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阅读”与数字阅读的价值重塑
——数字化“深阅读”支撑作用研究

2017-07-17 03:22李祖平
中国出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读物重塑全民

□文│李祖平

(作者单位: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今日科技》杂志社)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读书令人成长进步,读书可以净化灵魂。”这句话在2016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里被国内外媒体和读者竞相转发、推送、分享、共勉。世界性的读书日活动自1995年设立至今已经举办过21次。但随着数字时代极速前行和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无论我们怎样留恋、倡导、推动传统的纸书阅读,还是绕不过数字阅读全球盛行的客观现实。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更应该“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将全民阅读提升为全民“深阅读”,通过数字化“深阅读”技术的创新与演进,实现数字阅读更好更快令人“成长进步”、更深更久“净化灵魂”的核心价值重塑。

一、应全力扭转数字阅读的价值异化

在数字时代,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成为当代人基本的生存和文化需求。一是阅读对象和内容的数字化,如电子书、网络小说、博客、微信等;二是阅读方式和手段的数字化,如电脑、手机、苹果平板电脑(iPad)等。[1]结合多家国际权威研究机构成果,网易2015年发布的《全球数字阅读报告》称:“58%的中国人选择看电子书;英国电子书销量在过去一年达到图书总收入的33%,居世界首位;在遥远的非洲,移动阅读正在掀起一股热潮……作为数字阅读主要内容产品之一的全球电子书份额预计未来两年将达到30%~35%。”

但如火如荼甚至会病毒式扩展的数字阅读热潮,也带来了预料中的价值异化。日本明治大学斋藤孝教授在《深阅读》里指出,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读书文化”正在加速消亡,日本年轻人对追星的疯狂是思想的肤浅,是意志的陷落,是心灵的脆弱,唯有传统意义上的“读书”,才可以解救。[2]数字阅读为何不能担此重任?在全球范围内,有关数字阅读带来的“轻阅读”“浅阅读”“碎阅读”“泛阅读”等弊端被一再关注和聚焦。在中国,甚至把“数字阅读只是一种时间消磨、心情消遣、商业消费、精力消耗”的价值异化,上升到“国民阅读危机”论的高度来不断警醒全社会。但面对数字阅读的全球盛行,强制性让新一代接受纸质书阅读,往往事与愿违。因此要面对现实,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层面扭转数字阅读的价值异化,以数字化“深阅读”先进技术为支撑,实现价值重塑。

二、数字化“深阅读”更需令人“成长进步、净化灵魂”

在“轻阅读”“浅阅读”“碎阅读”“泛阅读”里,“时间消磨、心情消遣、商业消费、精力消耗”成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与之相反的“深阅读”,其核心价值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读书令人成长进步”和“读书可以净化灵魂”。

1.义无反顾地倡导数字化“深阅读”

2016年“双11”当天,天猫图书共售出图书2000万册(套),统计显示,21~30岁的年轻人是购买主力军。[3]但纵观京东图书、当当网、天猫图书等电商平台,畅销榜图书多为时下流行小说和考试类书籍,经典作品少有问津。而阅读经典作品,常常被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深阅读”,既能获得信息和知识,也能促使大脑发挥想象力,更能借一流人物的思想和精神来提升判断力和决断力。

因此,我们必须义无反顾地倡导“深阅读”,尤其要倡导全民阅读语境下的数字化“深阅读”。要通过数字阅读核心价值的重塑,真正意义上创造出“这是出版的最好时代,更是读书的最好时代”的盛世美景。而这样的重塑,不但要通过政府的政策激励与引导,要通过全社会的价值驱动与倡导,更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实现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深阅读”技术“融进自身血肉”的创新与演进,使每一个读者的人生都更具广度。

2.引导、激励技术研发更加迫在眉睫

赵珊珊在《国外数字阅读行为研究综述》中,研究了2015年1月之前国外数据库中149篇有关“数字阅读”文献后,得出了“是否提高阅读效率仍存争议,相关研究似乎更倾向于其导致阅读效率下降”的结论,[4]即不利于“深阅读”。截至2016年12月11日,中国知网名称中含有“数字阅读”的国内技术专利达到946项,含有“深阅读”的国内技术专利为0项,全文中涉及“深阅读”的专利也只有1项——该专利是一种测试用户学习能力和知识需求并智能化匹配数字内容的个体学习能力测评方法,可以实现深阅读、多角度阅读的合理搭配。而另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数字阅读行为呈现了非连续性阅读,沉浸式阅读,多模态、超文本与点击式阅读等特征”,[5]这些特征与是否实现了“深阅读”息息相关。上述反差,说明在数字阅读受到全领域、全流程、普及性推广的大趋势里,备受全社会关切和担忧的数字化“深阅读”,并没有得到国内科研院所和广大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在数字化“深阅读”技术的研发创新方面也缺乏明确的导向和清晰的战略思路。因此,数字化“深阅读”更需要旗帜鲜明地倡导,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的创新资源加快聚合到数字化“深阅读”技术研发上也更加迫在眉睫。

“全民阅读”连续四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数字化“深阅读”的氛围营造、资源聚合、平台搭建、业态创新的推进初露端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指导、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主办的2015年、2016年“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的2016全民阅读嘉年华“数字阅读TOP100城市排行、数字传播影响力期刊TOP100排行发布盛典”等活动,都是这方面的创新与探索。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已着手编制推进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的指标体系,[6]从政策和管理的细化层面,来精准凸显数字化“深阅读”。我们坚信,这必定也会开辟出数字化“深阅读”的新天地。

3.价值重塑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路径

数字化“深阅读”更需要、也更能够实现“成长进步、净化灵魂”的核心价值重塑。从仓颉造字开始,阅读的本义就是指“计算、发声、抽取、引出”的“深阅读”,这与现代意义“深阅读”的核心价值一脉相承。基于数字阅读、移动阅读的数字化“深阅读”,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模式和形态,有别于基于纸质读物的传统“深阅读”,是一种全时空、跨终端、超链接的移动智能“深阅读”。移动阅读的“逆袭”——2015年人均每天手机阅读首次超过1小时,迅速触发了数字化“深阅读”的创新爆发点,开始引来全球更多业界大咖和技术开发者的“革命性”推进。它能否成为全民的一种“生活方式”?能否更好更快令人“成长进步”、更深更久“净化灵魂”?中国高科技企业研发推出的福昕标注式阅读、科大讯飞语音阅读、宏达电子(HTC)增强式虚拟现实阅读等数字化“深阅读”技术,让我们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重塑路径。

三、“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如何实现数字阅读的价值重塑

这一实现数字阅读价值重塑的路径就是,通过普及型、个性化、专家式3个选择类别的标注式、听读式、场景式、社交式、百科式等5种移动智能“深阅读”技术,达到更好更快令人“成长进步”、更深更久“净化灵魂”的目的(见图1)。

图1 移动智能“深阅读”普及型、个性化、专家式技术选择示意图

1.普及型——在“听、读、思、悟、写”中实现价值重塑

普及型技术选择包括标注式、听读式移动智能“深阅读”,两者都源自世界各国最古老的阅读方法。中国的四书五经都有历代名家的大量阅读批注。听读式阅读备受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推崇。标注式(批注式)移动智能“深阅读”指的是读者在自主数字阅读时,对文章进行感知、思考、分析、归纳,在读物的呈现空间里作注释、写评语、留标记,从而在“读、思、悟、写”中实现核心价值重塑。听读式(聆听式)移动智能“深阅读”指的是读者通过聆听语音进行数字阅读,随着包含独特情感、意象的音频信号的刺激,身临其境地体验、感悟读物的内涵,从而在“听、思、悟”中实现核心价值重塑。

古为今用的标注式、听读式移动智能“深阅读”,既是5000年文化与技艺的传承,更是世世代代读者穿越时空的成长共鸣,其6个方面技术优势和功能,成为数字时代全民普及型的技术选择,迫切需要政府主导并不断加大投入,科研院所与企业更要主动积极跟进:①“意(批注) 随文(文本)生”、随读随注,并与互联网实现超链接;②新一代标注技术今后还可实现在任何一段文字、任何一张图片的全方位任意插入、隐藏;③还能让每一个读者把感想和评论私密化推送给好友,实现实时互动与社交;④以音频技术为支撑的听读模式不但拥有海量的内容资源,还能自动搜索本地读物,用数字化语音很有感情、很流畅朗读出来;⑤新一代听读技术,能够像字体库一样采集建立特色语音库,可代替真人直接将文字转为播音;⑥未来只要在手机上一点就可以把文字同步转换为最喜爱的名人、老师、亲人、朋友的声音。

2.个性化——在“沉浸、体念、交流、互动”中实现价值重塑

个性化技术选择包括场景式、社交式移动智能“深阅读”。“人性化趋势”的媒介演化理论指出,媒介技术给人们提供的是越来越人性化的、自然的交流方式。[7]人性化与自然的交流方式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个性化响应。这在场景式、社交式移动智能“深阅读”里已经可以实现。任何数字内容产品都会因个性化而产生新价值,并呈现出产品即场景、技术即个性、服务即连接、渠道即分享、终端即感知等特征。[8]场景式移动智能“深阅读”指的是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让受众选择在自己喜欢的虚拟场景里“沉浸、体念”式阅读,由此实现核心价值重塑,这就颠覆和超越了传统模式里的教室、阅览室、图书馆等实体场景的制约。而社交式移动智能“深阅读”指的是在移动互联网激发出来的源源不断社交需求基础上,让受众在个性化阅读感受的“交流、互动”中实现核心价值重塑。

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前沿潮流技术的场景式、社交式移动智能“深阅读”,不但能够打破数字阅读注重碎片化浅阅读的成见,更能够促进政府从技术模式、产业形态的层面按照重大创新战略的思路去规划和布局,激发科研院所集中力量进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驱动企业不断加大投入,持续推进技术开发和商业模式创新。其6个方面技术优势和功能可以支撑实现“沉浸式、多模态”的个性化呈现:①在虚拟现实中能够展示介于电子读物与实体读物之间的全新阅读概念,满足读者超文本跨界体验的好奇心;②读者可以选择进入预设的虚拟场景,还可配上个性化音乐,独自深度享受穿越时空的阅读时光;③通过360°全景照片、视频、三维(3D)模型、二维(2D)图文以及音频等技术,实现全媒体的“深阅读”;④依托阅读大数据的展示、分享、比拼、交换,为互动、社交提供源源不断的动态内容和新鲜话题;⑤阅读大数据可以生成图片,实现千姿百态的个性化、具象化体现,并可“晒”出来分享、共享;⑥通过“约读”和“定位”功能,阅读可以成为同事朋友间不断深入和扩展的日常话题,“深阅读”不但成为身心“有氧运动”的新时尚,更会变成真正的“主流生活方式”。

3.专家式——在“全面解读、深度研习”中实现价值重塑

专家式技术选择指的是百科式移动智能“深阅读”。造诣深、享有盛誉的学者、专家并非天生,都是从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孕育而出,只有当公民整体素质,通过立足于科学新知、文化修养、陶冶情操的“深阅读”,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有可能产生大批的学者、专家。

因此,百科式移动智能“深阅读”是数字时代普通民众通过阅读向专家目标努力、甚至真正成为专家的技术路径和选择。百科式移动智能“深阅读”指的是让受众在“全面解读、深度研习”的阅读感受中实现核心价值重塑。如果将每一种读物作为一个词条来编辑百科知识,那么有重点地解读和研习完这个词条的具体内容,也就从另一个空间维度完成了这本读物的一次深阅读。维基、百度、360百科等在互联网上对某一种读物相关内容的百科式编辑,目前大多依靠人工完成。那么,究竟有没有机器自动完成的某一读物相关内容的百科式编辑呢?超星集团研发的移动智能“域搜索”引擎,机器搜索后已能自动完成百科式编辑。如“诗经”词条,搜索后就能编辑出28个类别的文献资源,包括专题34个、电子书115部、学术视频168个。把这些内容有重点地阅读一遍,牢记于心,融化于行,哪怕是一个普通读者,也会成长为学业有专长、术业有专攻的专家型读者。

因此,基于机器在搜索后自动完成编辑的百科式移动智能“深阅读”,其3个方面技术优势和功能,才是实现核心价值重塑的主支撑:①突破了实体读物单一、固化、孤立的传统特性,使该读物的资源量实现爆发式增长,满足了读者对读物相关内容有更多了解的新需求;②为“全面解读、深度研习”实体读物提供了多媒介技术支撑和全媒体交互呈现;③实现了实体读物专题性的数字化聚合,能够发挥“人在哪里、内容就在哪里,知识在哪里、思想就在哪里,感受在哪里、情境就在哪里,熏陶在哪里、提升就在哪里”的移动图书馆的作用。

四、能否开启全民“深阅读”的中国时代?

目前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参与世界读书日活动,各国政府都花大力气去推动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的数字阅读,借着这股强劲的东风呈现了全领域、全流程的如火如荼。尤其是当“数字出版、网络传播、电子阅读”的融合,催生了出版传媒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革命性”的重构与再造,与书刊共生共长、相伴而行的最古老的“阅读”,必然将拥有全移动、高智能、新生态的技术支撑。

研究2016年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中国研发的8项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现其中的深度神经网络处理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微信生态创新、华为麒麟960手机系统级芯片(SoC)等,均与数字时代“深阅读”技术息息相关,将会对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产生巨大影响,并进一步丰富和改变受众的阅读需求与方式。那么,我们提出的下一个命题就是——中国技术+核心价值,究竟能否开启从全民阅读到全民“深阅读”的中国时代?这也是数字时代可以让全世界瞩目的全民阅读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读物重塑全民
全民·爱·阅读
重塑未来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中国城市运营 地产首脑读物 房地产导刊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书虫来袭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一本人人可读,人人可受益的经典心理读物
李沧:再造与重塑
可持续全民医保
幼儿读物网络市场供应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