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学生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之初探

2017-07-15 05:32戴毅
求知导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教育教学培养

戴毅

摘 要: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目前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学习的精髓,并且能够让学生了解异国的文化和习俗。文章着重对跨文化意识的内涵以及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且对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如何培养跨文化意识进行说明,从而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得到加强与提高。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培养;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1.跨文化意识的含义

什么是跨文化意识? Hanvey (1979)认为跨文化意识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是注意到一些表面的文化特征,第二层是对对方文化与自己文化有着显著差别的某些有意义的文化特征有所察觉, 第三层是对于与自己文化有着显著差异的异文化特征,在理论上或是理性上能够理解,第四层是能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真正理解对方的所作所为。

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跨文化意识主要指学生通过了解外国的语言和文化,能够用英语十分流利地描述某些事物,能够除去一些因为语言转换而出现的沟通障碍,从而为将来的跨国间语言交流做准备。

2.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当前,在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育界都在关注跨文化意识教学。因为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停留在对单词、语法的讲解,而忽视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很多时候老师的出发点只是为了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而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样,学生虽然通过了很多种类的英语考试,但是在实际的情境交流中还是不能得心应手、随心所欲,还是存在语言间的沟通障碍。这些都迫切需要老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外国的语言环境,置身于外国的文化环境中,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3.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策略

(1)阅读大量的西方经典原著,培养文化意识。要培养跨文化意识,就需要了解西方的文化与背景,而经典的文学作品正好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阅读经典的文学著作,可以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同时能让学生更加细微准确地了解外国人的心理变化。

(2)了解西方的平常生活模式。奋战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引领学生了解西方的平时生活模式,这是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等传播媒介来了解西方的日常饮食以及生活,通过了解西方的生活模式,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极大的开拓,让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东方的传统,而是能博采众长,为我所用。通过这样的培养,英语的语言环境被建立起来,在这种语言环境下,学生会更加快速地掌握英语,使学习英语不再具有文化方面的障碍。

(3)举办中西方文化交流活动,对比中西方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的生存土壤,华夏民族孕育了我们独特的语言汉语,而英语也是被外国土壤所孕育。每种文化都有它的可取之处,不要偏执于一端。这正如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举办中西方文化交流类型的讲座,旨在对比东西方语言之间的差异,通过这种差异的比较,使学生更加明白西方语言的精髓,并不是支离破碎,而是浑然一体。当然,文化的对比和导入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与追求。只有锲而不舍地执着追求,才能发现英语语言之精髓。

(4)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词汇的教学占了很大的教学比例,在词汇中添加一些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加了解西方的文化和背景,从而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一些生活常识,使学生在与别人的交流中不至于产生一些常识性的错误。词汇也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了解词汇的深刻内涵,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西方文化,从而为英语的教育教学打好基础,使学生也能够比较同一词汇在不同语言之间的含义的不同。

总之,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一线教师需要未雨绸缪、及早准备。改变之前的传统教学模式,将英语语言环境置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使他们平时对外国语言和文化背景有很好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对比东西方文化,使学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能够求同存异、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从而达到最终的教育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陈 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2]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跨文化意识教育教学培养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思路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