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丽芬,王欣麒,翟志光
(1. 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基层卫生处,石家庄 050057;2.北京市西城区妇幼保健院,北京 100032; 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方药研究】
天麻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配伍模式分析❋
田丽芬1,王欣麒2,翟志光3△
(1. 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基层卫生处,石家庄 050057;2.北京市西城区妇幼保健院,北京 100032; 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期刊文献中天麻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配伍模式。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适合文献并建立方剂数据库,然后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其中的配伍模式并进行网络化展示。结果:选择68条方剂建立数据库,经分析后得出方剂数据库中的药物频次、13种天麻的基本配伍模式以及药物关联的网络化展示等。结论:天麻在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时常与钩藤、石决明、川牛膝、生地黄、杜仲、菊花等清热、平肝、滋阴、引血下行之药相配伍组合以增强疗效,挖掘出的13种组合模式可看作天麻的基本配伍模式。
高血压病;阴虚阳亢;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配伍模式;网络展示
天麻具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等功效,是一种常用且名贵的中药,可用于高血压病的治疗或辅助治疗。高血压病可分为多个临床证型[1],可按中医“眩晕”“头痛”等辨证治疗。中医对于治疗眩晕使用频率最高的汤剂为天麻钩藤饮加减方[2],但从目前的方剂运用情况来看,中医对于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治疗并不是完全局限于天麻钩藤饮的加减,但是这些治疗方剂中却往往均含有天麻。因而,了解天麻在这些方剂中的配伍模式则会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治疗有更加清晰和理性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含天麻方剂的收集整理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来研究天麻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配伍规律并进行网络展示,以了解其配伍及运用特点,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1 资料来源
进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页面,选择高级检索,选用主题词“高血压”并含“中医”,检索控制条件中发表时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其余为默认。检索到与“高血压”相关的记录共计7792篇文献。
1. 2 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 选择临床辨证治疗高血压病的相关学术论文,以及专家经验介绍等论文中含有对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进行论治并提供治疗方剂的文献。
1. 2. 2 排除标准 明确诊断为高血压并发症者(如高血压肾病)或诊断为继发性高血压疾病者(如妊娠高血压);对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诊断未参照国家或行业标准者;文献综述、实验研究、科普文献及个别重复出现的文章;所用方剂中不含天麻者。
1. 3 整理结果
依据上述选择标准,在7792篇相关文献中筛选出68篇含有天麻方剂的符合研究条件的文献,并对纳入的方剂录入WORD建立文本资料。
1. 4 中药名称的规范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中记载的中药名称,对文献中的中药名进行规范,如杭白菊、杭菊、白菊花、黄菊花、贡菊等统称菊花;生杭芍、白芍药、炒白芍等统称白芍;何首乌、首乌、制首乌等统称制何首乌,山栀子、山栀、炒栀子等统称栀子,杞果、枸杞等统称枸杞子,丹皮记作牡丹皮,生龙牡分别记作生龙骨、生牡蛎,草决明记作决明子等。
将整理好的方剂数据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方剂数据库。经核对后,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的数据分析模块进行统计分析。
3.1 药物运用情况分析
表1显示,对录入数据库的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68个方剂药物进行频次统计,可得到97种药物频次从高到低的排序。使用频次在10以上的药物有27味。
表1 出现频次10或以上的中药
3.2 基于关联规则的用药模式、规则分析及网络展示
表2、3图1显示,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分析界面上,设定支持度个数为27(约相当与整体数据的40%),置信度为0.9,进行用药模式分析,可得到20条数据,即20种药物组合模式,其中包含中药7味,即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生地黄、杜仲、菊花。再进一步进行规则分析,可得出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最后进行数据的网络化展示。
表2 基于关联规则的用药模式分析(支持度为40%,置信度为0.9)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是一种针对中医药数据的分析处理软件,近几年来在中医药领域有较多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3-6]。李健[7]等认为,该软件具有数据录入-数据管理-数据查询-数据分析-网络可视化展示等功能可用于名老中医经验继承、临床医师个体经验总结、方剂组方规律分析及新药处方发现等领域。天麻是肝经定风的要药[8]。本研究通过对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含天麻方剂的收集整理,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中集成的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来研究天麻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配伍模式并进行网络化展示。
从数据库中方剂的药物运用情况来看,药物出现频次居于前10位的为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生地黄、杜仲、菊花、白芍、桑寄生、茯苓、夜交藤、黄芩,其中后3味中药出现的频次一样多。这些药物分别具有清热平肝、滋阴潜阳、补益肝肾等功效,是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常用药物。首届国医大师张学文认为,高血压虚证多由劳倦内伤、肝肾不足、阴血暗耗所引起。“阴在内,阳之守也”,“肝体阴而用阳”,阴血不足以制阳而使虚阳上亢[9]。因而滋阴平肝潜阳便为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重要治法。国医大师邓铁涛诊治高血压病亦常用菊花清肝、白芍柔肝、石决明镇肝、牛膝潜肝等[10]。可见分析结果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表3 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支持度为40%,置信度为0.9)
图1 分析结果的网络化展示(支持度为40%,置信度为0.9)
表2显示,在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当设定支持度个数为27(约相当与整体数据的40%)、置信度为0.9时共有20条数据,即20种药物组合模式,它们都是基础的用药模式。其中2味药的组合模式有12种,含天麻的组合模式为第1、4、5、6、7、8条数据共6种模式;3味药的组合模式有7种,含天麻的组合模式为第13、14、16、17、18、19条数据共6种模式;4味药的组合模式仅有1种且为含天麻的组合模式。这些模式代表着天麻与其他药物的配伍运用情况,可将此13种组合模式看作其基本配伍模式。进一步分析可知,这些配伍模式的意义,在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时,天麻配伍川牛膝,可借川牛膝补肾活血、引血下行之力增强疗效,肾虚血瘀者尤为适合;天麻与石决明配伍,可借石决明清热平肝之力以增强疗效;天麻配伍杜仲,可有补肾降压之效,适合肾虚特别是肾阳虚患者;天麻配伍钩藤是名方天麻钩藤饮中的经典配伍,该药组合对肝热阳亢者效果较佳;天麻与生地黄配伍,可借生地黄滋阴清热之力以增强疗效,适用于偏阴虚内热者;天麻与菊花配伍,可借菊花清热平肝之力增强疗效。其余3味药、4味药的组合模式亦是在此基础上或相须或相使中药配伍方式的结合,可根据具体证候加以灵活运用。焦树德认为肝为刚脏,非柔不克。肾阴不足,肝阳鸱张,无不由于水不涵木使肝阳上亢。且肝脏体阴而用阳,其阴易虚,其阳易动,故应时时注意滋阴潜阳。此型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在本为肝肾阴虚,标为上亢之肝阳。此型治疗要点是柔肝息风,以滋阴清热来体现,用生地黄、白芍、玄参、女贞子、菊花等滋阴清热,用石决明、天麻、钩藤、牛膝潜镇肝阳[11]。本研究得出天麻的13种基本配伍模式,是针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基本病机的配伍,与焦树德的学术思想非常吻合。
“关联规则”的含义为,当出现“->”左侧的药物时,出现右侧药物的概率[12]。表3显示,本研究对不同支持度下的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支持度是指所选组合在整体数据样本中出现的次数,当设定不同支持度时,所涉及的方剂数据条数(药物组合数)和所包含中药的味数是不同的。支持度(至少出现的频次)设置过高,药对和组合较集中,但符合要求的数量较少;支持度设置过低,则符合要求的数量较多,但比较分散,指导意义下降[13]。当本研究设定支持度个数为34(约相当与整体数据的50%)、置信度为0.9时共有7条数据,其中只包含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4味中药。当设定支持度个数为20(约相当与整体数据的30%)、置信度为0.9时,共有52条数据涉及13味中药。故认为支持度个数为27(约相当与整体数据的40%)时的实验结果较为理想,其余支持度下的分析结果可作为参考。对关联规则的分析结果进行网络展示后,可进一步明晰天麻与其他药物之间的关联情况。
总之,通过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共分析出13种天麻的配伍模式,这些组合模式可看作是天麻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基本配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天麻与其他药协同治疗的配伍特点。本研究还对天麻的药物配伍模式进行了网络化展示,进一步突出了该软件的实用性。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中医内科[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233.
[2] 刘秋燕,吕光耀,张春兰,等.天麻钩藤饮及其加减治疗眩晕的系统评价[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2):239-248.
[3] 李有杰,唐世峰,刘泽旺,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卵巢癌方剂组方规律分析[J].山东中医杂志,2016,35(3):186-190.
[4] 张晓晶,李楠楠,鲍慧清,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中医药治疗消渴病的组方规律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4):89-92.
[5] 曹晓靖,孙长岗,李有杰,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方剂的组方规律分析[J].2016,34(1):69-72.
[6] 刘晓枫,刘广玉,王海瑞,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析中风后遗症方剂组方规律[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17(10):2156-2161.
[7] 李健,卢朋,唐仕欢,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肺痈方剂组方规律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254-257.
[8] 吴坚,高想,蒋熙,等.国医大师朱良春高血压病辨治实录及经验撷菁[J].江苏中医药,2014,46(7):1-3.
[9] 刘安平,李军.张学文教授辨证论治高血压病经验[J].陕西中医,2015,36(9):1226-1227.
[10] 李南夷,李艺.邓铁涛教授诊治高血压病的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5):974-977.
[11] 李卫兴,李清红.焦树德四型辨证法治疗高血压病经验[J].中医杂志,2014,55(21):1813-1814.
[12] 孙敬昌,王燕平.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水肿方剂用药规律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0):11-16.
[13] 李志更,冯岩,唐仕欢.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中医药防治流感方剂中的药物关联情况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4):13-17.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Pattern of Rhizoma Gastrodia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of Yin Deficiency and Yang Excess Type
TIAN Li-fen1, WANG Xin-qi2, ZHAI Zhi-guang3
(1.HealthandFamilyPlanningCommissionofHebei,Shijiazhuang050057,China;2.MaternalandchildhealthcarehospitalofXichengDistrict,Beijing100032,China;3.InstituteofBasicTheoryforChineseMedrcine,CACMS,Beijing100700,China)
Objective:To analysis the compatibility pattern of Rhizoma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of type of Yin Deficiency and Yang Excess in literature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Method:Through the collection of literature of treat hypertension of type of Yin Deficiency and Yang Excess by TCM in CNKI to establish prescription database.Then,analysis the compatibility pattern and display the network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Result: 68 prescriptions were selected to establish prescription database.The frequency of drugs,13 compatibility pattern of Rhizoma Gastrodiae and network display between drugs were getted through the analysis.Conclusion:To enhance curative effect,Rhizoma Gastrodiae was usually cooperated with Uncaria,Abalone, Radices cyathulae,Rehmannia,Eucommia ulmoides,Chrysanthemum,etc.Which can clear heat, calm the liver, nourish yin,lead down blood. We can confirm that the 13 compatibility pattern is the basic pattern of Rhizoma Gastrodia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of type of Yin Deficiency and Yang Excess.
Hypertension;Yin Deficiency and Yang Exces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Compatibility pattern;Network display
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课题项目(YZ-1015,YZ-1423)
田丽芬(1977-),女,河北石家庄人,主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中医药信息研究。
△通讯作者:翟志光(1978-),男,副研究员,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Tel:010-64089022,E-mail:zzgzhongyi@126.com。
R544.1
A
1006-3250(2017)06-0868-04
2016-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