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千万学子砸书奋起,无数工人罢工声援,五四运动春雷一声。当时的中国,宛如新生一般,上下被染了个通红,四处都是“我要革命”、“我要启蒙”的声音。当时的文坛,也涌现出一拨又一拨批判旧时代、启蒙新思潮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戏剧文学,无一例外穿上了“启蒙”的外衣。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或者说识字的人,都沉浸在一种灰暗而后重生的快意中。作为启蒙领袖的鲁迅也不例外。但在短短几年后,当五四的浪潮退却,红色渐渐暗沉,当各阶层突然发现五四也许只是一场文人的游戏,其实对于民众觉醒、民族独立并无多大助推作用之后,文坛沉默了,鲁迅沉默了。在笔者看来,鲁迅面对着这孤寂、荒凉的文坛,心情必定是晦暗的,而思想也在此时沉淀并得到升华。他写下了散文诗集《野草》,当中最能体现对五四“启蒙”浪潮的反思的篇目,也许就是《死后》。
一方面,鲁迅作为当时文坛的一面大旗,毫无疑问是启蒙的领导者,作为领导者的他,要去启蒙青年人,打开他们的视野,向西方遥望;另一方面,鲁迅在去引导、去启蒙国人思考的过程中,也意识到了简单粗暴的五四启蒙的不足,可能是直译、照抄西方早前启蒙运动时期民主、科学的思想,也可能是空喊口号、文化积淀不足的失误。所以他同时,在五四后期的低潮中,也扮演了一个有预见性的先导的角色,在启蒙中反思启蒙。本文要评述的,主要是鲁迅后者的角色,即在散文诗《死后》中,如何体现出鲁迅在啟蒙中反思启蒙。
“我梦见自己死在道路上。”开篇第一句,就是直白的叙述性文字,直截了当丝毫不铺陈,告诉读者,文中的“我”,即是一个死人的身份。读出来,让人不禁感觉背后一股寒意,诡异感立马萦绕心头。“我”曾经在死前有过这样的预想,肉身死了灵魂却没停下来。如“恐怖的利镞忽然穿透我的心”,出乎“我”的预料,这个预想竟然实现了,“我”在死后,被置在棺木里,肢体有感觉却不能移动,冷眼旁观这个曾经待过的世界。听见喜鹊鸣叫,乌鸦低吟,躯体上蚂蚁、青蝇爬过,听见了死后人们或中性、或负面的议论,甚至连衣角都没有人帮忙抚平,最后包着草席就被两颗钉子,禁锢在棺材里。全篇的情节不算丰富,然而这个“我”的形象的设定,乍一看只是一个死人,再细察,则被赋予了超出了那个时代所应当有的思想深度的思维。在笔者看来,这个“我”,像极了五四低潮时期的鲁迅先生。他在所有人都沉默的低潮期喃喃自语,正如文中主人公的设定,在极其诡异的氛围里,如同画外音般的叙事。他憎恶一切人前人后两张脸的人,正如文中的“我”对道旁脚步声、巡警嫌恶的不齿。他想要呐喊,想要在低潮中挣扎,他渴望思想自由与民族独立,恰恰相反,如同文中的“我”的躯体被囚禁在棺木中一样,鲁迅的行动在孤苦无援的情况下,也显得尤为苍白,声嘶力竭却无半点回音,只得“躺在棺材里”,抽着水烟,在启蒙浪潮之后对启蒙本身的反思中,长叹一口气。
启蒙中反思启蒙,在散文诗《死后》中,也体现在对“死亡”这一话题的探讨上。在那之前的世俗文化里,乃至于二十世纪初五四运动之前的文学作品中,对“死亡”的探讨都显得有些过于浅薄。或过分美好不切实际,如古时长诗《孔雀东南飞》中,无缘的男女二人寻短后,双双化蝶,给死亡强加上了一个不真实的意象;或直接逃避,妄想着万寿无疆,如秦始皇命人苦练仙丹,一心痴想乞求延年益寿,拒绝面对人终有一死的事实;甚至于在寻常人家的日常谈话里,谈及“死”这个字眼,无不面容震悚,显示出一副极其避讳的样子。《死后》一文中,一改世俗寻常眼光,对死亡深入剖析,从死人所看见的事物,到周遭民众对死人的反应,无不形象具体,入木三分。从当时来看,必然刷新了人们对于这个禁忌话题的认识。而笔者认为,对于鲁迅本人来说,相较于五四运动高潮时期的作品,《死后》也是一个极大的突破。早期的文章《狂人日记》、《药》中,亦有出现许多“围观者”的意象,体现出鲁迅本人对旧社会极强的抨击、愤慨的思想;而在《死后》里,“围观者”意象被设定为“有人”、巡警,当巡警质问道“怎么要死在这里?……”,“我”迟疑道“人应该死在哪里……我先前以为人在地上虽没有任意生存的权利,却总有任意死掉的权利的。”,不难看出,鲁迅此时,对社会现实,在保有了原先批判、呐喊的意味的同时,也多了几分反思、哀叹的感觉。在当时的乡村地方,连最基本的死亡的权利都要被剥夺,连死在路上都有可能被嫌弃,抛开死亡本身来讲,本就是对人权的剥夺、人性的侮辱,足以见得,在那之前,所谓的五四启蒙,顶多影响到乡绅阶层,对最普通的小老百姓并无几分裨益。正是如此,在启蒙浪潮过后,对启蒙本身的反思,才让鲁迅的文笔在沉默的文坛里熠熠生辉。
真正的哲思是在时时刻刻的反思中,经历千锤百炼后出现的,它拥有永远的生命力。之所以鲁迅先生的文章,跨过了世纪的大门槛,到现在依旧为世人顶礼膜拜,定是他本人的反思精神应用于作学问之中的缘故。
作者简介:彭璟(1997.08)女,民族:汉,籍贯:广东湛江,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