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思颖+徐意+孙卓佳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杭州 310000)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而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下高校必须与时俱进,拓宽途径,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本研究将以H大学为调研对象,探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途径,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途径 网络文化
高校是我国思想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工作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目前,这个作用主要依靠在校内开设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课来实现。但是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高校大学生作为“与网俱进”的青年一代,鱼龙混杂的网络文化在其价值观的塑成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拓展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途径也就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围绕“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这一主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调研,调研以H大学学生为样本,共回收有效问卷269份。对象以在校本科生为主,同时涵盖专升本学生、硕士研究生。
一、H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基本现状
1.政治信念较薄弱
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呈多样化趋势,国外不同的价值观理念不断渗透进来,部分大学生在思想上难以坚定地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且对思想政治类课程重视度较低,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认为其缺乏实用性,意义不大。
2.追捧网络意见领袖
随着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的发展,不少微博“公知”或者网络自媒体成了大学生追捧的对象,且对他们的思想和言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于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学生很容易受这些网络意见领袖的观点左右。
3.道德标准模糊
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道德标准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部分大学生的道德标准模糊,不能明辨是非,缺乏社会责任心。例如在对待“室友投毒案”这一社会事件上,仍有15.8%的学生表示这和自己没多大关系,不关心。传统道德受到挑战,大学生道德标准渐趋模糊。
4.道德实践较弱
大学生道德认知总体上较为积极正确,但是在实践和认知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多数学生认同良好的道德行为,但在事件中,自己可能难以真正做到,体现出“知行不一”的问题。
5.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全面
在大学,绝大多数专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只是粗略的学习,理解不深入。多数学生不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三个倡导”以及基本原则。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途径
1.发挥新媒体作用,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时代,QQ、微博、微信、人人、贴吧等社交工具拓宽了学生的信息来源方式,同时也为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新的载体,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高校应该不断努力探索的新方向。
作为学校,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宣传优势,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活动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学校发文件通知这样单一的宣传方式上,学校应该认识到微博、微信等是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所以要不断拓宽宣传方式的渠道,通过校园网建设,开办一批贴近学生生活的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学生教育网站、网络互动社区以及公众号,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塑造校园学习榜样,强化价值引导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通过树立典型,坚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调查中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受网上的网络意见领袖影响较大,尤其是微博上的“公知”和娱乐明星在大学生中影响广泛。
而事实上,高校中的典型师生才是与大学生最贴近、接触最多的,是大学生最容易学习的典型。我们要善于发现这样的典型师生,使大学生真正领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意识到自己能够而且必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弘扬者,坚定对核心价值观的信仰。学校要注重表彰优秀典型,宣传闪光点,教育并带动身边人,可以开展“十佳大学生”、“我最喜爱的老师”等一系列寻找身边榜样的活动,以他们的正能量引领全院同学的思想行动。通过宣传,使学院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以榜样为楷模,面对各种抉择时,时刻以典型人物作为自己的榜样,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同时,高校可以培养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广的网络名师,如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等,转移大学校对网络上的娱乐明星和“公知”的关注,温和有效地加以引导。
3.加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校正在积极地通过各项校园文化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举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大学生诗歌朗诵大赛等活动。但这些活动在倡导自由开放思想,追寻潮流的当代大学生心中,都不可避免的帶有主旋律的色彩。而许多学生心里有着对主旋律以及所谓的“政治”话语的排斥往往在自己心中将这些活动定位为不感兴趣的活动而拒绝参加。因而,这些活动一般都是在各学院强制实行下进行,受众不广,引起的关注度也并不高。
因此在不断创造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环境的同时,高校还需要不断地创新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即以有趣的、能够吸引学生的活动形式以及内容为出发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活动中,逐步引导学生摆脱对虚拟网络世界的过度依赖,勇敢面对现实,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积极正确的价值观。
结语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也是在教育体系中深入贯彻党的精神的重要方式。面对新形势下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文化的影响,我们更需要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不断革新,也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展开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简介
漏思颖(1995.12--);女,浙江省绍兴人,学历:在读,杭州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