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
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李春梅
目的 分析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10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患儿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50例;对照组患儿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在FLACC评分、Wong-Baker评分方面,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一针成功率以及输液依从性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静脉炎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对患儿的疼痛程度进行有效缓解,让输液依从性、一针成功率提高,并让静脉炎发生率降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小儿;静脉输液;护理干预;效果
在临床儿科中,静脉输液是最主要的一种给药途径,是对患儿疾病进行治疗的常用手段之一,是临床护理操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功[1]。面对静脉输液穿刺患儿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等情绪,另外小儿的血管比较浅细,自身反应性较强,所以常常出现一针不见血、针头位移、脱出等情况,所以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加强科学和合理的护理干预,让工作效率和穿刺成功率提高就显得非常重要[2]。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100例,腹泻34例、发热42例、呼吸系统感染24例。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患儿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50例。50例对照组患儿中,男女患儿人数分别为26例、24例;患儿年龄为2~10岁,平均年龄为(5.2±1.3)岁。50例实验组患儿中,男女患儿人数分别为27例、23例;患儿年龄为2~9岁,平均年龄为(5.6±1.1)岁。在年龄、性别等资料方面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儿均选择粉针剂配成液体实施静脉输液,并选择非握拳穿刺法。选择静脉输液常规护理模式来干预,即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和环境护理等对对照组患儿护理;实验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护理人员在患儿输液前,应加强和患儿及其家长的交流沟通,详细告知患儿家长有关静脉输液的知识,让患儿及其家长的不良反应得以有效缓解,认真完成患儿及其家长的工作,通过轻柔和温和的语言来对患儿情绪进行安抚,表扬和鼓励患儿,让其勇气和自信心提高,让患儿的恐惧情绪得以有效缓解,让患儿的哭闹减少。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行为、心理诱导措施,进而让患儿的合作程度提高。
(2)护理人员应和患儿构建良好的关系,让患儿能信任护理人员;对患儿的病情变化、临床症状、体征变化进行认真、全面和细致地观察,在和患儿进行交流时护理人员应保持和蔼的态度和耐心、亲切,让患儿的安全感得以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操作时,动作应保证准确、快速和轻柔,让患者满足感提高,进而来更好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患儿家长,空腹状态下患儿不能进行输液治疗,防止发生胃肠反应。
(3)护理人员在对患儿实施穿刺前,应对穿刺部位进行精准确定,穿刺前应通过和患儿的交流沟通来对其不良反应进行缓解,然后再对患儿进行穿刺;穿刺期间应通过交流来对患儿的注意力进行分散,让穿刺的完成能更加顺利;静脉输液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工作,对患儿穿刺部位状况、药液量、液体滴速进行认真观察,防止患儿因为乱动、哭闹等引起针头移位、脱出导致血管破裂而导致针头回血堵塞、静脉渗漏等现象;针对输液期间发生的异常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处理,并为患儿家长进行详细解释,让其顾虑得以有效缓解。
(4)完成静脉输液后,护理人员应为患儿及时拔针,在拔针时护理人员的动作应轻柔,让患儿及其家长的安全感得以有效提升;针头拔出后,应选择消毒棉球对穿刺部位针眼进行按压,时间不能低于5分钟,而且应对穿刺部位血管进行有效保护,避免穿刺部位发生淤血;如果患儿选择头皮静脉穿刺,则应选择棉签蘸取浓度为75%的医用乙醇,然后在针头和胶布粘连处涂抹,让胶布能更好撕开,防止因为患儿头皮和胶布粘连而导致的疼痛。
(5)当患儿处于医院陌生环境中时,容易出现一系列不良情绪,如恐惧、焦虑等。所以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对患儿不良情绪进行缓解就显得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结合患儿的心理特点来对输液室装饰进行布置,例如输液室的墙面色彩应比较温馨,并采用卡通图案;在输液室墙壁上张贴儿童喜欢的贴画。
1.3 临床观察指标
(1)选择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和Wong-Baker笑脸量表来评估患儿的疼痛程度[3-4]:FLACC评价内容包括哭闹行为、安慰性、面部表情以及肢体动作等,分值为0~10分,疼痛程度和分值表现为正相关,疼痛越严重,分值则越高;Wong-Baker笑脸量表的分值为0~10分,疼痛程度和分值表现为正相关,疼痛越严重,分值则越高。
(2)对一次成功率、输液依从性和静脉炎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一针成功率是指穿刺一次成功,并没出现重复穿刺和意外。输液依从性的判断标准为:护理人员在开展静脉穿刺时患儿能主动配合即为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在开展静脉穿刺时,患儿存在哭闹,但是并没有对静脉穿刺造成影响即为配合;患儿存在挣扎、哭闹等行为,静脉穿刺不能开展则为不配合;积极配合例数和配合例数之和则为依从性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采用(±s)表示,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疼痛评分观察
对照组患儿的FLACC评分、Wong-Baker评分分别为(4.06±0.41)分、(3.64±0.45)分;实验组患儿的FLACC评分、Wong-Baker评分分别为(2.12±0.12)分、(2.25±0.43)分;在FLACC评分、Wong-Baker评分方面,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2 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发生情况观察
对照组患儿中,一针成功率为80.0%(40/50),静脉炎发生率为26.0%(13/50);实验组患儿中,一针成功率为96.0%(48/50),静脉炎发生率为10.0%(5/50);在一针成功率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静脉炎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儿疼痛评分对比( ±s)
表1 两组患儿疼痛评分对比( ±s)
组别例数FLACC评分Wong-Baker评分观察组502.12±0.122.25±0.43对照组504.06±0.413.64±0.45 t -32.11115.791 P -0.0000.000
表2 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和静脉炎发生率对比[n,(%)]
2.3 患儿依从性观察
50例对照组患儿中,积极配合12例,配合20例,不配合18例,输液依从性为64.0%(32/50);50例实验组患儿中,积极配合20例,配合26例,不配合4例,输液依从性为92.0%(46/50);在输液依从性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儿依从性对比[n,(%)]
患儿因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均比较差,对于情感气氛和周围环境的改变也比较敏感,同时在疾病所引起的创伤和痛苦的影响下,导致患儿在静脉输液过程总容易出现较强的心理应激反应,如焦虑、紧张以及恐惧等,不仅会影响患儿的生理和心理,同时还会增加护理工作的难度,让静脉输液依从性和穿刺成功率降低,如果不合理处理则会严重创伤患儿的心灵,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5]。在现阶段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主要内容[6-8]。
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首次穿刺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9]。对于护理人员来讲,应加强学习,让自身的操作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对于穿刺技术应熟练掌握,除此之外还应对现代护理理论比较熟悉,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观察,对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进行了解和掌握,进而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如果患儿家长存在过激行为或者比较冲动,护理人员则应认真疏导和解释,对治疗方法进行详细解释,让患儿及其家长的安全感得以有效提升[10-12]。护理人员应对患儿的心理特征进行了解和掌握,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利用行为、表情和语言等方面为患儿提供护理干预,对患儿的不良情绪进行缓解,让患儿的恐惧感得以有效减轻,对其异常心理状态进行调节,让其勇气和信心提高,进而来对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不适和疼痛进行有效缓解,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13-15]。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护理干预能让患儿的输液依从性和一针成功率有效提高,让患儿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让静脉穿刺难度有效减轻,让患儿能更加信任护理人员;另外综合护理干预还能有效降低静脉炎发生率,让患儿痛苦有效减轻,患儿家长认可程度较高,最终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总之,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对患儿的疼痛程度进行有效缓解,让输液依从性、一针成功率提高,并让静脉炎发生率降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 于瑞. 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4(20): 67,73.
[2] 潘先莉. 小儿静脉输液中舒适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3): 4542,4545.
[3] 陈海英. 小儿静脉输液中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9): 186-187.
[4] 杨月华. 小儿静脉输液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8): 259.
[5] 刘晓玉. 小儿静脉输液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7): 3417,3420.
[6] 刘海燕. 小儿静脉输液中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的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 107.
[7] 许春梅,陈雄,陈长城.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3): 256-258.
[8] 杨艳华.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 275.
[9] 齐金瑞. 小儿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6): 236-237.
[10] 戚登洪.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吉林医学,2014,57(12): 2656.
[11] 孙淑杰,时磊,宋洪磊.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 219-220.
[12] 王晓芬,巫雨芽,邓小丽. 小儿静脉输液中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外医疗,2013,32(28): 169-170.
[13] 陈秀捞,蔡荣英,翁琼英,等.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效果观察[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3): 284-285.
[14] 伏瑜. 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21(4): 68-69.
[15] 温惠娟.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2011,17(15): 118-119.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ediatric Intravenous Fluids
LI Chunmei The Second Pediatric Department, Changyi City People's Hospital, Changyi Shandong 2613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intravenous infusion process; Methods 100 cases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patients from June 2015 to March 2016 in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will all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50 cases; control group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the intervention in routine nursing and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FLACC score, Wong-Baker scor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in a success rate and infusion complianc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but in the phlebitis rat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In pediatric intravenous infusion process,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in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children, let the infusion compliance,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and let the phlebitis rate decreased, with the valu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children; intravenous fluids;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R473
A
1674-9316(2017)12-0193-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2.110
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小儿二科,山东 昌邑 26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