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宾+李晓霞
提起备课,大多老师可能会说:这有什么,我会;我天天都在做这件事,还需要你给我提示吗?其实,可能存在的现象是:虽然很多老师天天的确在做这件事,但却有许多人连基本的备课要素都不掌握,他们的备课常常是我行我素。你真的会备课吗?备课究竟要体现哪些要素?这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学问。结合笔者20多年的教学感悟,我们认为,备课必须落实“五要素”。
第一,备学情。备课是老师的第一基本功,在多数老师看来,备课的内容无外乎是教材文本的分析、教学目标的选择、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教法学法的推敲,参考资料无外乎教材、教参和课程标准的对照分析,剩下就是学具和教学辅助设备的搭配了,如多媒体课件、学生所需的学具等。这样备课没有错,但恰恰忽视了—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学生的因素。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备课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因素,即学情。而考虑学情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这是备课的关键。学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必须为教育对象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备课必须考虑学生的因素。聪明的老师一定会考虑学生的因素,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要使课堂教学达到“简单”的目标,即让学生听得明、记得住、会运用。叶圣陶先生说:“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告诉我们,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会运用。“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譬如说文言断句,教给学生一些文言断句的方法,让学生进行一些针对性文言断句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习得中掌握文言断句的一般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了解学情,做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在需要的训练中有所体悟、有所感知、有所收获、有所提升。
第二.備学的方法。“最有用的知识是有关方法的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这种指导,既有思想上的启蒙、思维上的点拨,又有方法上的指导、心理上的调节、精神上的鼓舞,如果我们忽视了方法上的指导,我们的教学必将是不成功或者是失败的。传统的课堂是“教本课堂”,老师是课堂的主角,教学过程注重教师的知识讲授,学生学习缺乏主动且“单打独斗”,缺乏合作意识;现在的课堂应该是“学本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课堂中,老师成了在学习小组间“煽风点火”式助推学习的“大同学”,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研讨更主动、展示更踊跃、思考更独立,合作更深入、智慧生成和问题解决更直接。这种变化,就要求我们的备课必须能找寻到一种适合师生主动发展的“学本课堂”学习法,让每一名学生体验、感悟、分享学习的快乐。
第三,备教的方法。教学相长,孔夫子的教导应世代遵循。我们在施教中,必须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中促进学生的学,在学中改进老师的教。老师的引导、学生的配合必须方向一致,彰显合力的因素,这样才能显现正能量,达到教与学的默契。如果老师自以为是、先入为主,学生另搞一套、我行我素,那么,师生的距离就会渐行渐远,我们的目标和结果就会大相径庭。“学本课堂”中,老师从课堂的主角转型成编剧、导演,从“照亮部分学生的蜡烛”变成了“能点燃每一个学生激情的打火机”,由普通的教书匠转变成智慧导学、潜心教研的科研型老师。这种变化,自然对我们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老师备课的超前性、全面性、丰富性、深刻性和学习性,尤其强调要发挥学科备课组每一名成员的聪明智慧,分工合作,集思广益,对每一节课都要做到精心备课,开发有效的问题清单,归类出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习题性问题、拓展性问题,创造设计好学习方案。
第四。备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课程标准”是对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高一、高二、高三阶段的教学必须遵循课程标准来组织和实施。“考试大纲”是对高考的刚性要求,落实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是高三复课的基本要求;高三教学除了兼顾课程标准的要求外,还必须以“考纲”为准,有效组织高三复课,为学生参加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纲举目张”,如果连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要求都不能兼顾,你的教学就可能偏离了最基本的遵循。
第五,备教材和资料。教材是例子,而且是最好的例子。日常教学,用好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会给学生一种很好的导向。高考命题,常常是“命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所以,我们必须用好教材,以教材为例子,做好巩固和拓展训练。教辅资料是为教学服务的,是教学有益的补充,在日常备课和教学中,我们必须用好教材,选好资料,使其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在高三复习中,如果我们脱离了教材、资料,置教材、资料于不顾,那么我们的复习将是本末倒置,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总而言之,备课是老师的“基本功”,备课必须做到“要素齐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