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富
摘 要:为了推动教师对于“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的进一步探讨,提高教师对“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互惠性,进一步提升学校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自主学习的心态以及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关键词:全面发展;学生个性;高校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3-00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3.028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发展迅速,对人才的渴望与要求也随之增多,比起一些全面素质发展的优秀人才,这个时代更缺少的是具有创新理念与实践活动的高素质人才,它需要的是色彩各异的特性。
一、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关系问题探讨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就要从高校的教育方面入手,确立以人为主的教學思想,把重点放在学生潜力的刺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理念在如今的改革创新中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表现,也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话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发表的《学生生存》与1990年发表的《学会关心》已经将个人的全方面发展当作教育的目标了。新一代的学生不单单要学习传统的方法,还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实践能力,这从侧面说出了未来教育的价值取向。就现代教学的目标来看,个人发展的原动力来自于人与社会的发展中所产生的矛盾关系,这也是对人才的一种选择,不是所有人都会让这种矛盾变成动力,其中的关键之处就是自身的个性发展,将社会的需求潜意识的转变为自身发展的动力。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通常都是将人当作社会发展的主体,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针对这一点所提出的全面发展,并非是说各项基本能力的共同发展,而是希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侧重一点。
二、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关系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发表的《学生生存》中说到,人们最终目标是通过教育将人类意识中一切关于创作方面的潜力开发出来。许多国家都采用先进科学的教育方法、建立师生间的关系、课堂形式转变的转变等多种办法,力求达到开发学生个性的目的。
根据上述认识可以看出,高校的教育应该将重点放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尽可能开发出潜力。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创造力与应变处事,就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总结办学经验时进行对“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的讨论是不可或缺的,若是从教育的目标来看的话,全面发展是所要达成的目的,也是所需要的基础;若是从主体来看,社会所需的是学生的个性能力。而学校所提倡的“一切为了学生”也让我们看到了有关推动全面发展的理念,主要是为了突出系统化、全面性与个性化。
学校教育的全方位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学生个性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全面特性;第二,学生个性素质内在结构方面的全面发展。其中,学校的教育是属于开发学生个性的主要方面,关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落实到目前的教育理念中是提高师生间的关系,在教学时采用科学的指导。所谓个性,不单单只是说人的心理特点,着重说明的是人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别的行为。这也对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学校需要制订适应学生与社会的改革方法,在教育方法、教学方式、评价方面都要做出相对应的改革创新,尽可能地刺激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与兴趣,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得到健全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内心的求知欲,让学生树立一个伟大的理想作为前进的动力。
在对教育进行改革时,首先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构建课堂的形式设计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范围。其次是创新教学结构,找到适合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提倡自主学习、共同进步、相互探究的学习方式。老师教给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让学生变成“会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个人的全面发展是道德的、智力的、劳动的、审美的、身体的多个方面共同发展的。他的言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全面发展并非是平均发展、它的本质是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发展才是整个的核心,两者需要相互渗透、融合,共同进步。通常学校都会按照自身需要来培养学生,向学生说明全面发展的大体要求。而当这些要求落实到学生身上时,就表现出个性了,所体现出的多姿多彩的发展状态及水平就是培养的目标特性。
每所高校都应该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导向,再加上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导,从而深刻地认识到学校教育模式的改变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探究时,首先要肯定“以人为本”的教学价值观,还要承认个性差异化的教学理念,达成“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以创新为主的整体进步。而未来教学改革的方向,应该就是以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目标是降低学生烦琐的课业压力,提升教学的质量。
三、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关系
全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这项全新的教学方案不单单给我们说明了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价值取向,而且也给新时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将重点放在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创新方面以及个性化方面。虽然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好办法,也是提升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学也可以大量进行实践,处理好全面与个性发展两者的联系。教学改革中,最需要的就是大胆的试验,反复实践,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最后完善。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教育一定要以人为主,进行反复的交流,困难一直都存在,只有克服困难才能得出宝贵的经验,从而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 杜玉平. 师范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思考[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172-173.
[2] 冯艳. 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关系问题浅析[J]. 知识经济,2013(22):158.
[3] 徐光华.全面提高素质和谐发展个性[J]. 学周刊,2016(2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