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喜琴
摘要:本文结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及历史学科的实际教学,指出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结合新课程理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等方面,论述了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在历史学科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们越来越感觉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要想提高学生们的历史成绩和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能力,就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掌握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让学生懂得如何去思考,去分析,只有具备了思维能力这把钥匙,学生才能把历史学好,学透彻。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在这里,我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一、教师要意识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论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足以可见,思维能力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而现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教师就不能只是知识的传播着,更应是学生的潜能、素质和能力的培育者,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越到位,学生的逻辑及思维能力就会发展的越快,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和领悟、自学能力就越强,且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判断一个人智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一名传道授业的解惑者,就应该意识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二、要讲究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有层次并讲究方法的。历史教学中,至于对那些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历史史实、历史人物以及历史的变迁和多样性的探究,是最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那么在探究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做呢?
1.让学生养成灵活的思维方式。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思维方式能否灵活运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维方向。思维方向正确。学生就会很容易地达到问题的实质,并且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做题速度,做题质量。
2.教学中要积极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学生的智慧和能力的增强,都是在学习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讲知识,积极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途径。例如,在讲基本知识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顺向思维,对历史发展的进程做出一个表格,非常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个别情况最好能辅之历史故事来结合记忆,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如果讲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和归纳总结时,要培养学生使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甚至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转换的能力,以更好的掌握知识结构。
三、在探究讨论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教材,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从全新的视角,增加大量历史材料,辅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挖掘其有效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讨论,最后总结归纳出所学知识点。其实这些步骤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过程。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要仔细分析并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进行探讨和研究。
众所周知,疑问是思维的前提。只有学生产生了疑问,才会激发他们的思维的动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设疑并展开课堂讨论,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很好的培养。但是教师要掌握思维培养的“度”。不及会达不到思维的目的,过及就会失去思维培养的意义。例如,我在梳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这个知识点时,就启发学生思考——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学生有的从政治上来回答,有的从经济上来回答,有的從军事上来回答,但很少有同学能从外交和文化上来回答,针对这一现象,我便让同学们组成互助组来自由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积极交流。最后得出了答案。这就从很大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全方位思维能力。
其实,思维能力就是在讨论中、参与中培养起来的。有的高中学生觉得自己成熟了,不好意思像初中生那样“初生牛犊不怕虎”地敢于发言,敢于展示自己。这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只有敢说、敢讲,学生才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四、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俗话说:“良好的习惯成功的一半。”那么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首先,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和保障。例提纲挈领的找材料或课本的重点语句,文段的首句或结句往往是每一段的主要内容,或是文段的纲;阅读时不要放弃或忽视重点词汇,这些词汇有事恰恰就是题意的暗示,要仔细研读。
其次,不要一味依赖答案,要学会独立思考。因为历史的文科特点,学生常常会参考答案,长期以往学生就不会独立思考,思维能力也就得不到锻炼,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无论是做题还是听课都要多思考,多总结,最好让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题干的后面的意思,让学生总结知识点,哪怕是不准确,哪怕是不到位。一旦学生有所发现和质疑,教师要积极表扬和肯定。只有这样,才会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的积极性,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前提下才会有所发现,才会对知识点产生深刻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是当今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要求具备高素质、高学识、高水平、高人才的需要。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比较分析能力以及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目标才能实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