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一、有针对地解决学困生的成因
我们常见的英语“学困生”的不良学习心理有:自暴自弃、急于求成、矛盾心理这几类。面对自己所教学的班级“学困生”,我们首先应摸底,搞清楚每个学困生的类型,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比如在面对自暴自弃型的这类学生,我们要搞清楚他们自暴自弃的原因,是因为学习吃力,知识欠缺,还是家庭原因,或者是别的问题;对于急于求成的,我们要帮助他们分析“学困”的点在什么地方,他们自己急于的又是哪些方面,是否是他们自己所欠缺的东西,从而理清问题的真正原因。
二、梯次达标。树立学困生的信心
面对“学困生”学习英语的窘境,教师首先不能让其恶化,无论他们英语能力的层次高低,知识掌握的深度如何,我们应先让他们重拾信心。“学困生”之所以学困,绝大部分都是因为知识障碍比较严重,所以,要让他们像平常学生那样完成既定课程教学内容,显然是不现实的,一旦霸王硬上弓,还可能招致对英语的进一步反感。因此,在对“学困生”的教学之初,我们首先要对他们区别于正常学生的能力要求,暂时忘掉“学困生”的英语基础,对他们摸底后,分层教学设置学习进度和知识内容。毕竟这部分学生对于整个班级来说,只占少数,对教师的工作量也不会增加多少。
三、改变教学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
这里我们需要借助前面对学生的摸底和分层,搞清楚学生是因为兴趣缺失,还是方法不当,又或者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难以接受……在理清了这些之后,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情况。比如:对于兴趣缺失的,我们可以从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角度人手,将英语无声地渗透进去,让学生逐渐地感受到,英语原来还有点意思,慢慢地变成还确实有些意思,再渐渐到很有意思,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被动逐步慢慢过渡到学生的主动性上;对于方法不当的学生,我们首先需要分析学生英语知识所欠缺的是什么,这类欠缺的知识最适合哪种学习方式,然后慢慢引导,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课前,课中,课后都涵盖进去,点出三个不同时段应该注重的点,围绕这些点,展开自主学習和小组学习。对于一步难以到位的,就需要分层解决。然后再与学生交流,询问学生自己喜欢的教学方式,有倾向性的改变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转向灵动和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进来。
四、学以致用。引导学困生大胆用出来
英语本身就是一门语言学科,他的最大作用就是日常与他人的交流。对于学困生来讲,他们生怕别人知道自己英语的差,而受到别人的另眼。而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之下,学困生自身就不愿意参与到一些日常的英语教学对话活动之中,即使他们在这个对话环节当中都会,也会刻意地去回避参加会动。所以,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心理人手,从他们认定自己仍是这个班集体的一份子人手,帮助他们在英语这个学科上重回集体之中。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必须将一定的课堂教学时间留给这部分“学困生”,从被动开始,引导他们自己设计英语活动对话,自己饰演其中角色,让他们大声地说出来,讲出来,毕竟作为一门语言,只有讲得越多才能运用的更熟练。之后,逐步提升到让他们喜欢上这个活动形式,使其愿意自己参与其中。再逐步将“学困生”设计的难度要求提升,向正常的教学难度靠拢。
五、适当积极的鼓励必不可少
这里我们说是适当的,而不是所有的鼓励,在于鼓励或是评价,本身的作用是凸显被评价者与他人的不同,使其产生优越感,而爱上这项内容。如果转为所有人的鼓励或评价,会使得评价的效用大大降低,优越感将淡然无存,爱上这个活动的心理体验就完全沦丧。因此,我们在对“学困生”评价时,应审慎而行,既能要对其的进步或是亮点进行肯定,又要对其亮点进行提升性引导,并还要对其缺点和问题进行鼓励性分析。并要进行纵向和横向自我比较,阶段性比较等。使得评价本身体现出评价的效果,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醒而上进的认识。同时在信心上又得以提升。
综上所述,“学困生”不免除在任何一个学校或是班级,而转化他们的方法也不限于任何一种模式,毕竟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别于他人的生活经验体验,一种范式的模式不可能改变所有的此类学生。因此,教师的认识是关键,看待的心理是桥梁,采用的方式是灯塔,我们不能一蹴而就地看待“学困生”的转变,种花等花开更是一种境界和师德的体现。希望我的这些尝试能对英语教学工作者有所借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