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功 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晓南矿
在特殊地质条件下掘进巷道,如松软的煤、岩层及地质破碎带,断层带等条件,巷道交叉口,较有可能发生冒顶事故。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占顶板死亡事故的30%左右。查明巷道冒顶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发生,是确保井下安全作业的重要前提,对保证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一)制度不够完善,思想麻痹,疏忽大意,检查方法不妥,检查不细。敲帮问顶制度执行不严,找浮矸危石不及时、不彻底或违章操作,对隐患性危岩未采取必要的临时支护措施,造成危岩突然坠落产生伤亡事故。
(二)管理不严,违章操作。安全意识不强,管理不善,发现隐患时,“重生产,轻安全”,不及时加以处理。
(三)掘进破岩后,顶部存在着将与岩体失去联系的岩块。如果缺乏支护设备掘进工作面迎头没有采用金属前探梁等临时支护不及时,该岩块可能因与岩体失去联系而冒落,或虽然已支护,但支护失效或支撑力不足,就会冒落造成事故。工人在空顶空帮下作业,危岩突然坠落造成伤亡事故。
(四)地质的变化掘进工作面遇到断层、节理层理发育、裂隙多、褶曲、受风化或水解而发生物理变化等地质构造破坏带或压力集中区等特殊情况时,未控制爆破作业,未及时采取加强支护,支护方式不当等措施导致冒顶。
(一)严禁空顶作业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能使用金属前探梁临时支护的工作面使用前金属前探梁不能使用的打设点锚杆。临时支护必须紧跟迎头,掘进后前探梁必须及时移到迎头,然后将前探梁背实,使工人在前探梁等临时支护的掩护下进行作业。
(二)合理的布置巷道。矿井主要巷道服务年限长,跨度大,应布置在围岩强度高的煤层或底板岩层中。工作面运回顺槽尽量采用沿空掘巷和沿空留巷,避开支承压力的影响,并要注意少掘交叉巷道和上下重叠的巷道。
(三)合理选择巷道断面尺寸和断面形状。根据矿体的地质构造,施工的技术条件,以安全、高效、经济效益好为原则,选择适用的、合理的巷道断面尺寸和断面形状。
(四)巷道正常时,不得随便加大锚杆间排距,严禁任意修改支护参数及材料规格。在坚硬和稳定的煤、岩层中,需要加大间排距时,必须编制补充安全措施。
(五)严把巷道的工程质量,保证锚杆锚索巷道的锚固力,严禁出现锚杆锚索不紧贴岩壁或外露超长等现象。
(六)加强科学预测,掌握顶板活动情况。加大巷道的顶板岩性描述,依据顶板岩性描述不断修正支护参数,保证加强锚索的锚固端能够伸入到深部稳定岩层。
(七)巷道掘进通过老巷、地质破碎带及淋水地带时,应根据情况采用专门措施进行支护例如缩小排距,加密锚索,不打中心顶子等。
(八)加强顶板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在掘进工作面中,加强安全管理,加大培训力度,及时发现隐患,并合理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一定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从而实现安全生产。
[1]孟兵.厚层坚硬顶板冒顶的预防及处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
[2]郭奉贤,魏胜利.矿山压力观测与控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3]钟波,顾志明.井巷冒顶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J].价值工程,2010.
[4]鲍道亮.采煤工作面局部冒顶的地质原因分析[J].煤矿安全.2002.
[5]臧树春.巷道冒顶煤炭自燃发火的预防和处理[J].价值工程,2010.
[6]姚庆汉,余开清.地质条件与开采安全[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2.
[7]杨盂达.煤矿地质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