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京
中华五千年文明,辉煌灿烂。古籍是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每一部珍稀古籍都堪称无价国宝。但是,久经岁月侵蚀,许多古籍受虫蛀、鼠啮、霉蚀、油染、水浸、粘连、脱墨、老化等危害,已经岌岌可危。古籍保护刻不容缓,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拿什么来拯救古籍呢?
书籍CT还原古籍内容
人的身体若是有了伤病,医生可以给患者做CT扫描。患者躺在CT机下,进行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体内状况便能看得清清楚楚。
现在,许多破损的古籍躺在图书馆内,它们记载的内容非常重要,但因为老化严重,一翻就碎。翻阅三两次,就会碎成片。面对无法翻阅的老化古籍,研究者心焦万分。
别急,古籍非接触式扫描仪来了。这种扫描仪的功能,和医生用的CT类似。CT扫描人体的病患信息,非接触式扫描仪则可以扫描古籍的内容信息。这种扫描是非接触的,可以在不接触无损害的前提下,以隔空取物的方式,把古籍内容还原出来。
古籍非接触式扫描仪用两个高分辨率区域传感器做探头,并联使用,可获取古籍的原本内容,这让古籍研究者乐坏了——终于可以对无法翻阅的古籍进行详细探究了!
科学探索
早期的古籍保护工作只能算是手工活。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古籍保护中去,这项手工活已经渐变成了一项高科技。2014年11月30日在复旦大学成立了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有近百名古籍保护专家出席了成立仪式。由著名大学牵头,有众多专家参与,古籍修复保护的科技含量可见一斑。
趣味链接
传统古籍修复方法主要是用纸张和糨糊进行修补,有揭、脱、补、托、裱、衬等多道工序。全国2800多家图书馆收藏的超过5000万册古籍中,有三分之一需要修复,按照人工修复的速度,大约需要1000年才能完工。这不是因为工作量太大,而是因为手工修复的速度太慢,慢得让人有些心急火燎。可是没办法,手工修复就是个慢活,快不起来。
纸浆补书机让古籍恢复元气
用扫描仪还原古籍内容的方法终究是无法帮助古籍强身健骨,达到健康如初的水准。有没有办法可以把脆弱的古籍修复到可翻阅的健康状态呢?
有的古籍因虫咬、风蚀,变得千疮百孔,像筛网一样。对这种破损严重的古籍,最好的办法是补充纸浆,让其恢复元气。
给破损的古籍补充纸浆,先前都是人工补浆法。工人拿着像针管一样的东西,小心翼翼,速度非常缓慢地给古籍灌纸浆。人工补浆的效率很低,一个熟练工人一天最多能修补四页古籍。
为了提升古籍补浆效率,科技工作者发明了纸浆补书机。这种机器可以替代人工给古籍补浆。补书机可进行智能化操作,它首先确定某一页古籍哪个地方需要补浆,需要补什么样的纸浆,再计算出所需的补浆量,然后“对症下浆”,只用几十秒就可以给一页古籍补浆完毕,恢复如初。
人工一天只能修复四页古籍,补书机几十秒就可以补一页,效率真是天壤之别呀!有了纸浆补书机,身体脆弱的古籍总算是有救了。
科学探索
一个老补浆师傅在给古籍补浆之前,先要通过手摸的方式给古籍“把脉”,摸出它是麻纸、竹纸还是混料纸。当然,一摸便知这种给古籍“把脉”的手法,没有十年八年的工作经历是磨炼不出来的。问题是,就算是一位熟练的补浆师傅,也会有摸错的时候。所以说修复古籍仅凭经验是不够的,依靠科学技术才是最保险的选择。
趣味链接
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参与和推动了古籍修复技艺的发展。唐宋时期的古画修复技艺达到了一个高峰状态,唐代的褚遂良、宋代的苏东坡就曾亲手从事装裱。到了明清时期,修复技艺在发展中又形成了流派纷呈的盛况,比如蜀派有绝技“借尸还魂”,京派有绝技“珠联璧合”,津派有绝技“千波刀”等,简直就是一个刀光剑影的修复江湖啊!
脱酸机为古籍防病健身
对于人体健康来说,无病防病胜于有病治病。也就是说,防病养生很重要。有些古籍看起来还比较健康,但是如果不注意养护,可能随时被损坏。
引发古籍“生病”的重要因素是酸性物质。酸性物质在自然条件下容易酸化水解,最终归尘归土。古籍纸张多是用木材、竹子、稻草等原料制成的,这些材料都属于酸性物质,容易在自然条件下酸化水解。
为了防止古籍因酸性物质腐化而损坏,最好的办法是给古籍纸张脱酸。把古籍中所含的酸性物质给洗尽。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比较难,风险也大。给古籍“洗酸”,有可能酸没洗出来,古籍被洗坏了。
给古籍脱酸是个瓷器活,没有金刚钻这活是做不来的。国家图书馆下设的古籍保护科技实验室,拥有给古籍脱酸的金刚钻,他们成功研制出古籍脱酸机,让古籍在脱酸机里转一圈,就能消除古籍因酸性物质而腐化的潜在风险。
古籍脱酸机一次可以放入四五十本书,通过导入溶液、浸泡摇摆、排出溶液、加热烘干一系列过程,最终完成脱酸。一台脱酸机一天大约可以为360本古籍脱酸,年脱酸量可达9万本。能为这么多古籍防病健身,脱酸机可谓是古籍健康的守护神哪!
科学探索
科学家研究发现,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含酸性材料的古籍酸化过程加快了。环境污染对古籍的侵害越来越明显,古籍纸张酸化已经成为古籍保存的世界性问题,目前全世界有三分之二的古籍受到不良环境的威胁,因此古籍脱酸技术的运用相当重要。
趣味链接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去世后,《兰亭序》真本被辗转收藏。后来,唐太宗设法得到了《兰亭序》,于是照原本制作了许多仿本,分发给大臣以资奖励。唐太宗死后,传言将《兰亭序》陪葬于墓中。寻找《兰亭序》真本的任务进行了千年之久。如果《兰亭序》真的埋进了地下,出土之日,会不会有损毁,损毁了又如何修复?现实的古籍修复手段,为将出土的诸多古籍提供了技术准备。
数字化技术让古籍永生
“中华古籍保护系列计划”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古籍内容从古籍上拷貝下来,组建古籍内容数据库,对古籍内容进行数字化保存。古籍数字化后从此不怕风吹、日晒,更不怕虫咬鼠啃,简直是拥有了金刚不坏之身,可以永远流传,随时阅读。
数字化古籍可以永远流传这事好理解,随时阅读是怎么回事?借助数字化技术,我国已经将1万多部约9万多册古籍进行了数据处理,做出了数字版本,这个处理量约占国家图书馆所藏古籍原本的三分之一。到2017年底,古籍原本的数字化处理总量将达到2.3万部,占国家图书馆古籍的80%。这么多的数字古籍都会被发布,咱们通过网络就可以随意免费阅览了。
从前,需要把古籍抄上千本百本,以避免各种意外损毁失传,才有可能将一部古籍保存至今。用这种分身法保存古籍费时耗力,一部书只有化身千百部书,才有可能被艰难地保存下来。
现在,有了数字化处理技术,保存古籍变得省时省力起来。通过网络下载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数字古籍图书馆。数字化古籍有效解决了古籍保护与使用的矛盾。
科学探索
文献的保存手段,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无纸时期,人们把文献刻在石头上或是写在竹帛上保存;汉晋以后,纸质书籍逐渐取代竹帛书的地位,但印刷技术不足,保存文献只能靠用手抄;北宋以后,印刷技术成熟,印刷书籍基本取代手工抄写书籍,文献保存效率大幅度提高;进入到电子信息时代以后,文献的保存手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图书数字化,开始成为文献保存的主流方式。
趣味链接
有一部很热门的纪录片叫《我在故宫修文物》,许多人看了之后,对文物修复有了直观的了解,甚至产生了也要去故宫学习修文物的想法。其实,只要你有兴趣,并且有保护中华文物的理想,那么你就有可能成为古籍修复技术员,为保护古籍做出贡献。
(编辑 孙世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