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欣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大连会展经济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052)
大连市展览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研究
高 欣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大连会展经济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052)
近几年,大连市展览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其他实力相当的会展城市相比,却发展滞缓,地位日益下滑。大连市展览业要实现创新发展,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展览业―三去一降一补”工作,即去产能,加强市场运作,减少无效供给;去库存,提高展会质量,降低低端供给;去杠杆,优化投融资结构,化解财务风险;降成本,制定扶持政策,创造良好环境;补短板,增加有效供给,实现创新发展。
大连;展览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1 国务院及省政府大力推进展览业改革发展
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辽宁省政府发布了《加快辽宁会展业发展的意见》,并在―辽宁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将沈阳、大连建成东北亚展览中心和国际会议中心”,为大连市展览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1.2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打造展览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利用大型经贸类展会打造促进区域经济、贸易、投资和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因此,大连市应借此加大展览业发展力度,有效促进大连市及辽宁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打造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
1.3 ―互联网+”计划助推展览业创新发展
―互联网+”计划的提出将会大力推动虚拟VR/AR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在展览业的应用,为展览业开展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新兴展览业态提供了机遇和可能。
1.4 东北振兴战略及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战略促进展览业战略升级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将实现东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战略将促进区域国际环境的不断完善及区域经济合作层次与深度不断加强,都将会为切实推进大连市展览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2.1 展览项目数量保持基本稳定,展览规模实现稳中有升
―十二五”期间,大连共举办展会 462个,比―十一五”减少9.9%;展出面积552.5万平方米,比―十一五”增长11.6%;平均展会面积11958.9平方米,比―十一五”增加 24.0%;参展企业数量和参观人次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如表1所示。可见,大连展览业在展览项目数量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展览的规模和影响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表1 “十二五”期间大连市展览业发展统计指标一览表
2.2 品牌展会活动不断创新,展览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十二五”期间,大连软交会、海事展、服博会、汽车展、游艇展、进出口交易会、特殊钢展、工博会、中日经贸洽谈会等项目,不断在展会主题、展会内容和展会功能上进行创新,在各类业界展览评奖活动中斩获殊荣,大连国际游艇展览会、大连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东北地区绿色食品展览会还入选了2015年度商务部引导支持展会,展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2.3 全国首家上市展览公司挂牌,展览主体实力增强
2014年大连北方国际展览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家上市展览公司,通过全资收购、入股主导等形式,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参股模式,跨地域整合、跨行业并购、跨部门主办展会项目,以展会为核心衍生新业务向上下游产业链条延伸,迅速扩大展会规模,有效巩固展会效果,扎实提升展会品质,这种―北展模式”的带动作用对大连展览主体实力增强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4 大连展览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得到国内展览业界充分肯定
大连展览办隶属于大连市贸促会,在展览业规划、指导、协调、推介宣传、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大连市被业界授予―中国最佳展览城市管理奖”、―中国最佳会展城市奖”等多项殊荣,大连市贸促会多次获得―全国会展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贸促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大连市展览办获得―优秀会展管理部门奖”等,充分表明了大连展览业管理工作得到了业界的充分肯定。
2.5 大连展览行业协会作用凸显,展览行业协调管理能力加强
2013年由大连市会展企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联合发起的大连市会议展览行业协会成立后,发布了《大连市会展行业自律公约》,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维护行业共同利益和企业合法权益,逐步搭建起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同营造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办展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大连展览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3.1 纵向分析
3.1.1 国际化程度亟需深化
近几年来,大连境外参展商数量占参展商的比例一直不足10%,尤其是2013年大连境外参展商数量降幅较大,比2012年下降了24.5%;境外参展观众所占比例更是不足观众总数的1%,尤其是2013年境外观众数量甚至比2012年下降了12.5%,与东北亚航运中心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符,如表2所示。可见,大连展览业国际化程度亟需深化。
表2 2011-2014年大连市参展商及观众情况表
3.1.2 专业办展水平有待提升
大连展览业还存在着重复办展、虚假宣传、无序竞争等不良现象,展会创意等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展会中仍会出现展品侵权、假冒伪劣等现象,甚至存在未在工商部门备案的、没有经营资格的非法参展商;业内缺乏展览行业准入标准,对展览组织者的资质能力、展览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以及环境与设施条件等方面门槛较低,导致展会运营不专业。
3.1.3 展览企业面临的投融资风险较高
在融资方面,大连市大部分展览企业融资以银行贷款为主,融资渠道单一;由于展览企业银行贷款抵押资产的缺失,导致贷款审批困难,大大提高了融资成本;缺乏快速融资方式,造成企业债务偿还困难。在投资方面,大连市展览企业存在着前期资金投入金额大、占用周期长、敏感性影响因素较多等投资风险,对展览项目的投资收益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极易造成企业运营资金周转困难[1]。
3.1.4 展览政策法规不够健全
目前,大连市现有展览政策法规已经不再适用于大连展览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十一五”期间大连市会展业发展指导目录》一直没有更新修订,已经丧失指导意义;《大连市展览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的扶持资金额度较少且没有提升,扶持力度较小;关于对大连展览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规定对展览业自主创新的保护力度不大;与国内其他展览城市相比,扶持鼓励展览行业的优惠政策严重滞后,这也是大连市展览业排名急剧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3.1.5 管理机构行政权力有待强化
大连市虽然很早就设置了展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但其仅负责展览业的规划、指导和协调,行政管理权力较弱。在实际工作中,展览业涉及到的各个政府相关部门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政策把握和审批标准也不尽一致,政出多门,批、管脱节。由于缺乏统一权威的展览专门管理机构,降低了大连市展览业相关政策的执行效率和行业服务质量。
3.2 横向比较
3.2.1 大连展览业发展地位日益下滑
根据 2014-2016年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发布的《中国展览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在―中国城市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排名中,大连的排名分别为第21位、第22位、第30位,发展地位日益下滑。除去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大连与同为二线城市的青岛、厦门、东莞等城市相比,在办展数量、办展面积和展览业发展指数等方面均远远不及,仅就东北地区会展城市来看,大连也大大落后于沈阳、长春、哈尔滨,如表3所示。可见,大连展览业的发展地位大不如前。
表3 大连与部分展览城市办展数量和办展面积比较一览表
3.2.2 大连展览场馆有效供给不足
目前,大连市共有大连世界博览广场、大连星海会展中心以及大连国际会议中心 3个可用于展览的场馆,但是室内展览面积却仅仅只有 7.4万平方米,在全国展馆面积排名中名列第41位,如表4所示,与同为二线城市的青岛、潍坊、东莞等城市以及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城市展馆面积相比,展馆有效供给明显不足,导致无法引进大型知名展会项目,也阻碍了本土展会规模的扩大,严重制约了大连市展览业的快速发展。
表4 大连与部分展览城市办展数量和办展面积比较一览表
3.2.3 大连缺少体现地方特色的代表性展览项目
据统计,2015年入选的中国展览 TOP100项目的展会中,在东北地区中沈阳入选5项、长春入选3项、哈尔滨入选2项,而大连仅有大连国际汽车展览会1项上榜,如表5所示。沈阳、长春、哈尔滨虽然起步较大连较晚,但是近几年沈阳凭借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优势、长春凭借汽车产业优势、哈尔滨凭借中俄战略地位优势,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形成了以面向东北亚、辐射全世界、服务全中国的独具地域特色的展览项目,其影响力和地位逐年提升。因此,大连亟需依托地域、产业、文化等优势,打造能够体现地方特色的代表性展览项目。
表5 东北地区入选中国展览 TOP100项目的展会一览表
―十三五”时期,大连市展览业要实现创新发展,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展览业―三去一降一补”工作。
4.1 去产能,加强市场运作,减少无效供给
4.1.1 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推动、市场导向、行业主导、企业运作的展览业市场化运行机制,严格规范大连市政府相关部门办展行为,减少财政出资和行政参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创造公开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避免重复办展和恶性竞争,减少无效供给。
4.1.2 建设展览业准入标准体系
加快制订和推广大连市展览业准入标准,对展览组织者的资质能力、展览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以及环境与设施条件等方面提出规范要求,组织展览相关企业参与大连市展览业准入标准的讨论、制定、修改、宣传和贯彻,提高展览行业标准化意识,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展览项目要坚决予以调整、限制或取缔,减少无效供给。
4.1.3 完善展览业诚信体系
加强以展览企业为主体的诚信自律体系建设,严厉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完善重点参展产品追溯制度,推动落实参展企业质量承诺制度;完善展览会维权援助、举报投诉和受理处置机制,加大对展会组织者的追责力度;坚决抵制冒名顶替、虚假宣传、粗制滥造的展会项目,支持和鼓励展览企业通过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方式,开发利用展览项目名称、标志、商誉等无形资产。
4.2 去库存,提高展会质量,降低低端供给
4.2.1 建立展览业质量评价体系
探索建立覆盖展览组办方、展馆、服务商及展览项目的展览业质量评价体系,制定符合大连市展览业发展实际的质量评价标准,在充分考虑 UFI国际认证、行业国家标准和本土自主品牌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大连市展览企业资质评价及项目等级评定活动,评价优良给予资金奖励、税收优惠、优先排期等扶持政策,评价较差则实施限制排期、限期整改或直接取缔等制约措施。
4.2.2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借助―一带一路”战略,鼓励大连市贸促会、大连市会议展览行业协会、大连市展览企业等加入世界展览业协会、国际展览管理协会等国际展览行业组织,深化与展览行业协会及跨国公司的交流合作。一方面,―请进来”,吸引国际知名品牌展会来连举办,另一方面,―走出去”,培育境外展览项目,改善境外办展结构,鼓励企业到境外参展办展。
4.2.3 扶持展览龙头企业发展
加大对大连市本地展览企业的扶持力度,打造具有先进办展理念、管理经验和专业技能的龙头展览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鼓励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参股、联合等形式组建国际展览集团,实行多元化经营、跨地区经营和跨行业经营,形成若干拥有核心竞争力、完整产业链、带动力强的展览企业集团[2]。
4.3 去杠杆,优化投融资结构,化解财务风险
4.3.1 优化融资结构,化解企业债务偿还风险
大连市政府相关部门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展览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方式,加大担保机构对展览企业融资担保力度,为展览企业进行银行信贷、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等债权融资提供条件;鼓励展览企业开展首发上市、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定向增发等股权融资,降低融资成本;鼓励展览企业有效利用超短融、永续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实现快速融资。
4.3.2 优化投资结构,化解企业资金周转风险
展览企业应尝试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进行项目投资,通过合理安排举办时间、运营周期和投资规模,缩短投资回收期,加速资金周转。在展览项目运营过程中,应尝试合作经营、虚拟展览等新商业模式,以及考虑住宿、餐饮、交通、娱乐、购物、旅游等配套服务业务作为新的赢利点,拓展资金收入来源。建立风险预测及防范机制,实时监测并制定相应预案,保证资金周转正常。
4.4 降成本,制定扶持政策,创造良好环境
4.4.1 成立专门展览机构,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大连市应尽快设置独立的博览局或会展局等专门机构,集中强化展览业行政管理职权,降低当前多头管理的行政成本,承担大连市展览业发展的指导协调、规划设计、市场监督、宣传推广等职责,强化政府层面对大连市展览业发展的统筹与宏观调控、部门协调和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管理服务功能,形成推动大连市展览业发展的新动力。
4.4.2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有效降低企业税费负担
按照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等相关文件精神,落实小微展览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对展览企业符合税收政策范围的创意和设计费用,执行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办展览企业、新业态展览企业、有自主品牌的展览企业和加入校企联盟的展览企业实施有条件税收减免政策,有效降低展览企业税费负担。
4.4.3 完善展览政策法规制度,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一方面,由大连市展览办牵头,尽快起草出台大连市展览业监督管理、知识产权保护、行业统计等相关法规制度,对展览项目的登记审批及备案、信息发布、安全措施、违法监督及投诉处理、知识产权保护的依据、范围、手段和措施、展览统计指标等方面予以规范;另一方面,在专项资金、税收、场地、人才等多方面研究制定更加适应市场和企业需求的大连市展览业扶持和优惠政策,有选择、有重点、有标准的为展览企业和项目提供扶持。
4.4.4 制定展览人才引进与培育政策,合理降低企业人工成本
有计划地引进会展策划师、高级展览项目经理人等高端人才,提供落户、子女入学、保险、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展览人才来连就业创业;打造政府、行业协会、展览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共同参与的展览教育平台,促进地方展览人才培养;推行―会展策划师”、―会展职业经理人”等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作为展览从业人员求职、任职、职级晋升、独立开业和单位录用的主要依据,探索形成展览业从业人员分类管理机制,促进展览人才队伍建设。
4.5 补短板,增加有效供给,实现创新发展
4.5.1 打造核心竞争力
大连市展览业应以促进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和对外经贸合作能力突出为核心竞争力,依托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市型现代农业、海洋经济等大连市重点发展产业培育和引进国际经贸类展览项目,引导企业积极开拓新市场、发现新需求、推广新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与日本、韩国、俄罗斯等东北亚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将大连打造成为东北亚国际展览名城。
4.5.2 大力扶持―互联网+”展览新业态与新模式
引导展览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利用虚拟VR/AR技术举办网络虚拟展览项目,利用大数据为参展商与观众提供精准服务,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智能展览系统解决方案,利用移动互联网打造APP移动展会信息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展览的―双线融合”,发展新兴展览业态[3]。
4.5.3 增加展馆有效供给
大连市应优化现有展馆布局与功能,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增加展馆有效供给。在现有展馆星海会展中心和世界博览广场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实现可用于展览的室内总面积至少达到10万平方米、室外总面积至少达到5万平方米的目标,解决大连市举办和承接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品牌展览项目的场地设施问题。同时,加大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开发力度以及在金普新区和旅顺口区的展馆建设力度,为培育和打造一系列中小型地方特色展览项目提供条件。
[1] 邢洁秀. 加强会展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探讨[J]. 经营管理者, 2016(23): 171.
[2] 耿松涛, 华志兵, 王红. 新常态下政府主导型展会经营模式转型研究——以海口市为例[J]. 现代管理科学, 2015(12): 82-84.
[3] 马勇, 李家乐. 新常态下我国城市展览业发展的创新研究[J]. 城市观察, 2015(3): 5-11.
A Study of the Structural Reform from Supply of Exhibition Industry in Dalian
GAO Xin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MICE Economics of Dalian, 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Dalian 116052,China)
In recent years, exhibition industry of Dalian has maintained certain results, but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well-matched city, it is developing slowly even way down. For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exhibition industry ofDalian should deepen structural reform from supply and promote ―cu tting overcapacity, destocking, deleveraging,reducing corporate costs and shoring up weak spots”. The mean is that cutting overcapacity to strengthen the marketing operation and reduce ineffective supply, destock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xhibition to reduce the supply of the low-end, deleverage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and defuse financial risks by reducing corporate cost to create a beneficial environment through establishing support policies and shoring up weak spot to increase the effective supply.
Dalian;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structural reform of supply
F713.83
A
1008-2395(2017)03-0091-07
2017-05-02
大连市社科联2015-2016年度重点课题(2015dlskzd154);2012年―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优秀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第一层次)(2012XJBJ01)。
高欣(1981-),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会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