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伊康
在日常生活中,乐器有多种,木琴作为古老的乐器,由于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在民间广为流传。木琴一般由木质材料组成,使用时,用木锤敲击,由于每个木琴棒的固有频率不同,发出的声调也不同,用它演奏乐曲,非常有趣。
随着2016年中国科协、教育部等五部委组织的“走进创客,体验创新”活动开展以来,我接到创客小组的第一个任务:制作木琴。根据发下来的图纸和模型可以看出,只需要一根较长的线,两个羊眼圈,两根圆木棍,三根方木条和八个琴音管就可以制作一架简单神奇的木琴。可是问题来了,课题组长提出,让我按照原模型比例放大2.5倍,重点体现实用和创新。
创新?这可是我第一次参与。思考了许久后,我根据原模型制作过程,确定模型放大的尺寸后,我首先选用了如下材料:1.尼龙线,它的优点是不易松而且不易断;2.不锈钢管,不锈钢的光泽润度很好,用它制作琴管较美观;3.羊眼圈;4.竹条,我的想法是青绿色的竹条会给琴增加一些色彩。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开始按照图纸给出的顺序一步步安装。首先,用钉子给竹条钻孔,但我很快就发现,钉子钻进竹条后竹条容易破裂,为了不影响后续工作,我马上改变方案,使用圆木棍代替竹条,果然,事情变得顺利很多。将较长的圆木棍插入短的方木条孔中,这与图纸上的虽有差别,但我惊奇地发现,这样倒过来由长到短比较适合人们的演奏习惯,尽管改变了音阶排序,模型为17654321,但是更符合人们演奏習惯的是12345671,创新第一步成功。
在整理木琴框架的时候,我随手拿起一根筷子敲击不锈钢钢管,想听听它的音色,这个不经意的小举动让我发现了一个大问题:不锈钢材料截出来的琴管,不论长短,敲出来的声音都差不多。随后,我来到隔壁卖水管的伯伯家,用筷子敲击每一种管子试音,多次试音后,我发现管子密度越大,声音越响亮,所以我最后买下了几根铁管代替不锈钢管。
解决这个问题后,后面的工作进展得很顺利。我一步步按图纸顺序穿线,套琴管,装羊眼圈,再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木琴大体制作完成。
然而,我又发现,当木琴架在桌子上时,木棍会分开较宽,导致木琴架很低,演奏起来不是很方便。于是,我用剩余的线先拴在木棍一头,另一头的线拴在羊眼圈上,这样,有了线的牵制,木棍就不会分开很宽。
然后,我找来各种棍子敲击木琴,发现每一种棍子敲出的声音都不一样,棍子密度越大,木琴发出的声音越清脆。用铁锤、竹质筷子、榉木锤、松木锤敲击木琴,发出的声音依次由清脆变低沉。
在没有亲自动手做木琴之前,我认为这个东西要自己做出来是很困难的,但通过这一次亲身实践,我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懂得了办法总比困难多的道理。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去尝试、去钻研,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并且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各种问题,这比直接找人问来的答案更使人记忆深刻。
这个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我锻炼了动手和动脑能力,体会到了科技创新活动要细心、要耐心、要有毅力,我一定会把创客活动继续下去。
【点评】 一名初一学生有此敢入深山的闯劲,不断创新的干劲,恰恰是对“深山必有路,绝处总逢生”最好的诠释。在木琴制作过程中,能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说明作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思考,是革故鼎新的创客体验,值得同学们推广学习!
(指教老师 肖荷花 秦有才 编辑 孙世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