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涛
数学教学应该为我们的学生留下些什么?是让他们考出一个好的分数,为他们的升学助一臂之力;还是帮助他们在各种数学比赛中斩获奖项,收获荣誉;还是培养他们一种思维方式,并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想这是我们许多数学教育工作者都思考过的问题。随着“核心素养”这个观点的提出,我想我们再也不用纠结,因为我们的答案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颜,使其具有终身学习数学的能力,并将之用于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我们数学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六个方面: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它们既有自身的独立性,又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因为相互渗透,在直观想象中,蕴含着抽象、推理、建模;在抽象概括中,又离不开直观、推理、模型;在数学分析的过程中,还需要直观想象、抽象概括、推理与运算……
高中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来说,还远远不够。那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学得更加主动而灵活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
在新的教学形式下,我们的高中数学应该怎样教呢?这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过去,我们为了高考成绩,总是习惯让他们熟记知识点,大量的刷题,以为“见多识广”,题型练习得越多,考试的时候就越熟悉,越轻松,当然成绩也就越好。可事实是,我们高考之后呢?这些数学知识,我们在大学,甚至我们的工作生活中还能用到几何?可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些东西不论他们在什么时候都是有用的,可以说会陪伴他们一生。比如说数学运算,无论是我们的工作还是生活都是永远离不开的;还有数据分析,我们也常常用到。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去超市里购物,我们想到买到价格便宜洗涤剂,也要将自己先前收集来的各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某种品牌的洗涤剂最便宜。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想要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培养与提高,我们的老师必须要转变观念,由过去的那种看重考试成绩的思想转变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为主的思想。
二、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最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因为大家认为学习数学,不仅获得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培养和锻炼了我们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必须以思维培养为基础,这样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才能得到提高。如教师在讲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这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初中的知识一次函数,然后再想一想它图像是怎样的,思考这图像上的一点与这个函数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函数图象上的点与满足函数式的有序数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然后再引入我们要学习的直线方程。这样做不仅能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还能通过引申,让学生的思维从平面上升到立体的高度。另外,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培养思维模式。设计的问题要充分体现出知识的衔接和过渡,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引导性,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自然、迅速地联系新知识。这样由具体到抽象,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一定发展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什么是数学建模?它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这个数学建模能力,那学生就可以用自己所学方法解决更多的问题,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去进行探究了,这也是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这个部分可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开展,一开始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简单一点的课题入手。研究的过程包括选题、开题、做题、结题四个环节,这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项重要措施,研究时要多鼓励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三、加强对学生数学文化的教育
数学教学不仅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也向学生们介绍我们的数学文化。因为学习数学不仅需要有开阔视野,还要了解数学的历史,了解数学的发展。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千万不可忽略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灵活运用教材,向学生传递数学知识,使学生根据自身能力最大限度地接受知识。数学文化的教学应融入一些数学历史,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的“阅读与思考”《割圆术》,以史料形式介绍了刘徽运用割圆术的具体操作步骤,体现了对数学史上优秀成果的继承,之后再提出用算法将“割圆术”编成计算机程序,将这种成果与现代技术结合,既能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又能了解我国数学史,并产生兴趣。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尽量融入所学知识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数学家的事迹等,考虑相关内容包含的数学素养,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多彩,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中,不知不觉形成数学核心素养的好习惯。
四、运用积极的检查方式来评价学生
我们学校教育中采用的检查方式无外乎两种,一是平时作业,二是数学考试。为了更好的评价与鼓励学生,我认为教师设计考试试题时,既要遵循教育部课程标准,准确反映数学学科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又要立足维度、梯度和相关度进行最优化设计,注重对学生素养的考察。所谓的维度,指要考查的知识技能。梯度指考查的試题要有阶梯性,对于不同解答能给出相应的具有阶梯性的合理评价。相关度指同一试题里面,考查的知识点要做到交汇,可以是章节内的知识点的交汇处,也可以是学科内的知识点的交汇处。除了以上的检查方式,我认为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设计数学活动或进行课题研究,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能力。
高中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教学核心目标,才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具备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既要开阔的视野,又要有谨慎的教学作风。教学过程既要组织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又要让学生锻炼思维,提高核心素养,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