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华,葛 钧
(1.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234;2.上海财经大学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
SNS社区中传播主体的行为类型与角色研究
张 华1,葛 钧2
(1.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234;2.上海财经大学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
SNS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研究过程中,SNS的概念一直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文章立足广义的SNS,以其社区中的传播主体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了弱连接、属性数据等对社交关系的价值;其次对传播主体的行为进行分析,抽象出信息搜索行为、信息交互行为和信息扩散行为三种不同的行为类型。在此基础上,将传播主体划分为核心成员、骨干分子、活跃分子和边缘人物四种角色,并探讨了他们各自的行为特点和演化规律。
SNS;传播主体;行为类型;角色
SNS是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 Services)的简称,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通常涵盖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即狭义的SNS)、微博(Micro Blog)和即时通信类应用 (Instant Messaging)三类。本文所使用的SNS概念包含上述三类带有社交元素的互联网应用,为广义的SNS。它建构和提供了传播主体进行信息传播和交互的空间和平台,即为SNS社区。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其中即时通信在整体网民中的覆盖率为90.7%,社交应用的使用率为77.0%。同时,在我国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 90.1%。[1]由此可见,广义SNS的使用已成为目前中国网民主要的网络使用行为之一,基于手机平台的SNS应用发展在未来有了更大的平台和空间。
对SNS使用者的研究,最常见的是使用“用户”这一称谓。但它在语义上更多凸显了社交服务使用者的这一特性,而对其作为信息传播行为的能动主体特征概括不够。因此,本文尝试使用“传播主体”这一概念。较早的网络传播主体定义是“网络传播系统的主导性要素和能动性要素,是网络传播系统其他诸要素的决定力量。在网络传播系统中,网络传播主体主要执行建构网络传播基础设施、营运网络传播媒介、发布信息、处理信息、接受信息以及调控网络传播系统等功能”。[2](P271)此处的传播主体在其语境中是一个法律伦理概念,包含了从建构网络到信息传播的各种组织和人员,强调了其在传播行为中的能动性与主导性。本文所使用的传播主体是指在SNS社区中进行信息传播的个人或组织,包括信息的传者和受者;它不属于法律伦理范畴,而是一个传播学概念。具体而言,传播主体既包含了从事传播活动的个人,也包含了运营社交账号的组织。虽然他们在法律、社会等多个方面均具有不同的特征,但在SNS社区中,他们的传播行为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因此,本文将其统称为“传播主体”一并进行研究。在SNS社区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传播主体的身份不再只是信息的传者或受者,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信息的传播渠道,这是在其他媒体中所不具备的。
众所周知,SNS的产生和发展与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密切相关。该理论认为:一个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一个人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1.弱连接与SNS社区的关系
基于六度分隔理论,人与人之间的间隔数为有限个数,这就使得创立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从技术上成为可能。同时,该理论还表明,个体的社交圈可以在现有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因此就有了通过“熟人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的可能性。但“熟人的熟人”只是为新的社交关系建立提供了可能,并不是所有社交关系建立的方式和基础。传播主体根据相同话题进行凝聚(如贴吧)、根据信息兴趣进行凝聚(如Facebook)、根据相似的社交目的进行凝聚(如linkedin)等。这使SNS在简单的社会关系网络上,通过目的、兴趣等多种维度,形成了有较大差异的社区,而这些社区成为传播主体进行信息搜素、交互和扩散的场所。因此,现在的SNS中社交关系的建立已经远远超出了“熟人的熟人”这个层面。
“六度分隔”假说同时解释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弱连接”关系。最亲密的朋友之间由于朋友圈子差不多,有时生活高度重合,因此传播主体间的信息传播行为相似性强,传播范围也存在局限。但只要有“弱连接”存在,信息的传播行为就会有多种可能,传播范围也会在不同的圈子里进行扩展。传播主体通过这种微弱的连接关系聚合到一起,并通过社交网络不断扩大自身的社交圈,最终成为一个大的社会网络。换言之,弱连接的存在成为建立新的社交关系的必要条件。
新的研究同时也表明,虽然弱连接扩展了传播主体的社会网络,但网络中的强连接却可以产生更大的社会压力,从而促进信息的传播与扩散。
2.传播主体的属性信息与SNS社区的关系
在SNS中,传播主体的信息传播行为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通信工具进行的信息传播,另一类则是传播主体的属性信息的呈现。前者是传播主体利用SNS提供的促使用户沟通的通讯工具,发送信息、聊天、发布博客等;后者则是SNS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的服务模式,本身能够呈现传播主体的个体特征和社会联络的信息,即传播主体的属性信息。利用通信工具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是最容易认知的关系建立方式。通过展示传播主体自己或他人的社会网络,也为有意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的个体提供了按图索骥的渠道和可能。再加上目前众多SNS基于现有关系的数据进行计算,对传播主体可能感兴趣的新社交关系进行推荐,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新关系的产生。因此,埃里森(Ellison)等对此的描述是:“SNS产生巨大数量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存储在虚拟环境中,供他人发现。”[3]
在SNS中,传播主体属性信息的展示大多基于实名制或实名认证,这与传统交流系统(如匿名BBS)存在较大不同。通常认为,实名制为社会网络的形成提供了保障,现实的社会关系就是典型的范式。现在的SNS在现实社会关系的基础上,还通过共同的社交目的、对信息的相似兴趣等进行聚合。在相同兴趣和双方对等的实名制身份的共同保障下,新的稳定的社交关系就容易建立起来。换言之,在实名制的保障下,SNS中新的社交关系建立更加容易。
对此,德国学者亚力山大·里克特(Alexander Richter)和迈克尔·科赫(Michael Koch)将SNS分为开放SNS(对Web网上所有用户都可见,如微博等)和封闭SNS(在相对封闭的用户组内使用,比如微信朋友圈等)两种。通过对两者的分析,他们认为SNS具有六个基本的功能:身份管理;专家查询;情境意识;联系管理;网络意识;交换。而在随后的调查研究中进一步发现人们使用SNS的理由最重要的是“保持联系”(87.1%),其次是“共享信息”(80.2%)。[4]其中,“保持联系”的功能就是社交关系的维护。
另外两名学者博伊德和埃里森(Boyd,Ellison)将SNS定义为:“基于Web的服务,允许个人在一个有权限的系统内建立一个公开或半公开的个人档案,连接其他用户列表并与他们分享联系;并且在系统内浏览或分享他们的联系列表。”[5]这一定义很显然地将个人档案,即传播主体的属性信息看作是SNS必不可少的要件。与之相似的是国内学者付丽丽等也认为,传播主体在SNS这一公开或半公开的空间里,能够添加个人信息、资料、好友的链接,显示其社交网络,使之成为该用户维持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平台。[6]
在这些定义中,使用者属性数据都成为SNS区别于其他网络应用的重要特征,也成为新的社会关系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具体而言,SNS通过弱连接提供传播主体延伸自身社交网络的可能。不同的传播主体再通过SNS对个人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从而镜像现实社会网络,或形成新的社会关系。
SNS社区为传播主体提供了信息搜索、交互和扩散的空间和途径,促进多方的信息共享和更多的信息创新。传播主体在社区中的行为有信息的搜索、获取、交互、共享、扩散等,根据对各种文献的梳理,从传播主体自身角度出发,其具体行为有搜索、获取、交互(交流和互动)、共享(分享和贡献)、传播、扩散等;而描述行为结果(状态、现象)的概念有信息流动、转移、共享、创新,等等。据此,在SNS的构建及发展过程中,本文将SNS社区中的传播主体行为分为三类:信息搜索行为、信息交互行为和信息扩散行为。
1.信息搜索行为
从大量的传播主体观察可知,传播主体进入SNS社区的初期,更多是对信息的搜索、查找、获取,也就是信息搜索行为。尤其是自然人用户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信息搜索的内涵,依据其关注的视角,不同的学者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在通信技术领域,更常用的概念是“信息检索”;在信息管理领域里,则会使用“知识搜索”这一概念。但传播主体对主体以外的信息来源、数量、位置进行搜索、扫描与评价等行为则是大家的共识,这也就是所谓的狭义的信息搜索行为。本文所指的信息搜索是指除了狭义的信息搜索与获取外,还应包括信息整合、信息利用等基本活动与流程。
狭义的信息搜索通常是指对主体以外的信息来源、数量、位置进行搜索、扫描与评价等活动。这些活动将确保传播主体丰富信息的接触与占有,并扩大自身“传”“受”的范围,寻找合适的传播强度和频率,并逐渐合理优化搜索的渠道和方法。信息获取主要是指实施信息搜索后,对不同信息源的信息进行获取和采集,并使根据预期达到一个预定的信息获取目标。信息整合主要指对从外部信息源获取的信息实施有效地转化,利用已有信息储备将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后续传播活动的资源库。
根据格雷和迈斯特(Gray,Meister)的研究,信息搜索可分为三类:对公开资料的搜索(published knowledge sourcing);一对一的信息搜索(dyadic knowledge sourcing);以及对群组的集体搜索(group knowledge sourcing)。[7]在SNS中,这三类信息搜索都很常见,并都得到应用工具的有效支持。
对公开资料的搜索是基于一种一对多的传播模式(从受者的角度来说则是多对一的模式),其中许多信息的搜索者可受益于一个已经编码好的信源。需要注意的是,对公开资料的搜索并不包括双向对话,而只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这种形式的信息搜索,较常见的就是访问SNS社区中已经存有的信息资源,或访问其他传播主体相互交流留下的历史记录。
一对一的信息搜索是指一个单独的信息搜索者与一个信息所有者的双向沟通。例如,一对一的私人邮件,或是微博私信,也可以是即时通讯工具上的一对一聊天。对群组的集体搜索主要是指多人参与的信息交换活动。例如,在以成员为中心或者以话题为中心的讨论组中,这种形式的信息搜索很常见,常见的有贴吧、豆瓣小组等。
这类行为和非SNS网络中的浏览行为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但最大的不同是SNS社区中的传播主体能够在对内容信息进行搜索的同时,也能对其人的属性数据进行搜索。这就为新社交关系的延伸提供了基础。
2.信息交互行为
随着传播主体对SNS社区的深入,与他人交流和互动、力求获得更多的关注和信息就成为突出的需求,传播主体将更多的精力花在与其他主体的交互活动中,也就是说更多地引发了传播交互行为。
水位流量关系的好坏与测验断面冲淤变化密切相关。断面稳定,水位流量关系就好。断面冲淤严重,水位流量关系就差。分析测站测验断面冲淤情况以及河底高程的稳定性是测站特性分析的重要基础工作。主要从测站历年大断面变化情况和测验断面历年平均河底高程演变情况进行分析。
信息交互是指信息主体之间信息的传递、交换、共享、创新过程。在交互过程中,信息的获取与创新不是交互过程中的全部目的,例如在以休闲为目的的传播行为中(如闲聊),信息的获取和创新就显得不明显,巩固和加深关系可能成为更主要的目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信息的交互行为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丰富了传播主体信息的接触、储备与整合。这些信息交互活动既可以发生在个体与个体之间,也可发生于个体与多人、甚至多人与多人之间。通过这些信息交互活动,传播主体在信息交换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关系、巩固了现有关系等。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随着人们对信息价值重视程度的提升,以创造信息为主的信息工作者的影响力在增强,他们的相互交往更活跃。于是呈现出:传统媒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力消减,相应的,官微和媒体人在SNS社区中的影响力和活跃度却有增无减。
在SNS社区的信息交互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有很多使用者都愿意点赞或评论。在知乎中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也都有人愿意回答,因此很多使用者都会有“太有才了”“活雷锋”这样的评价。这与现实生活中以邻为壑的信息交互状况有很大差异。信息管理科学的研究认为,信息作为信息工作者的自由资源,组织要从信息拥有者头脑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往往比较复杂;并且现代社会充满了竞争、考核,在正式组织中人们通常不愿意贡献出他们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因此,个人更乐于和组织以外的、具有相近知识的人交流自己的技术思路、创新意想、思想……仿佛他们没有了心理戒备,没有把对方视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在交流中得到共识是他们的最大心理需要。[8]
这说明,SNS提供给传播主体交互信息的新平台和新渠道,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安全”交互的需求。这也是在SNS盛行之初,大多数使用者会被其井喷式的信息创新所震撼、被其魅力强烈吸引的原因之一。
3.信息扩散行为
传播主体在SNS社区中的另一行为是信息扩散,主要表现为分享、转发和原创信息的发布等。尤其是传播主体成为某一圈子的核心或骨干成员之后,他们的分享、创新和扩散行为,无论是在范围或影响力上都有较大提升。
罗杰斯根据创新扩散过程中的“创新精神”和“采用速度”等指标,将社会系统成员划分为创新者、早期采用者、中期采用者、晚期采用者和落后者五种, 并提出著名的S曲线,[9](P240~241)认为“临界大多数”是创新扩散过程中的一个倾斜点或社会门槛,即当创新通过最初的缓慢扩散到达临界大多数之后,扩散的范围和速度就会有一个急速的增加。但在SNS中,这一现象有所改变,很多创新的迅速扩散得益于某些关键传播主体的扩散行为。例如某一“大V”对该创新进行了转发或推荐之后,该创新的扩散速度就会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而在此之前,它的采纳者可能远远不到“临界大多数”所需要的数量。这一现象凸显了在SNS社区的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的属性和角色在信息的扩散过程中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因为这种属性和角色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弱连接,如大量粉丝对其的关注,可使得某一信息在短时间内通过这些弱连接迅速扩散到较大范围。同时这类传播主体也可能由于其特殊身份属性(如明星)产生类似强连接的强大社会压力,从而确保创新的进一步扩散与再传播。
张竞文在探讨创新扩散理论在网络社交媒体下的继承与发展时强调了传播主体有限注意力的现实,并提出了以注意—接纳—再传播为因变量的创新扩散模型。[10]这也可以解释,在注意力稀缺的网络环境中,“大V”基于其身份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往往能占有更多的注意力资源,从而确保信息扩散行为的效果。
在信息分享的动机研究中,现有研究表明,在SNS社区中分享信息主要基于获得归属感、彰显个性、利他主义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四个方面的动机。[11]
如前所述,SNS社区中传播行为的主体包括组织用户和个人用户,其中,组织用户以微博、微信中的官微和微信中的公众号为代表,个人用户则是以自然人身份进行信息交流的用户。这两类用户在SNS的行为中都存在信息的外化与内化两个过程。信息外化即传播主体在此充当信息的传者或者媒介;信息内化即传播主体作为信息传播的受者,接触其他用户所提供的信息并将之转化为个人认知系统的一部分。传播主体的信息搜索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典型的信息内化行为,信息扩散是信息外化行为的主要形式,而信息交互行为则兼具信息内化和外化的两种特征。
在SNS社区中,传播主体既可以采取单纯的以信息为内容的搜索、交互和扩散行为,还可以在此基础上采取以服务和产品为内容的购买等行为。在哈格尔和阿姆斯特朗(Hagel,Armstrong)的观点中,传播主体即使只在SNS中产生单纯的信息搜索行为,仍可以根据停留时间长短、信息接触的目的性等对其身份进行区分。其中加入时间不长、随意浏览的通常被称为游客;在其中停留较长时间,但有明确信息搜索目的的传播主体被称为潜水员。后者由于具备相对稳定的信息接受行为、对主体属性信息的贡献等,其价值高于浏览者。除此之外,同时具有信息交互和扩散行为的主体被称为贡献者和购买者。前者往往有着较为活跃的信息外化行为,会积极主动地传播自己创造的信息,包括发布原创信息、评论等;也会充当信息传播的渠道,如转发或在评论中@他人等。后者则是会在信息传播行为的基础上购买产品和服务的传播主体。这一类传播主体往往会被认为是最有商业价值的角色,不仅带来社区的收入,同时也为社区吸引赞助商和广告商。[12]
图1 成员参与社区的发展历程
在此基础上,科济涅茨(Kozinets)总结了传播主体进入SNS的演化过程,图1即为成员参与虚拟社区的发展历程。[13]
在图1中,传播主体的信息被划分为内容信息和属性信息,随着时间和信息沟通程度的加深,内容信息的传播就会逐渐形成一些文化范式信息(如网络新名词、颜文字等);这些文化范式信息在传播中不断被新成员接受、被老成员强化,最终形成文化凝聚。而传播主体的属性数据交换则帮助权力地位关系的冲突划分和人际印象的形成,最终形成独有的社区关系。这一理论的前提是肯定了网络社区存在不断演化的现实,在此基础上对社区总体的演化进行了归纳描述,但并未提及传播主体角色的演化。
国内学者杨堤雅将传播主体角色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角色划分,分为成员领袖、意见呼应者、自我揭露者、经验意见分享者、信息询问者、浏览者、产品推广者和干扰者。这些角色划分的依据是传播主体在SNS当中信息传播行为的种类、参与程度、内容等。该研究同时也认为,这些成员角色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信息传播的深入,成员角色之间能够实现相互转化和演进。但这一划分方式无法解释现实中的传播主体往往兼具两种或以上的角色,很难有存在单一传播主体只具有其中一个身份的现实。因此这一划分方式就更像是对传播主体的行为进行的多维度分析,而非角色划定。
据此,根据传播主体在SNS社区中行为与价值,本文将其划分为核心成员、骨干分子、活跃分子和边缘人物四种角色类型。每一类角色在SNS社区中都存在信息搜索、交互和扩散行为,但不同的角色在三种行为的比重和效果上存在较大差异。根据上文的分析,SNS社区中传播主体的行为大致分为三类:信息搜索,包括信息的搜寻、获取、利用等;信息交互,包括信息的交流和互动;信息扩散,包括信息的共享、转移、传播等。这三种行为之间有层次差异,传播主体在SNS社区中的角色层次正是由其不同的行为类型所决定。
具体而言,核心成员有较多的信息扩散和信息交互行为,以及较少的信息搜索行为。在效果上,他们比骨干分子有更强的扩散能力和引发互动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他们的圈子更大、粉丝更多。如明星和“大V”,不单在信息扩散上产生一般传播主体无法比拟的效果,同时他们参与的互动话题往往还能引发进一步的信息交互和更多成员的能动参与。骨干分子在信息传播行为中可能有着更强的搜索和交互行为,甚至在信息的原创性上还高于核心成员,但他们的扩散能力受限于弱连接规模(粉丝数量)及自身属性所产生的社会压力(对粉丝的影响程度),扩散能力低于核心成员。微博上的段子手就属于典型的骨干分子。活跃分子往往指在SNS社区中活跃程度较高的传播主体,他们乐于接受并扩散核心成员和骨干分子传播的信息,同时也积极传播自身的原创信息、与他人进行交互等。但他们在原创信息的质量上,无法与段子手相提并论;在信息交互中,创新性也不如骨干分子;在信息扩散能力上,较之骨干分子也更低。“哈哈党”“点赞党”“自拍党”等就属于这类成员的代表。骨干分子和活跃分子是保持SNS社区中活跃程度的主要贡献者。处于最底层的边缘人物则类似于前文中的浏览者,他们在SNS社区中更多的是进行信息的搜索与浏览,较少与其他传播主体进行交互,其信息的扩散能力也最弱。
在数量上,四者呈现出逐步递增的趋势,即核心成员最少、骨干分子和活跃分子较多、边缘人物最多,因此他们构成一个金字塔的结构,如图2。核心成员处于塔尖,边缘人物处于塔底。在资源的占有上,呈现出倒金字塔的现实。
同时这四种角色之间也能够相互演化。在最初加入SNS社区时,多数传播主体都处在边缘人物的层次。随着传播行为的发展,其中一部分人就能够成长为活跃分子。这一阶段的演化,主要由传播主体在SNS社区中的活跃程度决定。如果信息交互和信息扩散的活跃度下降,那么他们就会重新成为边缘人物。但在活跃分子向骨干分子的演化过程中,信息的创新能力和交互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只有较高的活跃度,信息的创新能力较弱,那么处于活跃分子的传播主体也无法造成大范围的信息扩散。因此这一阶段的演化中,信息的创新能力是关键。在欠缺了信息创新这一关键因素后,由活跃分子向骨干分子演化就变得异常困难。在成为骨干成员之后维持这一角色,活跃度依然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如果没有一定的交互和扩散活跃度,骨干成员也存在向下演化的可能。换言之,刷存在感对于维持传播主体处在骨干分子和活跃分子的身份上显得十分必要。
最后,由骨干分子演化为核心成员的过程则更加困难。在核心成员中,有的传播主体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身份直接镜像到SNS社区中,例如大明星,即使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原创信息,但依然不妨碍其产生强大的扩散能力;有的是由骨干分子演化而来的,比如作业本、留几手等具有很强原创能力和较高活跃度的草根人士。后者的演化在SNS社区创建之初相对容易;一旦SNS社区形成相对固定的层次后,由骨干分子向核心成员演化的难度也会相应增加。在演化为核心成员之后,活跃度就不再成为维持其层次的重要指标,这就是很多明星、“大V”很久不发言,一旦发言依然会引起巨大信息扩散的原因。这同时也使得其向下演化的难度增加。
本文将SNS社区中的传播行为抽象归纳为信息搜索、信息交互和信息扩散三类。在现实中,传播主体的某一次具体传播行为可能属于其中某一类行为,也有可能包含了两类不同的抽象行为。所以简单地将SNS社区中的传播行为与这三类抽象行为进行一一对应是无法实现的。在这三类行为中,信息扩散行为的价值最大,其次是信息交互。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SNS社区中的传播主体划分为核心成员、骨干分子、活跃分子和边缘人物四种类型,他们的数量呈金字塔状分布。其中信息搜索行为从边缘人物随着角色改变逐渐减少,交互和扩散行为逐渐增加,信息扩散的效果和范围也会同步增加。同时,这四种角色之间根据行为、活跃程度和信息创新能力的差异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演化。
[1] 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
[2] 李伦.网络传播伦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Ellison, N. B., Steinfield, C., & Lampe, C.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J].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007,12(4).
[4] A. Richter, M. Koch. Functions of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R]. In: Proc.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Design of Cooperative Systems, Carry-le-rouet,France, Institute d’Etudes Politiques d’Aix-en-Provence, 2008.
[5] Danah M Boyd,Nicole B. Ellison. Social Network Sites: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J].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7,13(1):210-230.
[6] 付丽丽,吕本富,吴盈廷,等.关系型虚拟社区的社会网络特征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2):119-129.
[7] Gray, P. H.,&Moister, D. B.. Knowledge sourcing effectiveness[J]. Management Science, 2004,50(6):821-834.
[8] 袁玲,马静.基于博客的知识交互方式及实证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6,(11).
[9] 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四版)[M].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0] 张竞文.从接纳到再传播:网络社交媒体创新扩散理论的继承与发展[J].新闻春秋,2013,(2).
[11] Ho, J. Y. C.,& Dempsey, M,. Viral Marketing: Motivations to forward online ontent[J]. Journal of Business Rearch, 2010,63(9-10):1000-1006.
[12] J, Hagel & A, Armstrong. Net Gain: 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M]. Boston Mas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13] V, Kozinets Bobert. E-tribalized Marketing?:The Strategic Implications of Virtual Communities of Consumption[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17(3):252-264.
(责任编辑:陈 吉)
On Communication Subject’s Behavior Types and Characters in the SNS
ZHNAG Hua1,GE Jun2
(1.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China;2.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hanghai 200433, China)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s)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The SNS concept is understood either in a broad sense or a narrow sense in the course of the study. The paper takes the communication subject in SNS as the study object based on the generalized SNS, and discusses the value of weak connection, attribute data to social relationship. The paper also analyses the communication subject’s behavior and concludes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behavior: search, interaction and diffusion. Accordingly, the paper divides the communication subjects into four characters: leaders, key members, activists and marginal members. Finall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ir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volution rules.
SNS, communication subject, behavior type, communication character
2016-06-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交网络传播中传播主体行为的演变和规范研究”(13CXW025);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我国传媒在都市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困境和应对策略研究”(13YS026)
1.张 华,四川营山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网络传播、广告传播研究。
G20
A
1004-8634(2017)01-0115-(08)
10.13852/J.CNKI.JSHNU.2017.01.015
2.葛 钧,贵州纳雍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信息管理、产业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