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潜能,培养初中生体育能力

2017-07-14 01:03张存善
神州·中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潜能强化质疑

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不仅是普及健身的全民运动,也是发现并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工作。唤醒、挖掘、开发初中学生的体育潜能,使初中生的体育潜能转变为现实的主要方法途径是质疑、激励和强化,要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和尊重全体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为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使每个学生在体育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都能成才成功。

关键词:体育;潜能;质疑;激励;强化;爱国;成才

在农村中学从事体育教学工作,本来以为农村孩子生长在农村,天天在山路上奔跑,应该跑得快,跳得高,跳得远,有耐力。而实际情况却不然,多数初一学生跑得并不快,在标准时间能跑完百米的学生很少,多数学生没有耐力,跑百米练上两遍就跑不动了,很多学生跳高跳不過1米,跳远跳不过2米。本来以为农村孩子生长在农村经常手提肩扛,有臂力,有耐力,而实际情况却不然,多数初一学生举重举不过30千克,扔5千克的铅球扔不到5米,引体向上做不到3个,俯卧撑做不到5个等。通过调查,了解到多数学生只是随意、被动的劳动、活动,随意、被动的跑、走、跳、爬,背、抬、举、扔等,真正感兴趣的劳动、活动少。弄清了原因,我从挖掘学生体育潜能入手,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成功的信心。

一、让每个学生认识自己有无限的体育潜能,提高信心

我让每个学生都认识自己有无限的体育潜能,都能成为体育明星,为国争光。

我给学生们讲: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每个人都蕴藏着无比丰富的潜能,要相信自己能行,只要坚持不懈地训练,每个人都能成为体育明星。每个学生都要坚信自己可以获得成功,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特殊的潜能,每个人的大脑都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只要将他唤醒,他的潜能就会就会像原子反应堆里的原子那样充分释放出来,就会有无限的创新和创造。我还给学生们讲人们有无限潜能的事例,爱迪生成为发明大王就是典型事例,说明他有发明的无限潜能。很多体育冠军、歌唱明星、舞蹈明星、武术明星,说明他们有这方面的潜能。我们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

沃尔特·迪斯尼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说:“如果你能想到,你就能做到。”说明了人有无限的潜能,有无限的创造力。托夫勒在《未来的震荡》中说:“还有一种更为奇特的可能性:人可以制造出自己的生物炭摹本——同自己一模一样的另一个人。” 托夫勒的预言已经随着克隆羊的出现,成为了可能。只是由于道德的原因,人们尚未将其用于克隆人。但是,由于没有进行各种潜能训练,每个人的潜能从没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并非大多数人命里注定不能成为‘爱因斯坦,只要发挥了足够的潜能,任何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都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爱因斯坦。”未来世界是一个充满创造的世界,今天我们能够想到的东西,未来在我们学生的手中都有可能成为现实。通过多次的说服教育,有些学生对此半信半疑,通过长期的说服教育,学生们才对此坚信不疑。

二、用质疑和激励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使学生一步步取得成功

首先我用质疑开发学生潜能。学生认识了每个人都有无限潜能,接下来就是要开发学生潜能。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怀疑开始的,质疑为潜能的开发提供方向。好奇、质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开发学生潜能,必须从鼓励学生质疑开始。鼓励学生大胆地问“为什么”,有疑而思,有思而断,追根寻底,释疑求真,才有可能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我鼓励学生自己问自己,我能成为某项体育冠军吗?能成为某项体育冠军的依据是什么?不能成为某项体育冠军的依据又是什么?我怎样才能成为某项体育冠军?相信自己,坚定信念,顺利的时候能坚持,失败的时候能振作。

其次我用激励开发学生潜能。我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积极性,以积极性影响学生,激励是通过激发学生内心的潜能来发挥的,因此,激励是一种持久的动力。通过激励帮助学生建立了积极的心态,建立了对自己潜能开发的强烈的自信心,外力就会变成内力,学生就会不断前进。积极的心态是开发潜能的催化剂。我们一方面以积极的心态去激励学生,告诉学生:希望不等于成功,还要有脚踏实地地努力。积极的心态可以激发潜能,但只有实践才能将潜能转变为现实。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必须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既要看到今天学生身上的不足和不完美,更要看到明天他们不可限量的前程,重要的是要促成学生的进步和不断完善。

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都可以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都可以在体育方面成才成功。我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努力找到一把合适的钥匙,去打开每一座资源宝库。海伦·凯勒的事例就说明了这个观点,海伦·凯勒自幼因病成为聋哑盲人,这在一般人看来,她没有了生活自理能力,更没有了学习条件和能力。但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耐心而奇特的帮助和教育下,由于海伦·凯勒自强不息,克服巨大困难读完大学,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1964年获总统自由勋章。还有很多残疾人自强不息,克服巨大困难成才成功的事例。也有很多人遇到挫折和灾难,不灰心,不气馁,战胜挫折和灾难,取得成就的事例。这既说明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能,也说明潜能需要学生自己和老师去开发,才能变成现实。

三、我在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中做到关心尊重每个学生

我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弘扬学生学习成长的主体地位,关心尊重每个学生。学生在学习中是认识的主体,是实践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主体性是学生内在的属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赋予的,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积极,不主动,而是我们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提高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逐步地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是发展和转变的主体。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我们落实素质教育,面向全体,让学生全面、主动地得到发展的前提。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而主体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石钟英在《主体教育的文化透视》中说:“要在人的内心和行为两个方面同时造就一个人,造就一个不同于以前人的独立自主的、有热情、有个性、有尊严、有责任心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需要的人。不要把教育看成是植物的栽培或动物的饲养那样的工作,更不能把教育看成是作为物的商品的生产过程。教育是通过主体、为了主体、在主体之间进行的一种精神交流和对话,关注的是整个人生世界的意义。”内心即主体意识,行为即主体能力,二者共同构成整体人的完整内在素质。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提高会使学生主动寻找、充分利用各种外部条件,有计划地、主动地参与自身的发展,逐步实现身心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承认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信任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力,在教学中坚持民主作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展学生探求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我要求自己走在教学的前面,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尽最大努力去唤醒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引导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处理好师生在人格上互相平等的关系,让学生自由的学习成长。教学效果不及取决于教师的业务能力,还取决于师生关系状况。如果一个学生与我的关系不好,对我有成见,这个学生就不可能学好体育,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首先要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只有在师生互相尊重、和谐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敢于发表各种见解,才能将个体的主体力量充分地释放。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志向、选择、性格、情感等。我平等地对待成绩不同的学生,平等的对待智力和能力不同的学生,平等的对待有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平等的对待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学生,使学生自尊、自立、自强。我在教学中注意处理好对学生关心尊重与严格要求的关系,严格有度,要求有法,对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特殊的关注。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在学生身心发展普遍规律中,分析每个学生个体的特殊性,为每个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展创设有利条件,初中学生在学校的时期,是其智慧、情感、思维、意志走向成熟,并实现社会化的最关键时期。但学生的成长不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均衡发展,不可能齐头并进,而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个性,发展特长,成为在某一方面有较大作为的有用人才。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其情感体验、思维水平、意志品质等是内因,教师的作用是外因。教师既不能代替学生成长,也不能拔苗助长,而是要创造学生成长需要的条件,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首先,我认真分析学生的个性,分析学生潜能没有充分发挥的原因,努力调动学生内因的力量,激发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不满,用自己的今天和自己的昨天比较,促进学生的发展。其次,我尽可能多地开展集体体育活动,给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以展示自己个性特长的机会,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都能够在某些方面优于其他人。尤其是有些学习成绩一般、在集体中毫不起眼的学生。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集体体育活动,才能为这样的学生提供一个施展身手、显露才华的机遇和舞台,使他们打破以往的自卑,建立起自信。再次,我尽可能多地提供给学生亲自实践的机会,学生各种能力都是在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生参与集体体育活动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我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集体体育活动的条件,创造适合学生全面学习与个性发展的氛围。我把学生看成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每个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而决不能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认真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发展规律,研究学生怎样学,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学法,引导学生探究、总结学习的规律。我努力争取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实际去操作与观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善想,敢于质疑争论,促使学生动脑、动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努力。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我不仅要使学生会学,还要使学生乐学,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endprint

四、挖掘学生的潜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我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潜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个人的价值是在他的心理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深度决定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就是一种精神力量。”具有健全心理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一些专家认为,在奥运赛场上,同一水平的运动员中,身体方面的竞技只有20%,而80%是心理上的挑战,所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初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而现在社会的转型使学生面临着生活、学习、升学等多种压力,加之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使一些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面对这种状况,我重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心育,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控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开发学生体育潜能,还要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學生各得其所,从而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五、运用非连续教育,开发学生体育潜能。

我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连续性教育,有时也运用非连续性教育。波尔诺夫认为,传统教育是以生的过程连续性和教育过程连续性的假定出发的,其必然前提是可塑性和陶冶性,从而确定了教育可能性的依据。波尔诺夫提出了非连续性教育,他认为人被突然抛入了人世,在生的进程中不断设计自己,不断创造转瞬即逝的存在。这是历史一次性的现象,对这种现象下的人施加外在教育影响作用不大,要取得好的影响,要运用非连续性教育的形式。在学生遇到“危机”、“碰撞”、“冒险”和“挫折”时,运用非连续性教育,给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华的机会,能及时的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建立起信心,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新的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有无限的体育潜能,而初中学生的无限的体育潜能需要老师帮助开发,开发学生潜能的方法是质疑、激励、心理教育、非连续教育、 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学生的体育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才可以变为现实,学生在体育方面才能成才成功,才能成为体育明星,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

作者简介:张存善(1971.11)男,彝族,云南昌宁,昌宁县珠街彝族乡中心学校,一级教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体育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潜能强化质疑
谈也让学生做老师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初中男生英语学习劣势的归因及对策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