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润生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发展记忆和思维,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语感,为说话、写作积累语言材料和提供典范。下面就介绍几种背诵课文的技巧,供同学们参考。
一、掌握顺序法
大凡优秀的作品,无论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表情达意,都有一定的顺序贯穿其中。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就含有空间顺序:山上(矮松)→山尖(全白了)→山坡上(黄白相间的花朵)→山腰上(薄雪忽然害了羞)。
又如《狼》一文叙述了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经过,含有时间顺序。再如《白杨礼赞》第7段4个反问排比句,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依次揭示了“树”→“北方的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后句比前句含义深刻,层层递进,属于逻辑顺序。
掌握一定的顺序背诵课文,首先要抓住表示顺序特征的关键性词语,然后使之内容充实,条理连贯,顺理成章。
二、创设情境法
名篇佳作对事物的描绘或解说都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背诵时,可以把文章所描绘的情境创设出来(画图、想象均可),使自己沉浸于其中,亦可帮助背诵。
《核舟记》一文中“船头坐三人”一段,“苏黄”二人合看“一手卷”的动作、神态,佛印和尚超尘脱俗的神态动作,我们都可以模拟出来。实践证明,把这三个人物形象进行再度加工创意,用几分钟就可背出一段。
三、化整为零法
把一整块肉制成肉馅,哪种办法更容易些呢?当然是先化整为零。我们背诵篇幅较长的文章同样是这个道理。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春》,要求全文背诵。如果把它切分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几个层次段落,就容易背了。又如《木兰诗》《出师表》等文章亦可采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办法来背。
以上几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某一段落或某一篇章,既可用化整为零的分割法,又可用顺序法或情境法。但不论采用什么方法,熟读是基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否則,就谈不上快速背诵和记忆了。
(编辑 白 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