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极简而传神 情感至深亦丰富
——归有光《项脊轩志》赏析

2017-07-13 09:20江苏陈鸿秀
名作欣赏 2017年7期
关键词:项脊轩志项脊轩归有光

江苏 陈鸿秀

课文新读·归有光《项脊轩志》一文两读

文字极简而传神 情感至深亦丰富

——归有光《项脊轩志》赏析

江苏 陈鸿秀

归有光将家庭琐事引入其散文创作中,扩大了散文表现的领域。其代表作《项脊轩志》记事写景擅用白描,用语极为简淡;写人借用小说笔法,细节动人。行文中既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也抒发了渴求功名、重振家业的理想,同时还隐含着对大家庭分崩离析的悲叹无奈。

《项脊轩志》 简淡 细节 情感

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归有光并不是一位大家,但却是颇有特色、别具一格的作家,其对散文创作的主要贡献在于把家庭琐事引入写作内容,使散文的表现范围得以扩大。归氏擅长描述身边琐事,且情真意笃,具有感染力,《项脊轩志》就是其代表作,传诵至今,已成为中学课本(苏教版)中的必修课文。从文本细读的角度论,需要补齐被删掉的部分文字,也需要“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其他记人散文,进一步理解把握《项脊轩志》。

叙事写景擅用白描,刻画人物重视细节

(一)运用白描叙事写景,文字简淡而生动

白描是《项脊轩志》在文字表达上的重要艺术手法,以文章的第一段为例,开篇“项脊轩,旧南格子也”交代其来历,“旧”字给人以久远感,也奠定了怀旧的基调;“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写其空间狭小;“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呼应前文的“旧”,补充此轩的存在历史。接着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形象描绘项脊轩的狭窄,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叙其光线暗淡,如同安静的旁白者用得体、简单的语句介绍客观现象,绝不赘言。“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稍为”两字与文尾“复葺”遥相呼应。这第一次“修葺”首先是解决漏土漏雨问题,而“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是解决光照、光线问题: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写美化环境:在庭院里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叙写借来的书摆满了书架,作者安居室内,有时吟诵诗文,有时静静地独自端坐,可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冥然”引领的两小句描绘静中有动,以动衬静的环境。“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描绘环境的幽静、简洁而生动。第一段围绕“南阁子”,描述其修葺之前的狭小、残破、灰暗,修葺并于庭院种植兰、桂、竹后的安静、美好。语句多为四字组成,文字极为节省,令人感叹作者提炼运用字词的功力,朴素简洁,感情自然动人。明代王锡爵称其作品“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侧之思,溢于语言之外”。清代姚鼐谓其作品“元明两代除归氏外别无他人”。

第二段用“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承上启下,也可见作者在看似随意的感慨中衔接上下文的功力,毫无刻意之感。而“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述写随着时光流逝,伯父叔父分居分食的情形,不过十个小短句,其中不乏三字句、四字句,既记载了大家庭整齐的厅堂过道被人为用“小门”“墙”分割后的零乱,也再现了“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的混乱尴尬情形,文字虽然极简,但是令人印象深刻。至于第二段相继写到曾至轩中的亡母和祖母,以及多年后“补记”曾经“时至轩中”第一任亡妻魏孺人,依旧“惜墨如金”,不事雕琢。

(二)借用小说笔法,人物呼之欲出

定位于散文的《项脊轩志》追忆逝去亲人,局部用了小说笔法,注重细节,将人物说话时的神情、语气传达得淋漓尽致。传递出母亲的慈爱,祖母的“望孙成龙”,妻子的温婉俏皮,以及家中老妪对母亲的感怀之情。

回忆母亲片段是通过家中老妪复述有关场景达成的,老妪具体身份为“先大母婢也,乳二世”,曾是祖母的仆人,且做过两代人乳母,母亲“抚之甚厚”,可见母亲是善待他人且重感情之人。老妪感念女主人,记得她生前在项脊轩中的言行,“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也记得主仆相处的片段——“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母亲的音容在老妪的回忆中再现,有关细节性动作、问话的内容与语气也跃然纸上,我们可以想象出归母说话时的关切神情,边询问边轻轻叩门的情景。

母亲离世早, 留在归氏脑海中的祖母形象或许更为清晰些。根据有关描写其祖母的文字,我们可以想象出约三个细节性动态画面:其一,祖母从庭院中的某处走近,经过孙儿所在的阁子,孙儿正潜心读书,祖母停步,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充满疼惜之情。其二,“比去,以手阖门”写老祖母离开时轻轻关门的动作,包含着对孙儿的一片关切,至于“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则类似于电影中人物独白,可看出老妇人被孙儿苦读的情景打动,继而萌生了家业振兴指日可待的希望。其三,“顷之,持一象笏至”,切换的画面中,祖母从远处再次走近,到了书斋旁,其手上的“象笏”(可以是一个特写)引人注目,紧跟着就是祖孙同框的画面,响起祖母苍老而饱含希望的声音:“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想象的画面中,仿佛看到老祖母蹒跚的步履,满头的银丝,边走边喃喃自语的神情,及忧心希望交集的皱纹。而这样动人的效果,皆是因为抓住了细节:两次自言自语、轻轻关门及手持象笏。

补叙“亡妻”部分的文字,同样简洁,只截取了几个场景,“时至轩中”,是一女子袅袅婷婷的身影,“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向夫君询问掌故传说是一幅画面(细节),“倚几读书”则是另一幅画面(细节);至于有时“归宁”,回来时还饶有兴致地向丈夫转述其小妹话:“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也是一个细节描摹,这些场景令人想象其妻知书达理且不失活泼的个性,以及夫妇二人相处和谐美满的情形。

作者回忆几位女性亲人时,都充分利用她们的言行细节,仅寥寥数句,便勾画出人物的神情面貌。这种散文中刻画人物如此生动传神却又异常简洁的小说化笔法,在归氏其他写人散文中一以贯之。

情感深厚细腻且传达出不同层次感

(一)怀念亲人 悲情伤感

归有光八岁丧母,十八岁写《项脊轩志》,文风早熟。书写对生命中几位重要女性的怀念之情,令人动容,其中对长辈亲情的感怀较为直接,写母亲是通过家中“乳二世”的“老妪”的回忆展开,理解归有光对母亲的感情需要联系《先妣事略》中的内容,母亲娘家在吴家桥,“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且是太学生,经常资助归家,“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铒,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但母亲甚是勤劳,苦于多子之苦,喝下老妪泡着田螺的水,失声。母亲去世时,包括作者在内的兄弟姊妹还不懂事:“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给母亲画遗像时,还记得“‘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作为长男,在家中应该备受器重与期待。老妪常对长大后的归有光回忆母亲当年关爱大姊的情形,归氏联想记忆中的母爱,以及印象中母亲的音容笑貌,“余泣,妪也泣”。林纾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本文中写祖母部分,前文分析了有关细节,是强调写人的生动鲜活;如从人物情感上论,则是突出其对孙儿有朝一日重振家业的期望以及作者对这种期望的感受。封建时代,通过读书振兴家业是男人的责任,也就是说应该是归有光父亲及其兄弟的义务责任;而要一位年事已高的祖母为家族兴旺操心,且寄希望于孙儿,那就说明她对自己的第二代已经失望,“吾家读书久不效”,想来也令人悲哀、痛心。

相对于长辈怀念之情的表达相对直接,对母亲则是“余泣”,对祖母是“长号不自禁”,到了对第一任已故妻子魏孺人,却无直抒胸臆之句。就本文补记的内容看,魏孺人知书达理,从《寒花葬志》中得知寒花是妻陪嫁丫鬟,与魏感情深厚,可见魏孺人出身较好,且待人温婉。母亲早逝,婚后失去与自己心意相通的妻子,归氏受到的身心打击可想而知。“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叙事看似客观且冷静,却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和亡妻琴瑟和鸣,不想仅六年后阴阳相隔,面对留下妻子许多美好回忆的书斋,即使损坏渗漏,沉浸在伤痛中的作者亦无心无力修复。紧接着的“其后二年,余久病卧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某种层面上是对上面语句的诠释。最后“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睹物思人,借树写情传达出的乃是切肤之痛。令人想起苏轼《江城子》中怀念亡妻词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其实本文也有淡淡喜悦之情的传达,体现在:修葺书斋并美化庭院后的愉悦心情,与亡妻相处的和谐情景,可是,短暂的“乐景”衬托得“哀情”更为悲凉。

(二)渴求功名 重振家业

古人崇尚“学而优则仕”,考中科举、走上仕途是读书人的终极理想。某种层面上说,这种社会文化心理根深蒂固。文中祖母所言“吾家读书久不效”,除了表达祖母的失望外,更应该看作是祖母对年少孙儿的殷切期待,而这种期待与作者的理想高度契合。而祖母“持一象笏至”时所言另一句:“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则可“看出归家曾经在当地拥有的声望与信誉,又可看出归家‘读书久不效’后归有光重振家族荣耀的那份沉甸甸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本文中虽未出现母亲、妻子对作者在功名方面的要求或勉励,但在归氏其他写人散文中有过记述,这些都是归有光渴求功名的动力。

本文中有一段(教材中省去)表达振兴家业雄心的议论性文字,有史记之笔法:“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借传说人物言志。也许考虑到与整体悲情怀旧的基调不协调,苏教版删除了这段文字,其实这正是作者在本文中的一份情感传达: 虽然现在为“坎井之蛙”,但终有一天会与秦皇为其筑“怀清台”的巴蜀富豪寡妇、曾经“昧昧于一隅”的刘备诸葛亮一般,扬名天下。这一段文字集中表现了作者的自我期许与自信——不甘也不愿一直“处败屋中”,虽然对其充满感情。

(三)对大家庭分崩离析的无奈悲叹

封建社会一些读书人或是出于维护家族声誉,或是为了遵照前辈遗训,存在家族崇拜观念,希望名门望族的风范长存。归有光无疑就是这样的读书人。作者在所撰《归氏世谱后》中,谈到自己祖父的高祖归度曾训示子孙之言:“吾家自高、曾以来,累世未尝分异,传至于今。先考所生吾兄弟姊五人,吾遵父存日遗言,切切不能忘也。为吾子孙,而私其妻子求析生者,以为不孝,不可以列于归氏。”“析生”即分家分产之意,与“分烟析产”同义。归有光祖先留下遗训,提出分家分产者不准列入其家谱。可是,眼见从“庭中通南北为一”变为“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已成现实,“这对于深慕先祖持家遗风,深受宗法传家影响的归有光来说,怎不痛心疾首,感慨万端?心生重振家族以往雄风的理想亦是情理之中”。在归有光看来,分家违背了祖先的教诲,让先人蒙羞,是家族的耻辱。因此《项脊轩志》第二段中所概写伯父、叔父分居分食之情形,显得混乱而难堪,亦暗含着强烈的不满及无奈情感,但因为年龄与身份,无法公开反对,更无力改变。而考中科举仕途顺畅,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整家纲。如此看来希望重振家业的情感表达与渴求功名的心愿其实是“捆绑”在一起的。其实归氏观点不仅今天看来显得僵化,即使封建社会大家庭随着“开枝散叶”的自然更替规律,也不可能始终不分开。当然这里我们无须判断归氏观点对错,只是理解、评析其文字传递的心境罢了。

①②罗新璋编:《古文大略》(修订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86页。

③林纾选译,慕容真点校:《林纾选评古文辞类纂》,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41页。

④⑥吴云辉:《一个士大夫的生命悲情——〈项脊轩志〉主题的另一种解读》,《现代语文》2012年第7期。

⑤归有光:《归震川全集》,世界书局1936年版,第334页。

作 者:

陈鸿秀,江苏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项脊轩志项脊轩归有光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字字显真心,句句总关情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知人论世”与文言文释义案例分析
一曲读书人的励志
儒家思想观照下的《项脊轩志》阅读
千丝万缕难理情,一景一言皆回忆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反思
《项脊轩志》教学案例
枇杷树:一个不容忽视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