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明敏
摘 要:有人说,智育抓不好,培养的是次品;体育抓不好,培养的是残品;而德育抓不好,培养的是危险品。可见德育不可不抓,不首抓不可。如何利用创新模式让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文章对利用“一主多翼”模式创建健康育人环境的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心理健康;一主多翼;育人环境
中图分类号:G441
近年来,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以“一主多翼”为切入口,展开了各类活动。现将部分活动情况进行总结,以期能为同仁提供参考。
“一主”:作为教育的主体单位,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以开发、组织活动为抓手,促师生的健康主动发展。我校2012年被评为兰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验的实验校,学校建立了“兰州市小学心理名师工作室”,在名師引领下,聘请了专家指导,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多翼”——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教育观念、心理素质和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只有具备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能力的教师,才能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以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培养教师科研能力为切入口,从研修型和普及型两个层面加强师资建设。我校先后请来兰州市成教中心彭霞老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何虹杰老师来校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丰富了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了全体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了全体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通过开展专家讲学、专业培训、课题研究、论文评选等活动,已形成了一支热爱学生、心理健康、事业心强、专业水平高的教师队伍,他们能够自觉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去疏导和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心理问题,让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2.“多翼”——倡导校园文明,优化育人环境,感受成长快乐
环境能影响和改变人,它能使人振奋。有序的学校管理,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风、班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浓浓的学习气氛,都会使学习在心理上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为此,在校园环境设计上,本着为了学生的原则,在校园环境的布置上,力求体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用环境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在良好班风的创建中,力求通过建设优秀的班集体,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在班里都感到愉快、温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同学因为有你而快乐,集体为你而光荣”的心理体验。通过推行“小干部轮换制”“值日班长制”,让每一个学生都尝试成功的快乐,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
在创建团结合作、互助互爱、乐观向上的班级环境和丰富多彩、轻松活泼的课外环境以及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的过程中,我们努力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愉悦的发展氛围,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3.“多翼”——优化家教环境,提高家教水平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完整的家庭结构、温馨的家庭教育氛围都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些家长不懂得孩子的心理需要,缺少相互沟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障碍。为此,我校通过开办家长学校、举办家教讲座、请法制副校长做报告,帮助家长提高修养,转变观念,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与氛围,并通过家长开放日、家校群等方式,使学校与家庭及时沟通,使教师与家长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为促进家长与孩子间的交流,学校还创编了班刊,在班刊上有父母对孩子的“殷殷期望”,有孩子“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最想做的事”,小小的班刊成为架起家长与孩子间沟通的桥梁,一次次心的交流,一次次心的碰撞,通过交流与碰撞,孩子理解了父母,父母重新认识了孩子,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一定有一个健康、阳光的孩子。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过程中,本着“人人是心理工作者”的原则,号召每位教师、家长都自觉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多渠道、多角度、多途径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和谐、温暖、宽松的心理发展环境,让每一位教师、学生都能自主健康地发展,让每一位教师、学生都拥有快乐人生、快乐体验。
参考文献:
[1]黎 霞,张亚正.营造科学育人环境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革新,2015(5).
[2]华 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式互动教育模式[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