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普通高中“每天一节体育课”

2017-07-17 06:13秦洪敏
人民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巅峰体育课内容

秦洪敏

“锻炼健康强壮之体魄”,是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十大训育标准”之首,也是学校始终恪守的教育哲学。

校长唐江澎认为:“如果能在操场上看到一张张笑脸,看到一个个锻炼的矫健身影,看到孩子们走出游泳池时有点疲倦的幸福感,体育教育的目标也就实现了。”学校在与百年历史、当下使命和世界潮流的对话中,确立了“教育成全人”的终极价值追求,凝练出“生命旺盛、精神高贵、智慧卓越、情感丰满”的人才培养规格。

做终身体育的践行人和健康生活的拥有者

“生命旺盛”的基础是人的终身健康。对于体育学科来说,核心是要锻炼学生健康强壮的体魄,掌握终身体育的技能,锤炼坚毅奋进的品质,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养成良好生活的习惯。这要求教育者立足学生的当下,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为此,学校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与要求指引下,提出了“做终身体育的践行人,做健康生活的拥有者”的体育学科宣言。它体现了体育学科的价值追求,为学生的发展和体育教师的工作追求指明了方向;这也与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不谋而合。其中,“做终身体育的践行人”,指向“运动能力”,“做健康生活的拥有者”指向“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

基于以上认识,在国内顶尖专家团队的指导与论证下,学校根据自身人才培养规格中关键词的英文首字母,即B-Beauty美感、E-Energetic旺盛、T-Teamwork团队合作、O-Outstanding卓越、P-Passion激情,提出“巅峰”(BETOP)体育课程,并以“天天一节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为理念,构建与实施“巅峰”体育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系统化、系列化、个性化的体育课程学习,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升终身体育的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生命旺盛”,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建设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我们有效落实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一体化的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

学校基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大课间活动在核心目标上的一致性,同时为拓展体育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整合并有效利用校内外体育资源,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训练与竞赛等活動纳入课程,整合每周2节体育课、2节体育课外活动和l节班会课,形成“4+1”的课程实施方式,并以整个年级为单位的选项分层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以课内外体育活动目标对接、内容衔接、组织连接、评价链接为要求,构建与实施“巅峰”体育课程。

“4+1”是指在坚持早操与大课间活动的基础上,每周进行4节体育课和l节体育拓展活动课,全部列入学校课程表,从制度上保障了学生每天锻炼时间在80分钟以上,让“天天一节体育课、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理念成为普通高中的生动现实。

全体学生每周4节体育课,主要以选项分层教学完成两方面内容的学习。一是国家规定和学校自定的必学与选学内容,如学校规定田径、游泳、体操、击剑与跆拳道为必学内容,游泳、田径、健美操、形体与舞蹈、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击剑、跆拳道、瑜伽、太极拳等项目为选学内容(部分必学内容与选学内容的交叉重合,是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入地学习相关运动项目,以形成爱好、特长及实现课程目标)。二是以选学内容的改进与提高为核心,以多样性、小型性、趣味性、考核性为原则,设计与开发各类校园体育竞赛活动以及发展体能的内容。对于选项分层中提高班的学生,则要增加裁判学习与课余训练的内容。每周l节体育拓展课,以行政班教学为组织形式,其中一半时间由体育教师和相关学科教师负责,以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模块学习,以有效落实国家规定的健康教育专题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健康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健康行为的培养;另一半时间由班主任老师负责,以体育拓展活动为内容,开展培养学生锻炼习惯和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班会活动。

“巅峰”体育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可选择性,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课程的制度化保障、课程化推进、校本化实施,使教学、锻炼、竞赛、训练等活动产生了良性互动,形成了有机整体,学生的体育学习更加规范、更具质量、更有特色。

对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全过程作出评价

为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学校逐步完善了“巅峰”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体系。

一是在坚持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和运用一体化评价内容与方法,综合课堂学习、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与竞赛等情况,对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全过程作出评价,构建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于一体的学习评价体系(如上图)。

教师可以在教学的不同阶段,通过表现性评价、技评与达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量表评价、纸笔测试等手段,收集学生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方面的信息,为教师改进教学、学生改进学习以及综合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提供依据。

二是实施学生运动水平与裁判等级制度。教师通过文献、专家访谈、教学实验、数据统计等方法,研制了学生运动水平与裁判等级评分标准,并将部分测试内容与教学内容融合,通过每个学期末的达级测试周展开评定活动,在每年的巅峰体育节开幕式上颁发证书。这项评价和学分制评价一起,成为学生高中毕业的必要条件。如学生通过高中3年的体育学习需要获得“游泳蓝海豚级”及以上的等级证书,且修满巅峰体育课程的12个学分才能获得高中毕业证书。这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力、习惯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巅峰体育课内容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为什么有些努力没有用
体育课上的“意外”
长方体剑士莱特 之寻找巅峰红石
讨厌的理由
跌宕起伏“李宁”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