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憐环 陈辉 陈盼 江苏珍 周愉龙 符卫卫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神经康复二科,福建福州350003;2福建省康复产业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3)
营养风险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
蔡憐环1,2陈辉2*陈盼2江苏珍2周愉龙1,2符卫卫2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神经康复二科,福建福州350003;2福建省康复产业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3)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为制订针对性营养支持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用营养风险筛查表及相关营养指标对60例神经康复科脑卒中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分析营养风险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结果有营养风险者35例,偏瘫肢体功能改善率为36.1%。无营养风险者25例,偏瘫肢体功能改善率为60.6%。营养指标显示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前血清白蛋白(PAB)在有营养风险组较无营养风险组有差异。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采取积极、合理的营养支持计划与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的功能。
营养风险;脑卒中;偏瘫;中风
营养风险是指现存或潜在的营养因素对患者的结局,如感染相关并发症和住院日等出现不利临床结局的风险[1]。脑卒中患者因出现意识障碍或喉肌麻痹而造成吞咽障碍,不能进食是发生营养不良的最主要原因[2],而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可加重原发疾病,增加并发症,影响偏瘫肢体功能的改善。本研究采集了某三甲医院神经康复科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2002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和营养指标检测的方法,调查脑卒中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的现状及偏瘫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分析营养风险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以期通过营养风险筛查,制订正确、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及护理干预措施,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不良的临床结局。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
年3月—2017年3月在福建某三甲医院神经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选择标准: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首
次发病,参照2007版饶明莉主编的《中国脑血管病防
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或MRI检查证实,
同意参加本研究,病情危重无法完成相关测评者未纳入本研究。本研究最终观测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占60%,女24例占40%,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58.56±6.87)岁,病程平均(11.5±6.1)月。
1.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法收集资料。由经过培训的3名课题组成员进行观测,受试者入院时即予以营养风险筛查及偏瘫肢体功能的评估,试验期间共进行3次的评估,分别为入院时,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1)营养风险筛查方法:采用营养风险调查表NRS-2002,此表调查内容基于近期体重减少量、BMI和食物摄入情况、疾病严重程度3个变量来评估,患者年龄作为一个独立因素,高于70岁则评分加1分。当NRS-2002总评分≥3分时即为存在营养风险,建议营养师进行营养评估,决定是否给予和给予何种营养支持。(2)营养检测:采集患者血标本进行生化检查,包括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前血清白蛋白(PAB)。
1.3 偏瘫肢体功能判断标准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该量表的信效度检测:①量表总评分组内相关系数>0.97;②信度为0.95;③它与NISSH、Barthel指数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是评测脑卒中偏瘫时使用最多的方法。FMA评定标准:①FMA评分的每个条目分值范围是0~2分,0分:表示不能做某一动作;1分:表示部分能做;2分:表示能充分完成。最高总积分99分,分值越高功能越好。②改善指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99-治疗前评分)]×100%;通过改善率可了解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率为100%为治愈,大于60%为显效,25%~60%为有效,小于25%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营养筛查结果与偏瘫肢体功能改善的比较根据NRS-2002评分结果60例患者中有营养风险者35例占58.33%,无营养风险者25例占41.67%。治疗2个疗程后,有营养风险组偏瘫肢体功能改善率为36.1%,无营养风险组偏瘫肢体功能改善率为60.6%,且2组改善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无营养风险者的FMA评分高于有营养风险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不同时期FMA评分(x±s,分)
2.1 营养风险筛查结果与营养检测结果的比较60例患者营养筛查结果显示有营养风险者35例,无营养风险者25例。血清学检测中,2组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前血清白蛋白(PAB)在有营养风险者较无营养风险者数值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风险筛查结果与营养检测结果一致。在检测到TP、ALB、PAB降低的情况下,患者的偏瘫肢体功能改善明显低于监测值正常的患者。见表2
表2 有营养风险组与无营养风险组营养指标比较(x±s)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在我国持续增长,每年新发病例超过200万;我国目前存活的脑卒中患者600~700万,3/4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3]。脑卒中患者是营养不良的高危群体,由于评价方法和评估时间存在差异,卒中后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1%~62%[4]。营养不良是卒中后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5],将直接影响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有营养风险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住院时间的延长,偏瘫肢体功能改善率不良,营养的各项指标均下降[6]。2008年美国和欧洲将营养管理的要求列入卒中后患者整体管理的指南中。营养风险筛查是发现卒中患者存在或潜在营养问题的重要方法。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是国际上第一个以循证医学为基础而制定的营养评估工具,与传统评价工具相比,NRS-2002包含患者当前潜在的营养风险和疾病严重程度,其对患者术前营养筛查结果更具可靠性,重要的是NRS-2002较其他营养评价工具相比,对于预测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8]。近年来它被广泛运用于营养评价。本次调查我们采用NRS-2002对60例神经康复科脑卒中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显示:有营养风险者35例占58.33%,无营养风险者25例占41.67%,提示脑卒中患者具有较高的营养风险,应得到临床的重视。有营养风险组偏瘫肢体功能改善率为36.1%,无营养风险组偏瘫肢体功能改善率为60.6%。有营养风险组偏瘫肢体功能的改善率明显低于无营养风险组。我们选择的调查对象是神经康复科脑卒中患者的这一特殊性,患者吞咽障碍、体质下降以及伴随的相关疾病、不能满足机体能量需求,而出现能量营养不良,导致偏瘫肢体功能的不良的临床结局。这与相关研究的观点相一致[8]。
据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发病患者年龄趋向年轻化,由于中国的医疗保健系统加强,脑卒中的存活率提高,脑卒中后续残疾康复成本也相应增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加重患者家庭经济负担[9]。当脑卒中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时,容易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增加多重感染的机会等,免疫力下降、多重感染又会进一步加重吞咽困难和营养不良,影响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有研究显示:无营养风险组患者感染并发症明显低于有营养风险组,提示脑卒中后营养不良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影响偏瘫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10]。血清总蛋白反应肝脏的储存能力,当营养不良时可引起总蛋白的降低。血清白蛋白的半衰期较长,故测定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不能及时反映机体实际的营养状况。本研究中入院时2组患者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无差异,1疗程后有营养风险组低于无营养风险组,提示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营养状况逐渐恶化。前血清白蛋白半衰期很短,是一种灵敏的营养指标,比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更早的反应营养状况。本研究中,有营养风险组入院时和1疗程后的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无风险组,提示有营养风险组患者在入院时就已经存在营养风险,这些患者由于处于应激状态,分解代谢增加,吞咽困难等因素导致饮食减少,造成营养不良,营养状况逐渐恶化,与营养风险筛查结果相一致。目前,尚不存在营养不良诊断的金标准,也尚无针对卒中患者专门的营养筛查工具[11],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研究。此外由于目前国内临床缺乏正规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制度,医护人员营养知识缺乏,营养支持使用不合理甚至有滥用倾向[12]。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营养风险筛查以及使临床医护人员重新认识营养风险,并为之采取积极、有效的营养支持与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偏瘫肢体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减轻经济负担。
[1]Kondrup J,Allison SP,Elia M,eta1.ESPEN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screening2002.C.-linNutr,2003,22(4):415-421.
[2]陈睿,陆逸仙.脑卒中伴吞咽障碍康复期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0,17(6):345-349.
[3]倪朝民,何光远,陈进.脑卒中的临床康复[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
[4]Corrigan ML,Escuro AA,Celestin J,etal.Nutrition in the stroke patient[J]. NutrClin Pract,2011,(26):242-252.
[5]FOOD Trial Collaboration.Poor nutritional status on admission predicts poor outcomes after stroke:observational data from the FOOD trial[J].Stroke,2003,34(6):1450-1456.
[6]丁婷,朱祥路.8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营养评估[J].重庆医学,2012,41 (27):2382-2833.
[7]Velasco C,Garcia E,Rodriguez V,et al.Comparison of four nutritional screening tools to detectnutritional risk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amulticentre study[J].Eur JClinicalNutrition,2011;65:269-274.
[8]刘继红,秦燕.营养支持在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研究进展.重庆医学[J].2016,45(21):3007-3009.
[9]曹英南,关天嘉,李晋磊,等.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9(5):54-60.
[10]张艳秋,王会民,邵义泽.脑卒中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评估的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4):405-407.
[11]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管理中国专家组.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卒中杂志,2013,8(12):973-983.
[12]王艳,王一鸣,陈慧敏,等.老年住院患者压疮发生危险度与营养风险的相关性[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2,26(5):445-447,451.
Effect o f Nu tritional Risk on Hem ip leg ic Lim b Function in Stroke Patien ts
CAILianhuan1,2,CHEN Hui2,CHEN Pan2,JIANGSuzhen2,ZHOU Yulong1,2,FUWeiwei2
(1.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Rehabilitation HospitalAffiliated to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Fujian Province,Fuzhou 350003,China; 2.Fujian ProvincialRehabilitation Industrial Institution,Fujian Province,Fuzhou 350003,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utritional risk on hemiplegic limb function in stroke patients,and to provide nutritional support scheme for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M ethods Using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table and nutrition index,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and evaluation of 60 cases of 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patientswas carried out,and the effect of nutritional risk on limb function in hemiplegic patientswas analyzed.Results 35 cases had nutritional risk,and the improvement rate on hemiplegic limb function was 36.1%.25 cases had no nutritional risk,and the improvement rate on hemiplegic limb function was 60.6%. Nutrition indicators showed that the serum total protein(TP),serum albumin(ALB),serum albumin(PAB)in nutritional risk between groups had difference.Conclusion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hemiplegic limb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by taking active and reasonable nutrition support pla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nutritional risk;stroke;hemiplegia;apoplexy
10.3969/j.issn.1672-2779.2017.13.049
1672-2779(2017)-13-0106-03
:李海燕本文校对:陈晖
2017-03-31)
福建省科技厅科技平台建设项目【No.2015Y2001】
*通讯作者:61614471@qq.com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