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教学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及方法探究

2017-07-20 19:11陈海燕
科教导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方法探究

陈海燕

摘要 反思性教学符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反思具有不同的特点,课前的反思具有多次性、预测性特点;课中的反思具有短暂性、挑战性特点;课后的反思具有总结性、评价性、内化性特点。因此,针对不同阶段反思性教学的开展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关键词 反思性教学 阶段特点 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5.070

1重视反思性教学的原因

1.1反思性教学符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当今世界的竞争,与其说是经济的竞争不如说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又与教育息息相关,培养高质量的人才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因此怎样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成为关键。教师的培养离不开职前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培训,但大部分教师系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是在入职后逐渐形成的,也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一成长。这里的经验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或技能,它是一种不系统的知识、技能。反思暗含思考的意思,而思考本身又是一种理性思维活动,经验只有通过教师深刻的反思,才能内化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才能促进教师的成长。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反思性教学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进行反思,优化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实现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促进教师向专业方向发展。

1.2反思性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倡导“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三大基本理念。新课程改革内在的要求教师要在课前反思教学内容是否与学情相一致,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反思学生在课中能否全身心参与课堂教学,反思实然的教学效果和应然的教学效果是否一致等。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定教”,因此那种一成不变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了。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前根据学情反思备课方案,在课中根据学生出现的各种临时性问题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反思性教学在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过程中不断优化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反思性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趋势。

2不同阶段的反思性教学及其特点

美国学者D.A.Schon认为,反思有两种时间框架:(1)对行动反思。(2)在行动中反思。其中,对行动反思既包括课前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反思,也包括课后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的回顾性思考;行动中反思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未曾考虑过的、出乎意料的情景进行反思性对话。反思性教学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不仅要在課后进行反思,也要在课前和课中进行反思,但是不同阶段的任务、情景、目的各有不同,这就决定了反思性教学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特点。

2.1课前反思性教学的特点

课前反思具有多次性、预测性的特点。在课前,教师需要拟定教学计划和备课方案,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备课方案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障。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备课方案包括采取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更好理解重难点知识,解决教学过程临时性问题的预测性方案,能有效巩固内化知识的作业等。课前反思的主要目的就是使教学计划、备课方案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但科学性、合理性的教学计划和备课方案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产物,教师可能需要多次对教学计划和备课方案进行修改。每一次的修改都使教学计划和备课方案更趋近科学性、合理性,多次的修改需要多次的反思,因此,课前反思具有多次性的特点。课前需要对备课方案中的处理课中临时性问题的方案进行反思,但由于教学活动尚未真正开始,只能想象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影响教学计划的问题或者根据教学经验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对备课方案进行修改、调整,从这个角度来看,课前反思具有预测性的特点。

2.2课中反思性教学的特点

课中反思具有短暂性和挑战性的特点。课中教师的主要活动是授课,即将教学计划、备课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它以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等为方法。课堂教学包括学生、教师两个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必然受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学生是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正处于发展中的人,即使是课前备课,也不能完全使教师教学活动按其既定步骤完成,在授课期间,课堂经常出现临时性、出乎意料的“疑难杂症”也或许是教师按照既定的方法讲授教学内容并不能让学生理解,这时就需要教师课堂反思以寻求解决临时性问题的方法和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的方法。因此课中反思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课中问题,使教学顺利进行,完成教学目标。课中反思具有短暂性和挑战性的特点,短暂性是指教师在课中的反思时间极短;挑战性是指课中临时出现的问题千变万化,需要教师在短暂的时间内想出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并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这对教师来说具有挑战性。

2.3课后反思性教学的特点

教学后反思是教师对课前准备与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反思,在此基础上对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问题、教学改进策略等一系列内容进行经验化概括,逐步内化成自我教学理念的过程。课后反思发生在一节课后,因此总结性、评价性、内化性是其突出特点。总结性、评价性表现在,课后反思是教师在教学后对整个教学活动流程的整体性反思,既内在的包括对课前准备的反思也包括对课中教学过程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教学活动是否完成预期教育目的,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做出评价判断。内化性表现在,每个教师在教学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通过课后反思一堂课中做得好的方面和做得不好的方面,教师可以“去粗取精”,发扬好的方面并改进不好的方面,由此内化成更加合理科学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

3反思性教学在不同阶段开展的方法探究

反思性教学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反思性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要具体分析反思性教学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并提出相应阶段开展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3.1课前开展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课前的反思主要是为了课堂更好的教学,课前反思具有多次性和预测性。课前开展反思性教学的方法主要有:(1)总结经验,预测当堂课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反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课后的反思,一节课前一个有经验的教师肯定有数次教学经历,就算是新老师也会有多次的模拟教学或观摩教学的经历,所以无论新老教师都可以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将做得好的方面写在备课方案里而抛弃不好的方面。(2)了解学情,制定科学备课方案。传统的课堂教学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教师是课堂的绝对主导,这种“以教定学”的课堂教学理念不利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课前教师应与学生交流互动,通过评改作业,了解学生学情,制定出符合学生学情的备课方案。

3.2课中开展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课中反思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某些临时问题,使教学活动得以更好的开展,以达成教学目标。由于课中反思具有短暂性和挑战性,与其说课中开展反思性教学的方法,不如说如何提升教师在课中反思性教学的能力的方法,主要有:(1)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提升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课堂中如果出现超出计划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反思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简单地说,教师在教学中随机应变、灵活创造的能力即为教学机智,它要求教师能迅速且準确地判断复杂的教学情况。提升随机应变的能力就要求教师在经验上总结归纳。(2)对大脑中的信息归类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课中反思需要教师针对问题,迅速检索大脑中储存的信息,如果大脑中有相关信息,就可以将它总结归纳解决该问题;如果大脑中没有相关信息,那教师就得做出临时的解决方案,既可以是和学生合作讨论解决也可以是保留问题下节课解决。总之对大脑中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有利于教师快速准确提取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3.3课后开展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课后反思是为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以便更好地开展下一堂课。相较于课中反思,开展课后反思的时间更长。课后开展反思性教学的方法:(1)教学日志反思法。教学日志反思法是一种对教师生活事件每日一次或经常性的记录,它能够有意识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查看教学日志教师可以了解自己在哪些问题上重复犯错,了解自己教学经验上的亮点和不足。(2)观察反思法。观察反思法主要包括课堂观摩和教学录像观察,课堂观摩是指教师有目的的观摩别的老师的课堂,从而达到教学反思目的的方法;教学录像观察是指教师通过观看教学示范录像、微格录像、随机课堂录像从而进行反思的方法。观察反思法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客观的还原,有利于教师把握课堂教师、学生行为的细节,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作出客观的评价。(3)合作反思法。合作反思是指教师在相互切磋合作的形式下进行教学反思,这种反思方法可以促进教师在合作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实现智慧的碰撞和观念的更新。在课后教师可以和其他教师一起讨论那些在课堂中出现的却难以处理的问题,交流意见,形成处理该问题最恰当的方法,也可以讨论教师在一堂课中的精彩点,吸收借鉴。

猜你喜欢
反思性教学方法探究
反思性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浅谈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小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浅谈反思性教学在外国语言学课程教改中的探索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