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内容详析

2011-04-11 07:33张金萍
地理教育 2011年1期
关键词:人口迁移图表因素

张金萍

一、知识构建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人口迁移”的要求,属于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它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行为表现。就学生而言,不是简单地说出一些人口迁移的事实,也不仅是列举出人口迁移的各种影响因素,而是要联系实际事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人口迁移反映的是人口在空间上的动态变化,其内涵同时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所以,影响因素非常复杂。要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首先,要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基本事实、特点及意义,从而对世界和我国的人口迁移情况有一些基本认识。其次,要理解和把握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能够找到人口迁移的因果关系。第三,要归纳出“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的思路与方法,拿到“金钥匙”,以便举一反三。最后,结合具体事例,适时适地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下面以人教版必修2教材为例,说明其知识结构(图1)。

二、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和特点以及人口迁移的地理意义;理解和掌握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联系古今中外人口迁移的案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互联网或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家庭和本地(或感兴趣的其它地方)人口迁移的数据,深入分析其主要原因。通过课堂讨论,将研究成果与同学进行交流;运用图文资料呈现具体事例,揭示人口迁移的内涵,区分人口迁移的类型,分析二战前、后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以及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人口迁移的特点;运用图文资料,归纳说明人口迁移主要原因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人口迁移主要原因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关注全球人口发展现状与趋势的责任感,逐步加深对我国国情与国策的理解,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三、重难疑点

1.教学重点分析

从整体看,人口迁移的内容比较繁杂,很多知识点都需要有个基本的了解。如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基本事例,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便于理解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但是,真正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并不多。因此,要抓住关键,避免陷入记忆大量事实材料的低层次教学窘境之中。教学重点包括:①人口迁移的类型; ②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③分析人口迁移案例的思路和方法 ;④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人口迁移既包含了时间尺度,又包含了空间尺度。因此,必须要明确一定时期内,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人口迁移的流向。而且,不论是国际人口迁移,还是国内人口迁移,在同一时期内的不同地点,或同一地点的不同时期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有明显差别的,其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就一般情况而言,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是,在特定情況下,自然环境因素(生态因素)和人文社会因素,也可以成为主要因素。所以,关键是要总结归纳出“分析人口迁移案例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再结合实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教学难点剖析

总体来看,人口迁移的内容比较具体,没有多少抽象、生涩的知识,大部分内容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都没有多大的难度。教学难点包括:①不同历史条件下,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②相关区域的地理知识。

第一个问题因为涉及到跨学科的内容,所以,教学难度自然增大。如果学生不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那么,教学中,既要介绍和说明相关的历史知识,又要分析其主要原因。第二个问题主要是初中地理教学基础是否扎实的问题。就现阶段而言,全国大多数地区,初中地理的教学都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这无形中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3.教学疑点解析

客观地说,人口迁移知识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内容,只是在人口改变居住地的时间段界定上,国际人口迁移通常为一年以上时间,国内人口迁移则没有明确指出。教学中,可以参照国际人口迁移的规定进行说明。

四、教学建议

1.方法参考

课前3分钟演讲、调查问卷(或上网查询)、小组讨论、读图分析、比较填表等都是可以运用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学生在课前或课后进行的人口迁移调查问卷(或上网查询),可以开发课程资源,感受和体验地理知识的产生过程,增强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学会地理问题的研究方法。例如,调查自己的家庭、同学的家庭、当地(或感兴趣的其它地方)居民的人口迁移情况,并绘制成图表,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或全班交流,分析归纳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图表使用

本课标涉及的主要图表有:“15~19世纪国际人口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某国或某地的案例图表,自制的图表等。这些图表,如果都能用上,那当然最好。如果不好驾驭,那么,从中挑选出国际和国内的代表性图表进行教学,也能达成教学目标。对于硬件条件差的学校,师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版图来展示;条件好的学校,则可以用多媒体动画课件和视频进行展示。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好比较表,重点让学生说出人口迁移的流向、特点以及与其相关的迁出地与迁入地情况,并从中找出影响因素,说明其主要原因。

3.活动指导

本课内容多,分为2个课时教学,可以安排2~3个课堂活动。

课前3分钟演讲:要提前一周时间布置,让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及时准备。上课时,由学生(3人左右)介绍自己家庭或搜集到的当地人口迁移情况,师生给予及时点评。

小组讨论:在教师提供图片、视频等资料的基础上,学生分成4个小组分别探究“15~19世纪国际人口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国内人口迁移”和“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人口迁移”的流向、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地理意义,并由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结论,然后,师生进行点评、补充和完善。4个小组同学都探讨教材提供的案例,总结归纳出“分析人口迁移案例的思路和方法”,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之后,不同小组之间相互点评、质疑、补充,教师予以完善。

4.思考与练习

思考题:如何促进人口的合理迁移?(意在强化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活动题:自己选择一个实例,模拟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意在举一反三)▲

猜你喜欢
人口迁移图表因素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城人口迁移驱动机理探讨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