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耕读文化背景下语文品评式课堂教学

2017-07-17 10:28申兰英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品评祥林嫂语文课程

申兰英

在“核心素养观”呼唤与引领下,课程教学正逐步实现由原来“高空悬浮”状态走向“自然田野”式的本色回归之路。高中语文教学应以耕读文化内涵为改革方向,坚持尊重学生主体和教学客观规律,顺应“天”时、因“地”制宜,努力寻求“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课程活动模式,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基铺路。

由于应试教育及其惯性力量的影响.即使在教改大潮如火如荼的今天,高中语文课程活动中的“失根”现象依然清晰可见.失去学生主体之“根”,失去语文学法之“根”。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学缺失了它的应有之乐感悟语言内涵魅力之乐,成功升华学科素养之乐,和谐促进教学相长之乐。如何汲取“天时地利”的耕读文化内涵来改进当前语文教学呢?笔者立足于“品评式”教学角度,试简要阐述之。

一、坚持以生活链接为抓手,积极开展品评式语文教学活动

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有着难以割裂的渊源,它一旦远离或摆脱生活元素的丰富涵养和有效滋润,就会最终走向“无本无源”的枯竭境地。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语文生活化、生活化语文”课程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用结合中拓展视野、增加厚度,而且有利于他们从品评体悟中不断地积淀学科基本素养,从而为语文学习畅通了“活水源头”之路。如教学《祥林嫂》时,笔者提出如下问题:“祥林嫂如果没有失去两任丈夫,或者儿子没有被狼吃掉,她是否会过上幸福如意的生活呢?”经过阅读感悟与讨论交流,学生们一致认为,周围生活中也有一些失去丈夫或儿子的“现代祥林嫂”,但她们属于偶然现象而在封建制度和礼教的毒害下,像祥林嫂这种旧社会妇女遭遇生活悲剧却是必然性,前后两种现象和结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二、坚持以自主体验为载体,积极开展品评式语文教学活动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自主体验教学,有利于学生不断增强实际体验和情感实践,从品评学习中赢得个性化发展的效果。如《赤壁赋》时,笔者提问如下:(1)你对作者的达观有什么感想?(2)作者“听其自然、追求豁达”的人生意境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否相似?经过热烈的思考与感悟、品评与讨论后,有些人认为,从古今中外看来,人面对逆境时应把胸怀放得宽阔一些,目光放得长远一些,最重要的是如何“看”和如何“做”。有些人认为,苏轼表面上洒脱,骨子里却是“空虚”和“求之不得”。还有人认为.陶渊明是真的“厌世”而主动隐居:而苏轼感叹人生苦短,不能像曹操那样有所作为,只是被动式、暂时性的思想“退隐”,两者有着本质上区别。可以想象,如果缺乏学生的自我品评,则难以绽放“一枝多花”的。

三、坚持以资源开发为平台,积极开展品评式语文教学活动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崭新课题的提出,既刷新了人们的教育理念,又为新时期课程教学作出了战略指向和战术指导。语文课程资源的创设途径和类型是丰富多元的,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既为语文课程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元素,又为品评式教学提供了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如教学《纪念刘和珍君))时,笔者以创作背景为抓手,介绍了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政府在北京制造了枪杀请愿群众的“三一八惨案”。作为女师大游行队伍的指挥,22岁的刘和珍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23日,北大操场举行了“三·一八死难烈士追-悼大会”,鲁迅题写“死了倒也罢了,活着又能怎样”的挽联,后来又连续写了七篇檄文。课后,笔者把鲁迅檄文推荐给学生。他们从阅读与品评中,既切实感受到了刘和珍等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又深切体会到了鲁迅先生深刻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想性。文史结合,深化了品评教学的过程和效果。

四、坚持以个性激励为追求,积极开展品评式语文教学活动

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简单而又丰富的“活”字,充分显现了个性化教学的独特魅力。个性化“教”和个性化“学”是相辅相成和互为因果的。这既是品评式教学的过程性体现,又是高目标追求的必然性结果。换言之,切实开展品评式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生成有了个性化的生成和发展,非常有利于促进品評式教学的不断深入。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在阅读与学习、欣赏与品评过程中,有人为宁荣二府的赫赫堂威和堂皇气派而赞叹不已,有人为曹雪芹“丝毫毕现、条分缕析”的大家笔法所折服,有人从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等心态中感受到她寄人篱下、内心无助的隐隐之痛,还有人认为这种开头正预示着林黛玉走向悲剧命运的开始……“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此个性化品评,不是我们所想要的结果吗?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从“生活链接”“自主体验”“资源开发”“个性激励”等方面,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品评课程活动,这与“顺天时、量地利”的农耕是同一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只要善于耕读、持之以恒,就能从中赢得令人期待的愉快收获。

猜你喜欢
品评祥林嫂语文课程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纯牛奶中感官品评研究进展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论祥林嫂悲剧人生中的笑与哭
中国画品评的现实意义
诗与美
让学生在个性体验中学习数学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祝福》的女性视角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