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走在幸福的教育路上

2017-07-18 11:48王丹凤
新班主任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育教师教学

□王丹凤

转角走在幸福的教育路上

□王丹凤

王丹凤

湖北省荆州市东方红中学教师,湖北省青年教学能手,第五届中国李镇西式好教师,李镇西研究会副理事长,荆州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荆州市中考优秀命题教师,曾获湖北省综合实践课比赛一等奖,荆州市“爱与责任”家访故事演讲比赛一等奖,参与湖北省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作为主研人员多次在课题论坛专场进行交流,2015年参加“湖北省楚天卓越工程培训”赴台湾进行教育交流,在湖北、广东、山东等多地做报告达十余场。

十三年前,我从一个校门踏入另一个校门,一切照旧,唯一不同的是由学生变成了老师。那时,我总会看着校门口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发愣,我的教学生涯也许就像这梧桐叶一样岁岁枯荣,毫无悬念;我的人生可能会像这条街道一样,一眼就能望到底。

然而,这十三载,我走一步,再走一步,竟走上幸福的教育路。

妥协,使梦想降临

由于家庭原因,我比同龄人早两年上学。对一个孩子来说,两岁的差距可谓天壤之别,当同学们能对答如流、妙笔生花时,我却还是一知半解、胡编乱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成绩都徘徊在及格边缘,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点,也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

“女孩子最好的职业是当教师……”我听从父母的劝说,“稀里糊涂”地走上了这条路。

初为人师,全然陌生的环境与身份让我极度孤独与恐慌,本能地抗拒一切,恨不得立刻离职转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位老教师的听课本上看到了我的分数——65分,那是整本听课记录中最低的,这个分数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就在我快要窒息时,一丝妥协的念头拯救了我:也罢,我就此安心做个教师,把65分当成起点!恍惚中,我听到了梦想在召唤:要当就当一名好教师。

从此,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我翻看教材找联系,跳进题海寻规律,拜师学艺求指导,一遍又一遍修改并推演着教案。不知不觉,七度寒暑匆匆而过,我终于稳稳地站在讲台上,并且成功拿到了全市“课内比教学”的决赛入场券,只要我踮起脚尖就能触碰到梦想。

诚然,经过七年的努力,我已经熟读课标、熟知教材、熟悉教法。可是,当我面对一群陌生的学生,面对高手云集的“华山论剑”,毫无临场经验的我失败了,眼泪扑簌而下,再一次陷入痛苦深渊:难道,我压根就不是当教师的料?

绿荫如盖,临风而立,只有梧桐树飒飒作响。看着它高大壮实的树干,我突然领悟道:面对强大的对手、严苛的评委、鲜活的学生,唯有向下扎根才能枝繁叶茂。

一晃,又是三载春秋。经过努力,我又一次站在“湖北省第四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讲台上,这一次,等待我的是更高的平台、更为苛刻的条件。在赛前那些日子里,我系统翻阅了共计248课时的4册书,全面了解每一课时的教材特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弄清课后每一道习题的设计意图,并按照基本概念课、基本技能课、综合运用课等,对这248个课时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归纳,提炼出教法与学法的规律。数百页的教科书上,留下我数不清的圈点批注;厚厚的笔记本上,记下我一篇篇心得体会。经过一段时间头脑风暴式的教材研读和魔鬼训练般的模拟比赛,我从容地走向赛场。

梦想总是降临在那些有准备的人身上,我一举夺得初中数学组第三名,并获得由省教育厅颁发的“湖北省青年教学能手”的荣誉称号,喜极而泣的泪水冲刷了“65分”带来的阴霾,洗去了幼年时“差生”留下的阴影,我分明听到梧桐树在颔首沉吟。原来,我也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数学教师。

相遇,让幸福回归

都说做教师如果不当班主任,是教师的一大遗憾。幸运的是,当我在教学上取得一丝成绩时,也获得了这个殊荣——成为“涅槃六班”的班主任。

初任班主任时,教学上取得的成绩让我沾沾自喜,作为教师的优越感急剧增加。于是,我奉行一个原则:我的地盘我作主。课堂上,我享受着自己游刃有余的“教”,面对学生说悄悄话、做小动作,我则是不问缘由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在班级管理方面,我包揽了班上大大小小的事情。

作为班主任,我抢占各种时间对学生进行说教,美其名曰“思想教育”。倘若学生状况频出,我就理直气壮地约家长到校谈话,好一吐为快;甚至当个别学生的恶习屡教不改时,我还会到学工处申请给予相应的处分,想借助外力帮助其反省。

这些做法很是有效,学生被我修理得服服帖帖,班级的各项指标都排在年级前列。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了学生小欣的来信,信里有这样一段话——

可能因为我们是您当班主任的第一届学生,所以相处的感觉也如地势阶梯般分不同阶段。刚开始时,您与令人倾心的外表不一样,凶巴巴的,对班上的事敏感、谨慎,风吹草动似乎都能让您捻起“凤姐”那双丹凤眼,那草木皆兵的架势也曾让我中了枪。您总爱拖堂进行思想教育,让我们看过将近一年的宁静无人的校园模样。还记得,那年我们曾偷偷叫您“蛇蝎美人”。

小欣虽然初中毕业两年了,可信中“凶巴巴”“敏感”“凤姐”“蛇蝎美人”等词还是刺痛了我的心,眼睛渐渐模糊起来。那一刻,我所有的荣耀轰然倒塌,每次从梦中惊醒,都觉得耳边充斥的是那一声声鄙夷的“凤姐”“蛇蝎美人”,我挣扎在抑郁症边缘。

在我陷入绝境想要放弃时,遇见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书中的那些文字拷问着我的心灵,那些故事也在我心尖上开出了娇嫩的花。是的,班主任只有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参与到学生的生命成长中去,才能收获美好的师生关系。于是,我学着李老师,俯下身子,一步一个脚印行走着。

给自己的言行化个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我开始给这种“工具”化妆,课堂上我说:“同学们好!在我讲课之前,请大家做好准备,谢谢你们。”学生的微笑是对我最好的肯定。之后,我与学生交流都会加上“请、你好、谢谢”等日常礼貌用语,最常用的往往是最容易忽视的。另外,我学着用询问式、认同式、回避式、选择式等方式与学生沟通,并且用微笑、注视、点头、口头回应等方式倾听学生的话语,师生之间平等与否,往往要通过这些细节表现出来。

一次晚自习,我坐在讲台上,小杰走过来说:“王老师,请您看看我的卷子……”他为了配合我的高度,低着头,弯着腰,用手撑着双腿。我把椅子让出一半位置,让他坐下来,就这样,我和小杰开始分析试卷。我没想到,我下意识的举动竟让小杰感动得泪流满面。

当我们的言行带给学生亲切、愉悦、美好的感觉时,就会传递出为人师者独特的美,这种美可以使学生接纳并亲近我们。

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最寻常,但容易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还会受到彼此性格、情绪、能力的影响。因此,我想多寻找一些渠道能让师生交流无障碍,更让学生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爱。

网络、作业、书信都是不错的方法,网络励志流行语、生动的图片与头像等会缩短师生的距离,作业上的圈点勾划有我无声的关怀,传统的书信能够直抵人心。

当基础较弱的学生进行章节复习时,我这样写道:“你的总结相当有条理,通过自己思考建立起复习体系,收效会越来越大。”当成绩出色的学生自主预习时,我这样写道:“你已经超前学习了,为你骄傲。我今天看到你的错题集,用喜极而泣来形容我的心情,一点也不为过!”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有家长这样评价我:“刚入校时,我不经意地翻看孩子的数学作业本,感觉王老师好像在详细地批改一篇作文。对错误的地方认真分析原因,逻辑严谨。评语中充满对学生的鼓励与赞叹。这是怎样的责任心!这一细节颠覆了我对老师批改数学作业方式的概念,原来数学作业的批改可以如此精彩。”

每逢开学初与学期末,我都会给学生写信。每当学生遇到困难、情绪波动较大时,我也会给他们写信。学生们会用好看的信纸给我回信,还会主动向我倾诉。一封封书信让我驻扎在孩子们的心里,一个个生动活泼的童真世界向我展开,我们走进了彼此的心灵。

让生日派对更走心

过生日是每个孩子最期盼的事,然而,流于形式的切蛋糕、吹蜡烛、许心愿早就入不了学生的法眼。怎么办呢?我开始琢磨一场走心的生日派对,这样会更利于增进师生情谊。

于是,我向学生发出邀请,他们负责定菜单,我采购食材,然后我们分组制作佳肴。有的动手洗、切、炒,有的炖甜汤,还有的精心设计造型独特的水果拼盘,一个个虽动作稚嫩却兴致浓厚,动手体验带给他们极大的满足,还有什么比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更让人高兴呢?这才是真正的长大。

生日派对会上,当学生把蛋糕糊在我的鼻子上时,当学生拉着我一起玩真心话大冒险游戏时,当我们在餐桌上共同举杯时,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生日聚会了,是师生情感交融的时刻,我们已经深入到彼此的生活中了。

时光清浅,青春易逝。我开始记录学生的成长,于是变身为编辑、美工、记者、文稿整理员、摄像师等等,与学生一起拍摄了数千张照片和数百段视频,写下了十六万余字的班级日记,将班级成长故事《成长的足迹》与《青春的印迹》印刷成册,班级成长视频“涅槃六班·逐梦飞翔”也随之诞生。看着孩子们由童真到青春,羽翼渐丰,越飞越远,我默默地向那一道道倩影挥手:感谢你们在我的生命里来过,感谢你们曾叫我“凤姐”。

研究,炼凌空之翼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这些年的努力让我在教学与班级管理上有所长进,倘若要在教育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必须进行研究。

2014年,我有幸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成性教学实践的价值与策略研究”(DHA130275),并担任子课题《初中数学教师生成性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的主持人。我明白,丰厚的理论素养能让人准确地把握课题研究的方向,思维的转型能使教学真正摆脱束缚,走向真善美。

这几年,我疯狂地啃读相关书籍,如《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民主主义与教育》《大教学论》《给教师的建议》《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教育走向生本》《教学论新编》《课堂境遇与教学生成》等等。此外,我从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到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再到钟启泉教授的“新课程教育改革”,将国内几大教育学派逐一比对了解。

那段读书的日子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学生的发展,只有当学生获得自身的发展,实现生命的价值时,师生才能拥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于是,我依据初中三年的学习规律,结合学科特点开始进行研究——

(1)学生尝试写数学小日记,培养主体意识;(2)学生主动制作数学小报,开拓学科领域;(3)学生组建类题模板小组,提炼解题套路;(4)学生进行反向设计教学,体验角色互换;(5)学生依据学案实施教学,实现教学反转;(6)学生整理错题摘录妙题,积累蕴含生成;(7)学生利用数学综合实践,知识化作能力;(8)师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优化学习方法;(9)学生系统分析中考试题,进行靶向备考。

学生代羽亮通过观察老师们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同学们的感受,撰写并发表了论文《从学生的角度谈:如何创造一个学生既喜欢而又高效的课堂》。作为八年级的学生,能够像教师一样对课堂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难能可贵,学生视角使人警醒,思维缜密令人惊叹,率性坦言让人欢喜。学生们精辟的思想创作还有很多,他们正走在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并反哺我的教育教学,使我坚定地朝着研究型教师、智慧型教师奔去。

近年来,我不停地读书、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我将学生做数学小报的过程写成《来一场假期作业的革命》,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我将自己的成长故事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撰写的湖北省总课题研讨会议综述与评述悉数发表。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将平日里在班级管理与学科教学中的实践进行梳理、提炼,对研究成果归类整理。这些努力与积淀,让我获得了校领导的赞许,并多次在全校教职工大会、课改论坛进行专题讲座。欣喜的是,同事们也受到了我的启发,有的为学生举起了相机,有的也尝试建立学生档案,有的在课堂上更关照学生的生命成长……我愿意以微薄之力影响更多的教师同仁,共同走进学生的心灵。

渐渐地,我研究的成果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连续两年应“国培计划”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置换研修项目组邀请主讲《学生研究的方法与案例分析》,应湖北省校本研究指导者高级研修班邀请以《我的学生研究之路》进行授课。近年来,我还奔赴山东泰安、广东中山、湖北武汉等多地进行专题讲座。多少次,我拂晓即起床查找资料;多少次,我修改课件直到和衣而眠;多少次,我追着车一路狂奔……可是,当我看到台下听众专注的样子、热切的神情,我所有的疲惫一扫而光,因为我知道自己正在影响更多的教师深入到学生研究中来。

奔赴之路,遥远却并不孤单,隐约中我看到那只美丽的凤凰展开金色翅膀从梧桐树梢跃起,昂头冲向幸福的方向。

轻风摇曳,绿影婆娑。我又一次从梧桐树下走过,一步,再一步,转角走在幸福的教育路上,那抹金色绚烂如花。

(责任编辑 陈殷)

猜你喜欢
教育教师教学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