来的、过时的、不适用的教学方式方法. 微课是能促进教与学方法有效改进的一剂良方妙药. 微课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学生在课堂之外的任何时间都可在线观看课程,回顾课堂知识与教师的传授活动. 微课把部分教学活动由学校搬到了家庭,同时也把相关的巩固与拓展由校外移到了校内. 这些都是微课给课堂教学活动带来的新变化.

首先,微课改变了教师苦讲累讲、学生只听烦听的状态. 它催生了教师做好选择好微课素材、制作好微课视频、适时展示微课一系列整套动作,课堂不再是45分钟内的事. 它已向前提前到预习、向后延续到课后乃至学生回到家.

其次,微课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而得以实现,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粉笔、黑板加书本的模式,电脑、手机、数码产品、宽带等都派上了用场,原来微课也这么时尚,让师生都不会成为社会的落伍者,而是时代的弄潮儿.

第三,微课真正实现了让优生吃好、让“学困生”吃饱. 课堂上,几十位不同个性的学生齐刷刷地坐在一起,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照顾到优生和“学困生”,而微课正好满足了优、困两极学生的要求,选择点击适合自己的视频而观察,而思考,而进步.

微课借助资源,让名师走进课堂

十个手指各有所长,教师可在观摩名师的微课中,通过对比,取长补短,得以进步;学生在观看其他教师的微课中补救了自己老师授课的一些缺陷. 师生通过对共享的微课资源筛选、甄别,选择优秀微课而为自己所用.

微课凭借特有的“位微不卑”(形式短小,效果明显)“课微不小”(时间短小,但知识内涵大)“步微不慢”(一个微课讲解一个或两个知识点,看似步履很慢,其实效果不慢)“效微不薄”四大特征被大家所接受、推广.

总之,微课学习有别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师生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起步阶段,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及时提醒、检查,指导学生选择微课内容,在观看微课中解决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同时,师生之间要保持良好的即时沟通,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拨、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初中微课创新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