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咏梅
(东北财经大学社会与行为跨学科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米咏梅
(东北财经大学社会与行为跨学科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人口迁移是一个地区的户籍人口转移到另外一个地区工作,逐渐成为另一个地区的常住人口。我国人口迁移具有逐年增加,较高学历、落后地区迁入发达地区等特点。人口迁移能够促进我国地区间经济逐步趋于平衡。建议经济落后地区通过吸引迁出人口回迁和留住常住人口的政策措施,放大人口迁移的积极作用,逐步解决区域间发展不均衡问题。
人口迁移;特点;影响分析;政策建议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量人口迁移始于改革开放以后。1984年起户籍管制逐步松动,人口跨省市流动日益增加,尤其大批农民涌向北上广以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务工。农民工的工资报酬处于最低水平,凭借这些丰裕且廉价的劳动力,沿海地区的产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期,沿海与内陆落后地区的经济差距日益加大,中国“东高西低”的非均衡区域格局逐渐形成。人口迁移是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收敛,还是加大了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不同的回答,将产生迥然相异的政策涵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逐年增加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的规模在持续增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2亿人。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约为2.36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创历史新高。
(二)农村人口移向城市
2010年全国迁移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占全国人口迁移总数的68%,跨省流动人口中则有近82%来自农村。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人口以年轻劳动力为主,老人和孩子继续留在农村,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三)从中西部移向东部
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一直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流动,珠三角和长三角是吸纳人口迁移的主要地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流入,广东省的流入人口规模至今仍在全国居首位。90年代以后,随着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冀经济增长日趋强劲,劳动力需求大量增加,对流入人口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与珠三角共同成为流入人口集中的三大都市圈。21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流入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珠三角地区,其中以浙江流入人口增长幅度最大。2010年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流入人口更为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当然,随着大量新兴城市的崛起以及国家对非三大经济圈的扶植政策利好,使得更多的人选择留在家乡工作,同时,三大都市圈人口密度趋于饱和,各方面压力不断增加,使得一些人不得不放弃迁移。
(四)从经济落后地区移向发达地区
城镇收入水平高和人均GDP高的地区,对迁移人口有更大的吸引力,成为人口流入集中区,如2012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天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都是跨省劳动力流入的主要地区,2005~2010年的省外流入人口几乎占全国跨省流入人口的45%,上海、北京、浙江的人口迁入率高居全国前三位。2005~2010年人口迁出率最高的前三个省依次是人均GDP较低的安徽、江西、贵州。其他几个主要人口流出地还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重庆。总体来讲,人口流入地区则相对集中在东部主要经济中心城市。
(五)以年轻化、男劳力为主
流动人口以年轻劳动力为主,高度集中在15~49岁这个年龄段(占84.5%)。流动人口的年龄从1982年的23岁上升到2010年的29岁,流动人口中有一半人在29岁以上。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所反映的非户籍迁移人口的年龄构成显示,0-14岁也占一定的比重(占8.2%),应该是子女随父母的迁移,这一年龄段与人口迁移主体年龄段在数量上的巨大落差也表明,有相当多的青少年未随父母迁移,而成为留守儿童。相对于14岁以下的年龄段,15-19岁的迁移人口比重相对较高(占7.6%),说明在人口迁移大军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因过早辍学而知识技能水平相对较低的人群,他们从事的往往是低层次工作。60岁以上的人群迁移不明显(占2.4%),既与老年人口逐渐丧失劳动能力状况有关,也与老年人群对故土的强烈眷恋特点有关。
从迁移人口的平均性别来看,性别比为129,表明参与人口迁移流动的男性多于女性,这与以往认识相符。在局部的年龄段,尤其是80岁以上的迁移人群,才出现女性多于男性的局面,这与男女寿命差异有关。
(六)受教育程度
全国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迁移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一年左右。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省际的迁移人群中,初中学历占绝对优势,远远超过其他学历所占比重,而省内的迁移人群中,学历分布比较平均,初中学历者虽然多于高中学历和大学及以上学历者,但差距不大;二是高学历人员在省内迁移表现得更突出,长距离的省际迁移反倒表现得不突出。
省际迁移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总体上以初中学历为主(占52.8%),小学学历(17.3%)、高中学历(16.8%)和大学及以上学历(11.6%)也占了一定比例,其中,小学学历者略高于高中学历者,高中学历者又略高于大学及以上学历者,并且三者相差不是太大。在数量最多的初中学历的这部分人群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省内迁移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虽然也是以初中学历为主(占35.1%),但高中学历和大学及以上学历者也较多,而且高中学历者(25.6%)略多于大学及以上学历者(21.3%),大学及以上学历者又多于小学学历者(15.9%)。
表1 迁移人口的受教育年限
(一)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人口迁移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有限
在经济发达的美国、欧洲和日本,人口的跨地区或跨国家迁移,对经济的影响程度有限。假设美国各州之间的稳态增长率和稳态产量水平相同,Barro和Sala-i-Martin估算了美国1900-1990年,九十余年间的人口迁移对美国各州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州之间人口迁移确实能够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收敛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程度不到10%,实际上影响效果很小。另外,Barro和Sala-i-Martin还研究了20世纪中后期在日本、德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英国之间人口跨国迁移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流动无法解释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收敛。
(二)在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人口迁移的经济效应显著
在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自由迁移将有使劳动要素边际报酬均趋于相等,消除地区之间要素禀赋差异的作用明显,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劳动报酬差距和人均GDP差距。1985年-1990年期间我国劳动力迁移对地区差距缩小的贡献大约为12%(姚枝仲和周素芳);1990年-2000年,人口迁移使中国十几个省区的GDP平均增加1.5%,并使这些省市的基尼系数分别降低1.6%-7.5%(王德文等)。在市场条件下,劳动力在地区间的自由迁移也有使劳动要素边际报酬均等化的作用,并能够有效地缩小地区间的劳动报酬差距和人均GDP差距,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地区手链的作用。人口迁移促进落后与发达地区经济收敛的机制是收入转移和知识转移。迁移人口的收入带回继续建设或购买房屋,满足留守老人的衣食住行消费,拉动了落后地区的消费和投资。迁移人口返回家乡就业或创业,传播发达地区的工作经验、知识和技术,产生了人力资本的正外部性,促进落后地区的技术进步。
(一)人口迁移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与发达国家不同,是地区发展不均衡的大国,落后地区与较发达地区并存。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地理区位和自然禀赋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加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实施的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战略之间存在较长时滞,使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经济增长速度和模式显著不同。2015年,我国大陆地区人均GDP最高的天津市人均GDP为10.9万元,是最低省份甘肃省的近4倍。同时,我国的人口迁移呈现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的特点,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收敛将产生重大影响。
(二)东北和中西部以发展优势产业吸引迁出人口回迁
资本和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具有边际收益递减的性质,无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知识和技术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性质,能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因此,以人口迁移促进落后地区可持续经济增长,就要充分吸引迁出人口的回迁。东北和东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农产品和矿产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不同产业就业人口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实现收入的增加和发展空间的增长,吸引人才回流。改变劳动力素质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的现状,着力创造出足够多的就业机会来满足当地教育水平较高,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资源,诱导高素质人才流入本地高科技产业。
(三)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留住常住人口
除收入因素外,人口向发达地区迁移的因素也与发达地区完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有密切关系。由中央政府进行协调,加大有关政策支持力度,欠发达地区与北上广发达地区的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建立一对一帮扶,增强在医疗和教育上的均等化,为常驻人口解决后顾之忧。加快公路铁路、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创业成本。通过与发达地区交流干部等方式,提高欠发达地区的执行效率,增强行政服务能力和水平,避免人力资本的严重流失。特别是,在人才政策方面,制定优厚的人才政策,提高人才工作的投入水平。切实提高人才待遇和社会地位,建立合理工作机制,发现、评价、管理和使用人才,调整人才结构,保障区域经济发展。
[1] Barro,R.J..and Sala-i-Martin.X.Econom ic Grow th[M] New York:M c Graw HillCompanies,Inc.,2003.
[2] 蔡 昉,王德文,都 阳.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1(2):4-14.
[3] 马红旗,陈仲常.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特征—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J].人口研究,2012(6):87-99.
[4]侯燕飞,陈仲常.中国“人口流动-经济增长收敛谜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9):11-19.
[5] 姚枝仲,周素芳.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异[J].世界经济,2003(4):35-44.
[责任编辑:金永红]
C922
A
1005-913X(2017)05-0015-02
2017-04-18
2013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3BRK001);2015年度辽宁省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2015lslktzijjx-15)作者简介:米咏梅(1979-),女,山东烟台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经济思想史、经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