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评析

2017-07-12 14:03付明森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4期
关键词:血塞通病患神经功能

付明森

(中信中心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3)

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评析

付明森

(中信中心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3)

目的 研究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试验对象:我院近2年收治的83例脑梗死病患。病患分组方法:密封信封法。83例病患分为组1和组2两个组别。组1行常规治疗,包括控糖降压、抗血小板凝集等,并给予0.2~0.4 mg纳洛酮+10%葡萄糖溶液静点,2次/天,治疗2周;组2在组1基础上增加500 mg血塞通+0.9%生理盐水250 mL静点,1次/天,治疗2周。观察指标:①脑梗死治疗效果;②不良反应;③用药前后病患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脑钠肽水平的差异。结果 ①组2相比于组1脑梗死治疗效果更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②两组无严重不良反应,χ2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③用药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脑钠肽水平相似,t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用药后组2相比于组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脑钠肽水平改善更显著,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塞通治疗脑梗死临床有效性高,可改善病患神经功能、提升其生活能力,改善脑钠肽水平,安全可靠,可推广应用。

血塞通;脑梗死;临床有效性

脑梗死临床发病率高,多发于老年人,属于常见急性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具有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目前,临床脑梗死治疗基本原则是短时间内有效改善脑代谢,实现脑血流的恢复,修复可逆损伤神经[1]。本研究对血塞通治疗脑梗死临床有效性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试验对象:我院近2年收治的83例脑梗死病患。病患分组方法:密封信封法。83例病患分为组1和组2两个组别。所有病患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均首次发病,入选患者NHⅠSS评分≤5分,未溶栓。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病患和家属知情同意。

42例组2病患中:病患中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低至51岁,高至83岁,年龄中位数(64.34±2.52)岁。体质量低至41 kg,高至83 kg,体质量中位数(63.92±1.18)kg。发病时间24~72 h,平均(33.53±2.73)h。41例组1病患中:病患中男性29例,女性12例;年龄低至52岁,高至82岁,年龄中位数(64.91±2.25)岁。体质量低至42 kg,高至83 kg,体质量中位数(63.92±1.42)kg。发病时间24~72 h,平均(34.67±2.14)h。两组病患基线资料P>0.05,研究有较强的可行性。

1.2 方法:组1行常规治疗,包括控糖降压、抗血小板凝集等,并给予0.2~0.4 mg纳洛酮+10%葡萄糖溶液静点,2次/天,治疗2周;组2在组1基础上增加500 mg血塞通+0.9%生理盐水250 mL静点,1次/天,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评价标准。观察指标:①脑梗死治疗效果;②不良反应;③用药前后病患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脑钠肽水平的差异。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分为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2],总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占总例数的比率。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脑梗死病患研究数据统计软件为SPSS21.0软件;脑梗死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均统一以%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脑钠肽水平均统一以(± 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衡量脑梗死病患治疗结果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 结 果

2.1 两组病患脑梗死治疗效果相比较:组2相比于组1脑梗死治疗效果更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患脑梗死治疗效果相比较[n(%)]

2.2 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脑钠肽水平相比较:用药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脑钠肽水平相似,t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用药后组2相比于组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脑钠肽水平改善更显著,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脑钠肽水平相比较(±s)

表2 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脑钠肽水平相比较(±s)

注:与用药前相比较,#表示P<0.05;与组1用药后相比较,*表示P<0.05

?

2.3 两组病患不良反应相比较:两组无严重不良反应,χ2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病患不良反应相比较[n(%)]

3 讨 论

脑梗死多发于老年人群,发病率高,且随着老龄化趋势加重发病率逐年升高,脑梗死的发生跟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而出现缺血缺氧,使得局部脑神经组织细胞受损相关。脑梗死发病急,进展快,需及时治疗,改善病患预后。在常用治疗药物中,纳络酮属于一种竞争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其治疗脑梗死的机制在于:快速经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抑制脂质氧化和蛋白水解,促进相应部位代谢活动增强,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3-4]。而血塞通则属于中成药,其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苷,可抗动脉粥样硬化,有效预防血栓,有效扩张脑血管,对缺铁性钙离子浓度升高进行抑制,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神经,改善病患预后[5-6]。

本研究中,组1行常规治疗,包括控糖降压、抗血小板凝集等,并给予0.2~0.4 mg纳洛酮+10%葡萄糖溶液静点,组2在组1基础上增加500 mg血塞通+0.9%生理盐水250 mL静点,结果显示,组2相比于组1脑梗死治疗效果更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脑钠肽水平改善更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血塞通治疗脑梗死临床有效性高,可改善病患神经功能、提升其生活能力,改善脑钠肽水平,安全可靠,可推广应用。

[1] 陆丽萍,陆维君.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研究[J].陕西中医,2015,24(6):655-656.

[2] 张玉琴.针刺配合静滴血塞通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 2010,16(9):1148-1150.

[3] 张明君,王华萍.注射用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08(4):106-107.

[4] 张玉琴.针刺配合静滴血塞通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0,16(8):986-988.

[5] 黄上宁.川芎嗪注射液与血塞通治疗脑梗死临床对比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3,14(23):59-60.

[6] 潘竹倩.长春西汀联合血塞通治疗脑梗死65例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75-76.

R743.3

B

1671-8194(2017)14-0195-02

猜你喜欢
血塞通病患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冠脉搭桥术后的临床护理价值分析
心血管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浅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银杏达莫和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对比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塞通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