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技术在研究生课程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2017-07-13 16:24洪妍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9期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实践

洪妍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学生对课程在线性、创新性、时代性的需求不断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和管理系统的建设和改革势在必行。结合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学校建立了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课程管理信息系统等符合需要的信息系统,对于实现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研究生课程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研究生课程;应用实践

0引言

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随著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融合,新兴的教育创新模式不断出现。以MOOC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正在促使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发生变革。2015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等文件为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理论氛围。

同时,随着研究生规模的增大,对研究生课程质量的有效管理也日渐复杂,《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前沿。”建设研究生教学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对加强培养过程监控、推动研究生创新教育,实现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构建研究生在线课程平台和研究生课程管理系统是保障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生课程教学信息化

MOOC方式能促使学习者主动吸纳、调整、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创新型、探索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也更适合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近几年,高校也在不断增加在线课程数量,以更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如,清华推出的“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等等。

河南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高校,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和条件,同时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我们认为混合教学模式更符合本校特点:

(1)由于经费等条件所限,慕课平台的建设和维护需大量基金,单就一门制作精良的慕课也需好几万,这对没有科研经费的老师来说,数目不小。

(2)由于生源质量不高,学生学习能力也参差不齐。慕课无法真正适应每个学习者的差异性以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真正把握,其教学效果依然无法与“小班化”教学相比。

(3)任课教师的观念及学习信息技术能力的不同,特别是教师认为实现慕课会减少上课学时导致影响工作量的想法会直接影响任课教师的积极性。

(4)慕课难以适应所有课程类型,其基于网络的“在线”特质更适合知识传承类、认知类课程的学习,而对于实验类、实践类等,目前的技术难以实现。

所以,通过混合教学模式,即运用种种媒体,把课堂对话与在线学习有机整合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需要技术难度不大,容易实现。目前我校教学信息化平台正采取和拟采取以下方法逐步推进。

硬件方面:

(1)建立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平台。和学校现代教育中心合作搭建在线课程平台以及精品课程库资源等共享课程资源。使教师通过教师端口能方便上传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如:课件PPT,小视频,同时学生通过端口可以观看、下载教师上传的多媒体资料,如图1。

(2)仿照“国家级专业学位案例库和教学案例推广中心”,充分运用网络媒介和信息化方法,搭建案例研究、开发、使用和共享的公共平台加强案例教学,是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我校拟在研究生处网页建立栏目“专业学位案例库”,教师可以通过教师端口很方便地上传自建的案例,同时案例在校园网公示,达到教师和学生共享的效果。

软件方面:

(1)统筹使用各类经费,加大对研究生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常态化投入。如,近三年学校计划投入300万元用于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专项经费。同时,年终考核时,学校把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工作纳入学院的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提升课程教学工作地位。

(2)完善研究生教师工作考核体系,将教师建设的精品课程和案例库等纳入教师工作量考核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要求,丰富教师教学考核激励体系,鼓励大量教师参与建设的热情。如,一门课40学时,可以包含10学时网络学时,从而教师可以督促学生通过网络在线预习,上课时可以根据预习的知识深入讨论、实践,真正实现混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3)开展教学视频制作的培训、教师创新教法的培训以帮助提高授课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有计划地开展经验交流与培训活动,以保证课程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地。

2研究生课程管理信息化

2015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意见要求研究生课程质量保障体系除了培养方案的课程制定、课程审核、教学大纲、课表等常规研究生课程管理外,还需要具备研究生课程质量监控功能,如督导对课程的评价统计、研究生对课程的评价统计等进一步监控研究生课程质量功能。这些工作均烦琐、复杂、工作量大,所以开发研究生课程质量监控体系的信息化平台,可以更好地提高研究生管理的工作效率,确保研究生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保障功能。目前我校构建面向过程管理的研究生课程管理信息系统包含了以下功能。

2.1培养方案管理系统

培养方案修订过程是很烦琐的过程,需要对各学科上交的培养方案进行课程审查、格式审查,最终要将各学科培养方案课程信息统一编码,录入数据库中,同时各学科培养方案需反复根据审核要求修改,最终装订,基本历时达半年至一年,所以培养方案的修订通常为一项重大工程,费时、费力,所以各高校对培养方案的修订都要规定一个时间间隔,大部分高校平均为四年修订一次。

而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实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最基本的质量标准,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需紧紧随着时代发展,体现前沿性、综合性和基础性。所以培养方案应能经常更新课程设置,方便研究生个性培养、创新性培养。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开发了研究生培养方案管理系统,流程及系统实现截图(如图2),该系统实现了培养方案的课程库管理、培养方案制定者自己提交文本、选课、并能时时更新、公示,大大地提高了培养方案修订的效率、满足了制订培养方案的各项要求。

2.2研究生课程管理系统

从研究生的评估指标可以看出,对研究生课程的过程管理是质量保障的关键,我校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流程(如图3),从该图可以看出,上课时间、地点、课程进度表、调课时间、地点等信息都实现了网页时时上报、时时公示,为进一步督导检查提供了方便。

2.3研究生督导管理系统

明确授课教师资质,规范课程教学,建立科学的教学督导和评价制度,加强对授课质量的监测和评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督导工作的重要作用,因为研究生课相对本科课程,具有人数少(有的专业选修课修课人数少于5人)、教学方式灵活(可以讲授、讨论、实验等),所以不宜像本科督导管理一样管得过细、整齐划一,而是对各学院研究生教学运行秩序、教风、学风等进行监督、检查,执行检查性听课制度。评估内容以课程管理、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为主。如何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评价,这就需要将每次督导的课程各项内容的评价折合成分数,数据最后能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

根据以上特点,我校开发了督导管理系统,在系统中,督导可以将每次督导的信息在线提交,包含课程管理、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项评分及发现问题和督导意见等。督导提交的信息同时也在校园网时时公示,到学期末,系统可自动对各学院的各项督导评分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各学院课程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督导管理系统功能实现(如图4)。

督导信息管理系统并不是信息技术与督导工作的简单叠加,而是对传统督导理念、体系和流程的全面重组和再造,从定性评估向精确评估转变,形成数据说话、数据评价、数据决策的督导理念。

猜你喜欢
研究生课程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实践
浅谈高职数字媒体专业教学现状
云计算环境下研究生课程信息化体系的重塑与优化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
加强和规范研究生专业课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策略
心理辅导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大数据背景下疫苗制造业的财务共享应用实践
高中体育训练中分层训练法的应用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英国电子信息类课程观摩与思考
网络信息技术在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