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芳
摘 要:本文首先从审视中学校园文学的现状出发,指出目前中学校园文学创作中几个突出的现象,继而从这些现象入手透视已成为当今人们精神文化主餐的影视文化,特别是青春影视对中学生的影响及由此引发的新时代中学生心理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目前校园文学创作中突出问题的内在联系。旨在从中学生内部的青春期烦恼的角度,对中学校园文学的现状进行一个新视角的关照。
关键词:中学 校园文学 中学生 青春期 青春影视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153-02
文学引领我们的中学生体悟诗意,感受无限,领悟神圣,校园文学记录下学生的心灵体验,实现着情感和精神的超越。校园文学在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关注中学校园文学的动态,是把握中学生精神脉搏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大多数关注中学校园文学的论著都将注意力放在中学校园文学地位和处境日益堪忧、“应试教育”对中学校园文学的束缚等方面,很少关注到我们的中学生内部发生在碎片化阅读背景下的身心裂变。本文联系中学校园文学最新最突出的现象,从中学生内部的青春期烦恼入手,探究目前中学校园文学的问题。
1 影响校园文学的几个突出现实问题
1.1 描写对象的相对狭窄
“爱情”和“乡愁”成为中学校园文学泛滥的主题。校园文学集中地表现“爱情”与“乡愁”,处在青春期的写作者们婉约、柔美、虔诚地用柔美的诗句、用轻灵的文笔抒发心中的初开情窦,为心中的“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献上一束束钟情的玫瑰;而对“乡愁”充满迷茫和伤感的描写似乎又特别能显示出他们思想的“深度”。实际上,就人生阅历而言,我们的中学生要全面把握这样的主题应该说是有难度的。问题是青春期的冲动鼓动他们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四周弥漫着几乎一种声音,那他们只好通过改变呼喊的内容来获取鹤立鸡群的满足。
在中学校园畅销的青春作家,从日常琐事中寻找寄托着隐逸倾向的生活情趣——饮食、起居、花鸟、虫鱼、茶点、童年回忆、故乡山水,不难发现,中学校园文学在这方面的跟风之作不在少数,描写对象根本远在中学生生活的别处,没有经过苦和痛的熬煎而仅仅依靠想象的力量所进行的描写,也因加入了文字游戏的成分而暴露出我们的中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心态。
与其临渊羡鱼或痛骂鱼不上钩,不如退而结网。即使这种退而结网的做法是很带有点无奈甚至不无悲凉的心情的。但对于目前中学校园文学突出的对社会主题的冷淡、疏离,对现实生活的或有意回避,或冷眼旁观,缺乏应有的关怀这种表现,的确有规避的必要。
1.2 “火星文”的日趋扩张
从百度上搜到的火星文的定义是这样的:“火星文,可解作火星人的文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年轻网民为求方便或彰显个性,开始大量使用同音字、音近字、特殊符号来表音的文字,由符号、繁体字、日文、韓文、冷僻字等非正规化文字符号组合而成。乍看像是乱码或打错的字,用法也不同于汉字那么规范。由于这种文字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并且文法也相当奇异,所以亦称火星文,意指地球人看不懂的文字。
火星文的出现和越来越广的运用范围(几年前作为一种游戏用语在泡泡堂流行,接着通过QQ资料及聊天快速散播,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共用语言),足以透露出孩子们占领独立空间的势头,大人们越是摸不着头脑,火星文被运用得越是如火如荼。
有意将日常表达“变形”,“陌生化”,这与中学生青春期标新立异的需求似乎具有某种相似或一致性。这样的做法也许是他们宣告成人世界的一声醒钟,但同样不可回避地将校园文学推至一个孤僻的角落。
1.3 网络写作的虚拟性、娱乐性和随意性
不得不承认,网络写作已成为中学校园文学的一股相当雄厚的实力。它在一定程度上更把青春期写作从成人世界中独立出来:孩子们凭借着大人把握更少的网络世界欢快地开辟着他们的“阵地”, 在网络论坛首页上有这样的标语:“校园文学是很多前卫文学的起源,校园文学的启蒙是学生的愤懑、宣泄、激动、兴奋和欢乐,校园文学有爱、有恨更有情。”①事实上,我们的中学生酷爱网络平台,把它奉为他们独立的话语场,也是因为网络虚拟的世界完全有别于有家长有老师的现实空间,没有“清规戒律”的约束,他们的愤懑、宣泄、激动、兴奋和欢乐,他们的爱、恨和他们的情,抒发得可以更彻底。然而娱乐性和随意性太强的网络文学这一文学生产方式能生产出多少凸显深度的思考呢?
2 青春影视对中学生心理及其写作行为的影响
“从来没有一种文化现象能如此蛮强有效地统摄过那么多人的心灵。过去再伟大的文化巨子,也未获得过如此辽阔的讲坛” ②。“它对社会的意识形态、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以及各个阶层的大众的心态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③。影视文化凭借其试听结合的优势以及传播的便利而具极强的渗透力,在我们的中学生心里织就了一张无网之网。影视文化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和无所不及的触角对中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产生着魔力般的影响,这一代“屏幕育成的”中学生,他们许多的价值观念直接来源于影视文化。调查显示,青春影视甚至成为与中学生交友的必备储存,许多中学生认为青春影视能帮助他们达到共鸣,朋友间谈论影视是主要的话题。“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急剧加速,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的肆掳虐,导致青少年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处于一种压抑、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影视文化的娱乐功能很好地充当了他们的心理抚慰剂,平静并疏导了他们紧张的神经,使得他们从紧张逼仄的精神空间走出来”④因此,寻求青春影视这一价值输入与当下中学校园文学之间的血肉联系就很有价值。“影视为心智还未健全、可塑性极强的学生提供了一幅‘现实世界的图景和各种‘人生理想的模型。” ⑤事实上,我们注意到:青春偶像剧所构造的世界并不一定利于我们的中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影视的商业性致使它常常脱离现实去营造异常富丽的场景、过度煽情的浪漫、或歇斯底里的暴力。青春影视用艺术的审美眼光表现客观世界,中学生受其影响容易模仿而对世界进行感性的把握。“在生活和艺术之间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中介环节,即社会审美心理。”⑥它是一定阶级的人们对客观存在的各种审美对象在头脑中的反映,体现了人们的审美意识状况。它包括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标准等方面。在审美接受活动中,为了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接受审美客体,一定不能忽视观众的社会审美心理。新时期新的影视作品以新的艺术样式冲击受众的审美心理定势,然而商业题材、反贪题材、公安题材、历史题材等其他国内电视剧市场的产品因其凝重的主题并不能有效地吸引中学生的眼球。青春偶像剧通常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来抚慰观众先惊而后喜,始疑而终信,或喜极、信极而反致惊疑,七情具备的心。
中学生对青春偶像剧的痴迷甚至已经达到了无剧不成友的地步,它对校园文学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动态从校园文学的创作实绩入手,把握校园文学的动态也应考虑中学生的心理因素,心理变化有了,还应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这时候,影视文化特别是深受中学生喜爱的青春偶像剧就不能被忽视。
3 正视中学生青春期烦恼,营造校园文学的纯净天空
中学校园文学需要发展,但如何发展,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强烈呼声。在通俗文化与消闲文化甚嚣尘上的今天我们将凭依着校园这最后的一座堡垒,坚守一方纯粹的领地,并把这种坚守视为我们共同的信念与追求。但如何给中学校园文学引入合理的理论助力从而引导其健康发展?这首先依赖于对现实创作的定期总结,罗列现象,深入分析因此显得十分必要。如果我们的大众媒体能够在筛选播放节目时多考虑一些对孩子们的教育责任而不仅仅以商业利润为中心,那么至少理论上保证了影视文化影响在源头上的相对纯净。此外,用经典文学和文艺作品占领校园文艺空间,老师要引导学生探索经典作品的魅力,要让学生正确分辨文艺作品的高下,养成读经典作品、看经典作品的习惯,激发浓厚的兴趣,熏陶高雅的情调,使学生站在精神的较高地带审视校园文学的不同层次。当然,学校也不能忽略今天具有契合青春特点的文艺作品对他们的现实影响,要在尊重他们的青春期精神需求的前提下做出正确及时的引导,让他们接受优秀青春文艺作品的良性熏陶,抵制青春影视作品中有可能的负面影响,调动各种有利的文化因素和文艺因素,引领学生在经典文艺和时尚文艺的交互作用下使自己的精神情感得到有效的升华。既然青春期烦恼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既然青春偶像剧已经涉入中学生心理的微妙变化并且影响着包括其写作行为在内的各个方面,蛮强的回避就只能是不智之举。学校或教师如果一味对“敏感”的青春烦恼或青春影视避而不谈,最终也许会不胜决堤“洪水”的猛烈冲击。教师只有趋利避害地、有选择有侧重地、辩证地去引导学生对青春影视进行合理的分析,运用。只有在诸多青春期烦恼的围困中寻求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才是中学校园文学的突破点。与此同时,家长的配合十分重要。社會、学校、家长的三方关怀共同作用,受益的将不仅仅是写作行为,还将大大有益于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注释:
①http:www.154000.com,2006.4.20
②余秋雨.银幕背后的文化灵魂.艺术世界,1989年第3期.
③ 周安华.现代影视批评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第254页.
④梅乐平.论当代影视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1页.
⑤梅乐平.论当代影视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1页.
⑥钟惦奜.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第267页.
参考文献:
[1] 蔡尚伟.影视传播与大众文化[D].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器友.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D].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3] 李建军.时代及其文学的敌人[D].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4.
[4] 郭小平,张泓.青春偶像剧的美学分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0,26-29.
[5] 蔡贻象.影视文化美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