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新闻生产:西方模式与本土经验

2017-07-24 08:37王晓培
中国出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视频新闻字幕用户

□文│常 江 王晓培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纵观当下互联网信息生产的基本技术环境,接受情境移动化和信息内容视频化是两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一方面,随着4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全球移动互联网新闻行业迅猛成长。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对新闻消费方式的调查显示:2016年有72%的美国人使用移动设备获取新闻,且这一趋势在年轻群体中更为显著,体现在18~29岁群体中有高达70%的人更喜欢或仅使用手机获得数字新闻。[1]另一方面,从2012年开始,随着全球宽带互联网提速和资费下降,在线视频也进入了飞速增长期,互联网内容消费的视频化便成了大势所趋。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在线视频用户规模约为2.13亿,用户渗透率高达78%;[2]中国在线视频用户规模为5.45亿,使用率达74.5%。[3]思科(Cisco)预测,2019年视频流量将占据互联网总量的80%以上。[4]

在移动互联网与内容视频化两大趋势的作用下,一种新的新闻产品——短视频新闻(short video news)——应运而生,并日益成为各大主流新闻机构进行内容布局的基本方向。本文即从外国代表性新闻机构的短视频新闻生产实践入手,对这种新型新闻产品的生产方式进行全面的归纳和剖析,并结合中国本土经验对其加以阐释。

一、短视频成为主流新闻形态

近年来,短视频新闻成为各大国际媒体和内容平台的重要战略方向。在路透新闻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 对 143 位 媒体从业者的访谈调查中,89%的媒体人表示,2017年其所在媒体将重点发展社交短视频(Short social video)。[5]脸 书、 推 特、Instagram、 阅 后 即 焚(Snapchat)等社交平台也将视频视作发展的重点。2017年4月,Twitter与彭博社达成协议,将于2017年秋季推出在线视频服务,每周7天、每天24小时更新,而该频道的内容是彭博社为Twitter单独定制的。此外,值得关注的行业动向还包括:BBC推出适用于移动端的竖版视频新闻板块《今日视频》(videos of the day),嗡嗡喂(Buzzfeed)专门组建了新闻和娱乐视频团队,《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将视频团队成员扩至20人,等等。

在中国,移动短视频行业也在2016年迎来了快速增长期。来自艾媒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53亿,预计2017年将达到2.42亿,增长率高达58.2%。[6]不过,相比目前中国接近5亿的手机视频用户规模,移动短视频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有显著的增长空间。国内新闻机构也开始在这一领域积极布局,如2016年《新京报》与腾讯视频联手推出视频新闻项目“我们视频”,界面新闻发布短视频纪录片品牌“箭厂”,前澎湃CEO邱兵打造资讯类短视频平台“梨视频”,《浙江日报》推出的“辣焦视频”,等等。发展移动短视频成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抢占新闻竞争前沿阵地的必然选择。

BBC全球新闻首席执行官吉姆·伊根(Jim Egan)曾表示:“不同于电视,观众对移动视频有着特殊的要求和期待。”[7]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已无法适应移动视频的新形式,这主要体现在报道内容的选择、呈现方式以及媒体形象上。本文即从这三方面出发,对国际主流新闻媒体的短视频新闻产品进行考察,并结合我国的本土经验加以阐释。

二、国外短视频新闻生产方式分析

有学者将移动端消费的特点归纳为时间的碎片化、情境和空间的快速切换,而这些特点导致移动视频用户难以保持长时间的、持续的注意力。[8]因此,国外的移动视频新闻普遍时长短、报道主题单一,让用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获得信息,这是为匹配移动消费情境而做出的传播策略的调整,也是我们时常将移动视频宽泛地称为“短视频”的原因之一。据统计,2016年1月在Facebook平台分享量最多的10个视频的平均时长在120秒;而2017年1月,这一数字下降到了62秒。[9]时长的减半意味着报道内容信息量的减少,移动新闻视频愈发简洁、集中。

1.报道主题选择:集中、创新,小中见大

纵观国外媒体的实践,“短”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第一,选择单一的报道角度。即尝试从事件的一个最吸引人的方向切入,只将重点放在整体的一个方向上。比如,报道气候变暖的话题,可以讲述某一受此影响的具体人物的故事或关注某处冰川的融化情况。[10]第二,减少不必要的报道细节。短视频新闻往往放弃传统电视新闻的编辑思路,减少辅助镜头,如无意义的空镜头、仅为渲染情绪而使用的特写镜头等。第三,直奔主题。传统电视新闻通常强调时空的完整性,在开头需要一定的铺陈和引入,在场景转换时也需要加入转场镜头,而在BBC全球数字工作室(BBC Worldwide Digital Studios)主任亚历克斯·艾林(Alex Ayling)看来,用户点击视频就希望能立刻看到故事,所以呈现要快、要直接。[11]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新闻报道深度的缺失,简洁作为移动视频吸引用户关注的一种策略,在激发兴趣之后可以进一步导向深度阅读。比如英国电视新闻栏目Channel 4 News会在发布移动视频新闻的同时在描述中配上相关的背景文章链接,如果用户想进一步了解视频报道的事件可以借此获取更多内容(见图1)。

图1 Channel 4 News在Facebook分享页面

主题单一可能导致报道的千篇一律和无趣,因此,创新选题角度也是众多新闻媒体不断尝试和探索的报道新思路。移动视频新闻的鼻祖NowThis就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报道方式。2016年6月,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一家名为脉搏(Pulse)的酒吧发生大规模枪击案,造成严重伤亡。在对这起悲剧事件的报道中,NowThis抛弃了传统的硬新闻报道方式,转而选取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度——其从各种渠道搜集了受害者们的生前影像,并配以简单文字介绍,展示了他们生前生活的喜怒哀乐,用更加委婉和人性化的方式报道新闻、缅怀故人。该视频在Facebook获得了4900万次点击,45.8万次点赞。

此外,除了选题角度,对选题本身也可进行创新。多数媒体关注具有时效性的重大时事新闻,也会关注一些奇闻异事——此类内容肯定不会出现在严肃报纸的头版。比如Channel 4 News曾于2017年4月26日发布一则名为《101岁老人在100米赛 跑 中 夺 金 》(101-year-old wins gold in 100m race)的视频,讲述一位101岁的印度老人作为100岁以上小组唯一的参赛选手完成了100米赛跑并拿到了金牌,同样收获了用户较好的反响。

移动视频新闻的切入点虽然小,但也要小中见大,即以简单和娱乐化的方式传播科学、环境、全球发展等重大主题。在《卫报》(The Guardian)的多媒体编辑保罗·博伊德(Paul Boyd)看来,这意味着要讲述更加亲近和人情味的故事(intimate and human stories),[12]即使是对硬新闻、政治新闻的报道,也要尽可能地与用户的日常生活产生联系,让他们能够感同身受。

比如成立于2014年的移动端新闻网站ATTN在2017年5月6日通过Facebook上传的一则视频《危机过去三年了,弗林特居民仍无法喝到干净水》(People in Flint still can’t drink the water three years after the crisis began),报道了密歇根的弗林特因为政府不力,在水危机发生三年之后仍然无法保证居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该新闻从当地一位名叫德瓦恩·罗宾逊(Dewaun Robinson)的居民生活切入,三年以来他家的自来水管中频现被污染的棕色的水:“我再不相信政府说的话了,我宁愿小心一点用瓶装水。”ATTN通过关注一个居民的生活经历揭示整个地区的水污染问题,让用户更容易理解并且有强烈的代入感,进而引发共鸣与讨论。

2.内容的编辑与呈现:更动感、更具视觉冲击

在保罗·博伊德看来,移动视频的关键并不是在于时长,而是动态化的视觉传播方式,这样的画面能够从一开始就将用户牢牢吸引。[13]动态化呈现符合移动端的观影习惯,使得报道节奏更快、画面可看性强。

在国外媒体的移动视频新闻实践中,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前期拍摄阶段,多使用运动镜头。特别是在记录新闻事件的第一现场时,运动镜头容易让用户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甚至在电视新闻中极力避免的因手持等原因造成的画面抖动,也成为了营造现场感的重要手段之一。此外,移动视频的屏幕面积小,信息容量有限,因此会通过镜头运动增加画面的信息量,而不是像电视新闻对多个镜头进行组接。

比如在BBC的移动客户端BBC News中,每日会为用户推送《今日视频》(videos of the day)——即8个当日最新的竖版视频新闻报道。在2017年5月8日推送的一则名为《催泪瓦斯袭击委内瑞拉女性游行》(Women’s march teargassed)的视频中,全片24秒使用了一个完整的长镜头,展现上千名女性为反对总统的新规展开的游行示威。现场,警方使用了催泪瓦斯试图驱散游行的人群。镜头在拍摄中不断向左或右侧摇动,以完整呈现现场情况,并且画面非常不稳定,甚至在结尾处还出现了连续、快速的360度转动镜头,这均与电视新闻拍摄的基本原则相悖。但正是这样运动镜头,很好地表现出了混乱的场面,用户透过手机屏幕仿佛亲眼看到了当时的冲突场面,代入感强。

二是后期编辑过程中,借助软件加入镜头移动、转场和动画字幕的特效。在展示静态照片时,几乎所有媒体都会加入运动特效形成摇镜头,让画面更加生动。在使用移动设备时,人们主要以浏览、略读为主,经常通过手部的点击、滑动实现界面操作。《卫报》在设计移动视频产品时就希望能够模仿与之类似的视觉设计,如使用弹出转场(swooping transitions)和字幕从一侧飞入的特效,[14]让画面看上去不单调。

比如《卫报》2017年1月7日在Facebook上传了一则名为《非洲最大贫民窟里的芭蕾学校》(The ballet school in Africa’s largest slum)的视频,讲述了内罗毕基贝拉的孩子们学习芭蕾舞的故事。借助后期编辑为视频增加了许多动态效果,更适合于互联网的观影习惯。比如在使用照片资料时,加入摇动或放大、缩小的效果,让静态画面动起来;在字幕的处理上,叠加于画面上的字幕全部使用从一侧飞入、另一侧飞出的效果;全屏字幕则会从画面的左上角以圆形划像进入,模仿了用户操作手机时滑动和点击的动作(见图2)。

图2 “非洲最大贫民窟里的芭蕾学校”视频字幕示例

此外,国外媒体在移动视频新闻的拍摄中多使用较小景别,如中景、近景、特写等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比如上述视频中,使用了孩子训练时的中近景、足部和破洞的连裤袜特写,让画面更具吸引力。BBC在移动视频采访中多使用被采访对象的近景或面部特写,以区别于传统电视新闻的在报道采访时的“说话的头”(talking heads)构图,避免因采访画面单调而失去观众。

3.重构媒体形象:从权威发布到意见领袖

传播形式的转变也驱使媒体形象转型。一直以来,媒体的形象是专业的权威传播者。而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门户网站衰落、社交平台崛起、平等互动观念深入人心,传统单向、线性的内容生产和分发模式被颠覆。社交网站成了新闻传播最重要的平台之一。基于社交网站的信息传播模式,媒体在其中更多充当的是具有较高公信力的意见领袖角色。相对于无个性的、千人一面的机构形象,媒体需要将自身塑造得更加人性化。

社交平台为媒体与消费者之间搭建了新的互动渠道。用户可以在社交平台上与某一媒体主动建立“好友”“点赞”或“关注”关系,这就意味着他们在主观上对该媒体更有兴趣,希望与该机构或记者建立联系并进行互动。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黏性也会相对较高,他们会更愿意分享和传播该“朋友”的作品。[15]因此媒体要将姿态放低,主动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媒介形象的管理上,更体现在媒体产品的生产中。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用户,BBC模仿Buzzfeed和Vice启动新闻流项目(Project Newstream),建议记者要生产“随意的”(informal)短视频报道,在报道中要成为用户的朋友,营造亲切感。即新闻报道的方式要有别于传统的主持人播报,而是“像朋友在解释一件事”。为了让影片更加通俗易懂,记者们还被要求“尽量避免使用术语——要像是在和朋友聊天。”建议还补充说:“有时,只是坐下来、身体前倾就能够营造更自然的谈话氛围。”[16]

传统电视新闻的采访中,一般会将采访对象置于画面的一侧,并使其视线与摄像机位呈30~45度的夹角,让报道更加客观。而在移动视频新闻的报道中,很多媒体打破了原有的采访构图方式,尝试让被采访对象直接面向镜头,好像在与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增加了亲近感和交流感。

三、中国本土经验与短视频新闻发展路径

“移动视频新闻”的概念在我国尚未普及,而“短视频”这一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在中国媒体的语境下,本文使用“短视频新闻”指代有别于传统电视新闻,适合移动互联网传播、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视频新闻报道。

1.我国短视频新闻发展现状与问题

2016年被视为中国短视频的爆发之年,短视频成为互联网内容的新风口。这一年我国短视频行业发展的重大事件陈列如下:3月短视频领域现象级人物(团队)Papi酱获得1200万元融资;7月短视频团队“一条”宣布完成一亿元人民币融资;9月微博投入1亿美元补贴短视频创作者,头条视频补贴10亿元;12月“二更”视频宣布全网播放量达10亿。投资者与平台均意识到了短视频巨大的市场潜力。从下半年开始,主流媒体加入短视频新闻竞争:2016年10月9日,《新京报》联合腾讯推出视频新闻项目——“我们视频”;紧接着界面新闻发布短视频纪录片品牌“箭厂”;10月,《南方日报》创立南瓜视业立足视频制造;11月,前澎湃CEO邱兵上线“梨视频”;12月,《浙江日报》上线“辣焦视频”……此举迎合了我国用户对高密度、可视化、碎片化信息的需求,更为新闻媒体的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目前来看,我国媒体基本具备了短视频新闻的生产基础。例如“我们视频”在腾讯新闻每日发布10~20条时长在1~3分钟的短视频,内容涵盖国内外社会生活和时事资讯;东方卫视新闻团队和上海电视台新闻团队联合出品的看看新闻,每日在不同板块发布十余条视频;澎湃新闻旗下的澎湃视频分为13个板块,每日更新10~20条视频。但是相比已经发展成熟的国外媒体来说,我国的短视频新闻生产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时间限制与内容的取舍是我国短视频新闻仍需探索的议题——如何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完整、有效地呈现信息,合理地进行内容的选择与取舍。目前我国的短视频新闻时长以1分30秒~2分30秒为主,相比国外目前更为流行的1分钟左右的时长有一定差距。当然时长仅为辅助的评价标准,更重要的是,从新闻制作的角度出发,现有的短视频新闻产品普遍缺乏全行业共通的品质。其次,现有的短视频新闻产品在内容呈现的表现力上也有明显的不足,短视频新闻的画面普遍较为平淡,缺乏运动感和吸引力。从渠道的角度看,多数媒体机构尚未探索出适合短视频的内容分发模式,对社交平台、新闻聚合类平台的重视程度较低,未能根据不同平台的特色进行个性化、定制化生产。

2.我国短视频新闻行业发展的路径

基于对外国主流新闻机构短视频新闻生产模式的阐释并结合中国本土相关经验,不难得出我国短视频新闻生产发展的基本路径。

首先,精简报道叙事,挑选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是短视频新闻内容形态革新的基本方向。短视频新闻的观看行为多发生在移动端,具有碎片化、场景化、伴随性等特点。因此,需要用更紧凑、更简练的方式讲故事。我国当下的主流短视频新闻产品虽报道主题较为集中,但叙事不够精炼,不必要的细节保留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传播效率。短视频要求对某事件直接切入、开门见山,无需前期铺垫和渲染。对复杂的大型事件,不到一分钟的篇幅显然难以全面涵盖,但可以借鉴BBC、CNN等媒体制作多个不同角度的系列视频,实现对事件的整体呈现。此外,画面的冲击力不够理想,在拍摄时可以有意识地增加近景和特写景别的使用,捕捉吸引人的细节;也可通过后期编辑时加入转场效果实现。

其次,探索全新的分发模式,因地制宜,是短视频新闻流通的必然选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者与内容的发布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分离,独立于媒体的分发平台对内容生产者的影响越来越大。[17]MIC首席战略官科里·海客(Cory Haik)曾说:“每个平台都有生命,并拥有一群特定的受众,不能只将自己的内容一股脑地全放上去。”[18]而现阶段,我国多数电视媒体在制作短视频时会直接对电视播放的画面进行二次加工,为互联网专门拍摄和制作的内容较少,且在不同发布平台之间没有区别。这就导致内容在传播时的针对性不强,难以与该平台的用户产生深度互动。媒体应将自己定位为内容的生产者,更多关注新闻内容的生产与完善,并且还要对每个平台及其用户进行深入研究,针对不同发布平台的特性和用户群体对视频进行调整。比如国外媒体通过数据分析发现,Facebook和Twitter更适合发表新闻:Facebook偏好深度信息以及配解说的视频,Twitter的视频更着重时效性和在场感;Instagram和Snapchat更适合软新闻,对画面的视觉化和艺术化有较高要求。

最后,短视频媒体的品牌化、特色化发展,是短视频新闻跻身主流的终极手段。我国目前的短视频新闻产品画面设计感普遍不足,制作较为随意,且不同媒体的产品之间的辨识度较低。相比之下,国外同类媒体无论是画面风格还是字幕样式都带有鲜明的特色,比如BBC的字幕多使用红色竖线+白色字幕,CNN则是红色横线+白色字幕,《卫报》则为蓝绿色+白色字幕。此外,在字幕字体的选择、出现位置以及动画特效方面,外国媒体也都有一整套相对固定和个性化的设置。社交平台聚合了众多媒体,在各媒体都对同一事件、同样使用短视频进行报道时,各媒体之间的界限被模糊了,用户可能无法分辨某条视频来自哪家媒体。路透新闻研究所一项针对全世界的调查证明了这一点。[19]由于新闻消费越来越多地发生在社交网站、门户网站和手机客户端,媒体机构本身逐渐被忽视:在英国和加拿大仅有一半的用户会注意新闻产品的来源,而在日本和韩国等新闻聚合与分发更为普及的国家,仅有1/4的人会注意到产品的媒体品牌。因此,新闻媒体及其产品必须要拥有与众不同的特性,从而提高用户对其媒体品牌的认知度,才能拥有更多忠实用户,从同类媒体中脱颖而出。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猜你喜欢
视频新闻字幕用户
对移动新媒体时代网络短视频新闻的发展探索
短视频新闻如何把握视角、视觉、视野、视界——重大主题报道研修班培训心得
纸媒转型短视频新闻传播的现状、效果和趋势分析
电视剧字幕也应精益求精
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共情——从一则视频新闻的传播看融媒体的变与不变
简单快捷提取视频文件中的字幕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