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丽
摘 要:叹词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薄弱环节,鲜有教学方法上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叹词的教学现状及其特点,介绍了隐性教学法在叹词教学中的教学策略及优势,并以叹词“啊”为例,论证如何运用隐性教学法进行叹词教学。
关键词:隐性教学法 叹词教学 叹词“啊”
近年来,人们运用显性、隐性教学法理论对词汇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但这些探索大多集中于对动词、名词、形容词等词类的研究,而对叹词教学方法的探讨大多一笔带过。叹词教学作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一个环节,不应被忽视。
调查发现,叹词教学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留学生对叹词的掌握程度不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叹词的教学方法进行具体的探讨。
一、叹词的特点及隐性教学法的可操作性
叹词在现代汉语词类中属于一类特殊的词。学界对叹词词性的界定存有争议(黄伯荣、廖序东,2007;邢福义、汪国胜,2011;朱德熙,2004)。叹词兼具实词和虚词的特征:单独成句(黄伯荣、廖序东,2007)、意义虚化(邢福义、汪国胜,2011)。叹词具有一字多音、多义的特点,区分一个叹词的不同义项,主要是依靠“以音辨义”的方法。因此,强调对语言规则讲解的显性教学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叹词教学。叹词是一类表达各种情感、呼唤、应答、引起注意的词,实用性强,对语境情景要求较高。强调教师不对语言规则进行解释,而是通过各种活动构建语音与语义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对词语进行领悟的隐性教学法,是十分符合叹词特点的教学法。因此,我们将隐性教学法应用于叹词教学中。
二、如何运用隐性教学法进行叹词教学
根据赵元任(1984)“叹词没有固定的字调,但有一定的语调”的论述,我们认为叹词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在于语义与语音的紧密联系。具体的叹词教学方式可分为非课程性隐性教学和课程性隐性教学。
(一)非课程性隐性教学
非课程性隐性教学即日常生活中的隐性教学,成人的二语获取方法分为习得和学习两种(刘珣,2000)。在与学生的日常交际过程中,适时地使用叹词进行交际对话,通过潜意识的、日常的、暗含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自然习得叹词。而在叹词的隐性教学中,叹词的选择使用并非毫无章法和目的。马清华(2011)将叹词按内容分类,依此对叹词“啊”进行划分,如下所示:
表情叹词“啊”:疼痛“啊”(音阶高、音高下降、音急);惊恐“啊”(音阶高、音高上升、音长)。
表态叹词“啊”:追问“啊”(音阶高、音高上升、音长较长);惊异“啊”(音阶高、音高平、音长较长);赞叹“啊”(音阶高、音高下降、音短);醒悟“啊”(音阶低、音高下降、音缓)。
表意叹词“啊”:应诺“啊”(音阶中、音高下降、音缓)。
在叹词的隐性教学中,可根据以上语用功能的划分,进行分类教学。表情叹词是人的直接情感反应;表态叹词较为复杂,包含了人们对事物判断的态度;而表意叹词多表示招呼、应答义。因此,教师可采取“表情→表意→表态”的教学顺序。
根据上述分类和各类叹词的复杂程度,非课程性隐性教学可侧重于使用表情类叹词和表意类叹词,这两类叹词所涉义项简单、语境情景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够为二语习得者的后续叹词学习建立信心。例如:
(1)表情叹词“啊”表疼痛义:当不小心撞到桌角,即会自然地发出“啊[a51]”之音。
(2)表意叹词“啊”表应诺之义:当学生向老師寻求帮助时,老师可较自然地回答“啊[a51],好的”。
(二)课程性隐性教学
课程性隐性教学侧重表态类叹词的讲解,此类叹词在叹词总数中所占比重大。在教此类叹词时,可将意义相近或相反的叹词进行成组教学,通过成组教学,可使学生在同一情景中,直接地体会到叹词一字多音、多义的特点,话轮之间情感的对比和联系,也能更便于理解叹词语音和语义之间的联系(邓文靖、石峰,2017)。无法进行成组教学的义项,则进行单独设计情景教学。除了依靠语境对语义的确定,还需教师加入丰富的肢体语言与表情,进行协助表达。通过夸张化的情景演绎,将听觉与视觉两者结合,加深学生对叹词语义与语音之间联系的感知。
例如:表态叹词“啊”:追问义和醒悟义可进行成组教学。
(3)啊[a35],你刚才说的是什么?(没有听清,继续追问,皱眉,手护在耳旁)
啊[a51],原来你说的是这个。(表示醒悟、理解,眉头舒展)
(4)啊[a35],到底是怎么回事?(表示怀疑,继续追问,皱眉)
啊[a51],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还以为怎么了。(表示醒悟、理解,眉头舒展略上扬)
(5)啊[a51],青海的风景可真美啊!(表示对眼前风景的赞叹)
啊[a51],那边居然有那么多的小羊!(突然看见小羊的惊奇)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成组叹词或单个叹词设置进更加完整的话轮之中,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会话展示等。
除以上进行成组教学外,在课程性隐性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集体观看影片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潜在的语言信息。据相关学者(赵咪、潘雪、曹文,2014)统计,在《家有儿女》前二十集中,共有226个叹词“啊”的语句或对话。
三、结语
隐性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叹词教学中具有较大的优势,该教学法十分贴合叹词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将语音与语义紧密结合,通过贴切的场景设置,让学生在非课程性教学和课程性教学的双重结合下,通过隐性教学的方式,习得实用性强的叹词。
参考文献:
[1]赵元任.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3]马清华.论叹词形义关系的原始性[J].语言科学,2011,(5).
[4]邓文靖,石锋.叹词句语调对后续句语调的启发作用[J].汉字文化,2017,(1).
[5]张红蕴.隐性课程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2).
[6]蔡莎莎.从动态系统理论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显、隐性教学[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7]赵咪,潘雪,曹文.汉语叹词“啊”的语调研究——基于电视剧《家有儿女》的部分语料[A].第十一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7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