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物理课堂

2017-07-21 07:17丁伟
中学物理·初中 2017年7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

丁伟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物理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如何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生活回归是广大一线教师研究的目标.本文结合《大气压强》教学,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物理课堂的生活化.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新课程理念

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告诉我们,初中物理教学要注重生活因素对物理学习的影响.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即生活”、 “为生活而教育”,这也充分说明了生活才是教育的中心.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物理教学的一线物理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教育回归生活”这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大气压强》教学为例,浅谈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一些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1物理源于生活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运用学生生活中的感知,让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围绕生活展开,把身边的物理引入到课堂中去,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11新课引入源于生活

新课的引入关系到学生对整节课的信心和注意力.在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如果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合理有趣的导入,可以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欲望,使其愉快而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如在《大气压强》一节的导入时,可演示生活常见的现象:

师:这是一瓶纯净水(课前装满热水),下面我把瓶盖打开将水倒出来,并立即拧紧瓶盖,接下来将会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

生:观察

师: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瓶子变扁了.

师:是谁把瓶压扁了?(启发引导:瓶子周围只有什么?)

生:空气把瓶压扁了.

师:大气有压强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物理课堂——大气压强.

学生通过亲身感知生活中的情景来导入新课教学,既简洁又真实自然,同时拉近了物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使学生感到非常熟悉、亲切,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形成稳固的学习动机.

12探究过程源于生活

物理源于生活,生活充满物理.在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探究内容时尽可能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找准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最佳切入点进行探究,以拉近物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距离,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在《大气压强》一节中引入新课之后,进而要设计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和探究大气压的特点,笔者做了下面的演示实验:

师:大气存在压强吗?请同学们继续观察.

演示实验1在大试管(废旧日光灯管做的)中装满水,再将小试管放在大试管中,然后将整个装置倒过来,请同学猜想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猜想

师演示: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将整个装置倒过来).

师: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和你们的猜想一致吗?

生:小试管在大试管中徐徐上升.

师:是谁把小试管推上去的呢?分析小试管上升过程中受到哪些力作用?

生:(对小试管进行受力分析,归纳小试管上升的原因)

师:大气存在压强,大气压强有什么特点呢?请继续观察.

演示实验2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再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请同学们猜测:如果把瓶子倒过来,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乒乓球能不能堵住瓶里的水吗?

生:猜想

师:演示(将瓶子任意方向旋转)

生:观察(结果乒乓球不落,水没有流出)

师: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

师生归纳:大气存在压强,简称大气压.并且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强.

通过以上贴近生活而又简单有趣的实验,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大气压知识的理解,同时体验到物理实验的乐趣,感受到生活处处皆物理.

接下来,在估测大气压值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以下的探究实验:

师: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巨大.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能否用注射器等器材来设计实验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师生:设计测大气压的方案

(1)启发引导:a、实验原理;b、需要测哪些量?c、还需要哪些器材?d、打算如何测?

(2)组内交流讨论,说出想法.

(3)师生合作演示同学的设计方案

a实际操作中又遇到哪些新问题?(拉力超过了弹簧秤的量程)

b你是如何解决的?

(教师启发引导归纳:要测大气压强p,根据实验原理需要测出大气压作用在注射器活塞上的压力F,根据二力平衡原理由弹簧测力计测出,为了防止拉力超过弹簧秤的量程,可以选用活塞面积更小的、容积为1ml的注射器;活塞的面积由注射器容积V除以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获得,S=V/L).

(4)计算大气壓值的表达式:P=FL/V(学生推导).

(5)实验时应注意什么?(空气要排尽,活塞匀速移动时记下弹簧秤示数)

(6)确定实验方案、分组实验

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也实践了新课程倡导的“用教材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实践了新课改倡导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2物理服务于社会

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因此,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回归到生活中去,回归到自己熟知的现实中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和物理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应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感受物理的魅力.

21课堂拓展生活化

课堂拓展环节是课堂教学45分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关键一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在“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教学中,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自制的宇航服,介绍宇航服的作用.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视野、巩固了知识、强化了兴趣,还能进一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爱国热情,树立科学服务于社会的意识.

22反馈练习生活化

反馈练习是课堂教学的检查巩固环节,教师在编制习题时“要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题目的素材要尽量来源于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如在《大气压强》一节的练习中,设置这样的生活问题:医生拔火罐和吸盘挂钩的原理等.

总之,教师要关注物理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生活的回归”,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黄海燕返璞归真让科学回归生活〔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3(12),10-11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