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绍玉
摘 要:在长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发现,由于初中生的生活环境、智力因素及家庭条件等方面不同,造成了学生在语文课学习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语文学习上这些差异主要表现为智力差异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这些差异造成的结果是学习语文的情趣差异大,学习成绩差异大,甚或是人生道路的差异大。如何消弭和减少学生之间的这些差异,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长期以来,在教学中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摸底;分类;因材施教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承受能力,根据学生学习、家庭等相关背景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因材施教。具体地讲,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摸底,注意观察他们在上课时的思维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并对他们进行大致的分类,然后因材施教。
一、关于“智情双优生”
在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这类学生智商高,情商也高。他们不仅天赋好,而且勤奋刻苦,自我管理能力强,有自信心,有驾驭和支配自己和别人的欲望及能力。在语文课堂上他们思维活跃,理解能力强。
不管是学习艰涩难懂的古文还是进行课文立意的提炼,都能快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在我组织的历次语文比赛和演讲中,他们都是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此类学生,仅仅满足于语文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是不够的,我的做法是,既让他们“吃得好”,又让他们“吃得饱”,及时给予有难度的知识方面的补充,多扩充他们的知识面,有的学生我甚至提供他们一些严重超纲的内容让他们学习,定向培养他们的专长。
二、关于“智差情优生”,也就是常说的“苦干生”
在语文课上,这部分学生与上述一类学生相比,记忆力、理解力较差,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如前者,而学习积极性却并不差。他们的学习成绩常常与自己的努力不成比例,进而造成自信心不足,内向少言,日常交往圈子少,课余生活不丰富。对此类学生,我更多的是给予精神上的抚慰和方法上的指导。日常教学中,我经常给他们提供名人传记让他们阅读,与他们谈心,谈人生的坎坷和生活的复杂,让他们平常心对待成绩,用心努力去提高成绩,从而给他们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在学习方法上,我给予他们具体的指导,在学习内容上给予具体的帮助,课后为他们开设“加油站”,帮助他们补充知识点缺漏,引导他们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开阔视野,宽广胸怀,轻装上阵,争取更大的胜利。
三、关于“智优情差生”
这部分孩子有人善意地称其为“捣蛋鬼”。他们在语文课堂的表現是:理解问题快,人很活跃,但上课分神。对此类学生,我的做法有三:首先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模范的力量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其次是严格管理,督促他们严格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用制度约束他们的散漫脾气,坚决制止违反校纪校规的事。只要态度转变了,他们就有可能成为班级中那些最赋潜力、最有爆发力的学生——传统意义上的“黑马”。
四、关于“智差情差生”
其实,不管是语文课还是其他科目,老师都会发现,每个班级或多或少地存在几个这样的学生。他们不想学习,也不愿学习。记得我们班里有六七个这样的孩子,他们被班主任安排在一起,于是教室的东北角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每次上语文课,这里总是杂音不断,有的老师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结果这些孩子闹得更凶。发现这个问题后,我主动与班主任联系,拆掉“三角区”。然后从学习到生活以至于思想等各方面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帮助。在我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孩子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令人鼓舞的变化。
学期末,王同学的习作《真情永不忘》在一份省级学生杂志上发表,王同学的激情演讲在全市造成轰动,被选送到电视台播出。通过这件事我得到了很多经验教训。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不仅要求教师做伯乐,更应该要求教师做园丁,如果我们只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那么教师就没有起到一个园丁的作用。因此,我想告诫同事们的是,对此类孩子,不要失去信心,不要丧失对这部分学生的热情。对于这些孩子,我们需要足够多的耐心,足够多的热情,足够多的勇气和力量。生活上,要比其他学生多关照一点,学习上去,要制定有针对性的辅导方案。在此类学生面前,教师的言语行动,尤其要慎重,不说有辱学生人格的话,不做轻视学生人格的事,不管是平时相处还是批评教育,都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人格的尊重。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尊敬老师、服从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指导乃至批评教育。学生心理得到满足和愉悦,便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动机和欲望,便会对集体更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会改变他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会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积极性提高了,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参考文献:
[1]张燕.分层教学 分类指导:关于初中语文作文教改初探[J].新课程,2007.
[2]韩书芳.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实施分层教学[J].新疆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