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庄巡礼——侯伯王酒庄

2017-07-11 16:33刘庆
世界文化 2017年7期
关键词:兰斯波尔多酒庄

刘庆

酒出自农作物,是饮品,更是文化。在中国的唐代,大诗人李白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里的“酒”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及“至人”的精神境界。在西方的古希腊罗马神话寓言中,在《圣經》及各类史诗中,酒是奖赏也是禁忌。可以说,酒与人类的文明、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自始至终都浸淫在文学、戏剧、绘画、音乐中。

本期“文化交流”栏目旨在系统介绍葡萄酒的历史、典故及相关知识。

法国1855年诞生的波尔多地区五个一级葡萄酒庄中,最为另类的葡萄酒庄当属侯伯王酒庄。说它另类是有原因的:第一,侯伯王酒庄是波尔多地区五大名庄中唯一一家不在梅多克产区的葡萄酒庄。准确地讲,侯伯王酒庄位于波尔多市的市郊,格拉夫(Graves)地区的佩萨克-雷奥良村。从波尔多市驱车向南行进约2公里,在公路的东边映入眼帘的便是侯伯王酒庄。一架架葡萄藤后面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侯伯王堡。古老的砖墙堆砌成错落的建筑群体,白墙青瓦,方圆交织,呈现出侯伯王酒庄高贵的“身姿”,使观者可以立刻联想到它五百多年的沧桑历史;第二,侯伯王酒庄在波尔多五大名庄中,面积最小。发展到今天,侯伯王酒庄的葡萄园面积也只有109英亩,约为43公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的土壤结构完全不同于其他四个一级庄的土壤,表层为粗砂砾石,而次层直接接壤黏土。这使侯伯王酒庄的葡萄种植明显区别于其他波尔多的酒庄。45%的赤霞珠,43%的美乐以及12%的品丽珠是侯伯王葡萄园的主体,仅有三行种植小维铎,不过,这应该是酿酒师调配葡萄酒口感的法宝。从葡萄品种的种植上看,就能知道侯伯王酒庄的红酒和白酒产量应该相对比较均衡,事实的确如此;第三,侯伯王酒庄的中文译名最多,“奥比昂”、“红颜容”、“侯伯王”都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但名词解释的内容基本一致,因为它们都在介绍同一家酒庄。没办法,由于亚洲各华人地区接触法国酒庄的历史时期不同,所以在不同的华人聚集区形成了不同的音译。为此,法国政府指示Chateau Haut-Brion酒庄在自己官网上正是对外发布自己的中文译名——侯伯王酒庄, 这意味着,之前众所周知的“红颜容”、“奥比昂”这样的中文称谓,将不被官方承认。更名,是为了打造品牌整体形象。“尽管我们意识到更名会是一件相当繁杂的事,但产品的命名并不单指产品本身,更要考虑到它的未来,包括长期的经营理念,因为我们更致力于打造品牌的整体形象。”侯伯王酒庄在官网是这样来解释它的更名行为的。

Chateau Haut-Brion发布官方中文名称“侯伯王”,是其在品牌推进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对于早已被中国经销商和消费者所熟悉的如红颜容、奥比昂等名称而言,这样一新名称的出现是否能被市场认同?在获悉侯伯王更名一事时,部分经销商表示出这样的疑惑。

追溯侯伯王酒庄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侯伯王酒庄犹如欧洲贵族手中把玩的珍宝,几易其手,却始终不能让所有者无视它的存在。 侯伯王酒庄在波尔多“五大” 中最小,却是最早成名。1525年4月23日,利布尔纳市长的女儿珍妮·德·贝龙(Jeanne de Bellon)嫁给波尔多市“议会” 法庭书记让·德·波塔克(Jean de Pontac),嫁妆是在佩萨克一块被称为“Huat-Brion”的地,这个日子被作为侯伯王酒庄的诞生日。1533年,让·德·波塔克买下连带周围附属建筑的侯伯王宅邸。1549年,他开始修建庄堡,即现在酒庄的东北部分。一个世纪后,贵族阿诺特·德·波塔克三世(High and Mighty Lord Arnaud III de Pontac)接掌酒庄。他随后成为波尔多市议会第一任议长。在阿诺特三世时代,酒庄不仅面积增加了一倍,而且以华贵装饰闻名。如皇太后赠送的地毯,华丽的家具,金叶片装饰。

第一次记载以侯伯王酒庄为名的酒是在1660年,当时法国国王用侯伯王的酒招待宾客。1666年,阿诺特三世的儿子弗朗索瓦-奥古斯特在伦敦开设名为“L‘Enseigne de Pontac” 的酒馆,当时成为伦敦欣赏美酒佳肴最时尚的酒馆。弗朗索瓦去世后,他的内侄弗朗索瓦-约瑟夫·德·菲米尔继承了侯伯王酒庄三分之二产权。弗朗索瓦-约瑟夫一生成就辉煌,年轻时从军,屡建奇功而晋升为元帅。回到波尔多后更是官运亨通,从港口总督一直做到盖耶省总督。最后,加官晋爵的约瑟夫·德·菲米尔伯爵获得侯伯王酒庄的全部产权。他装修了酒庄,装饰了宏伟的入口,在庄堡周围修建了具有18世纪经典风格的花园,使酒庄成为款待贵客之地。

1787年,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当时驻法国大使,后成为美国第三任总统的托玛斯·杰佛逊(Thomas Jefferson)在访问波尔多时专门考察了侯伯王酒庄,并将侯伯王酒庄列入他评价的四个一级酒庄之列。18世纪,侯伯王开始在酒庄装瓶,改善了酒的熟化过程,延长了侯伯王酒的陈年时间。法国大革命期间侯伯王酒庄经历了大变动,庄主菲米尔伯爵被处极刑。他的侄子在获得发回的财产后将侯伯王酒庄售给拿破仑一世的外交部部长后,便远离法国。

1836年,巴黎银行家约瑟夫-尤金·拉瑞尤在拍卖中买下侯伯王酒庄。五年后又将酒坊购回,使酒庄重新恢复到弗朗索瓦时代的规模。这时,侯伯王酒大量出口到美国,在受法国文化影响非常深的新奥尔良受到特别欢迎。1855年,在波尔多分级中,侯伯王酒庄被列为一级酒庄。一直到1922年,酒庄都是为拉瑞尤家族拥有。随后,进入了混乱时期。

现在掌管着侯伯王的家族是帝龙家族,这一富可敌国的家族给侯伯王带来了更多的艺术气息。 克兰斯-帝龙(Clarence Dillon)是一位从小受法国文化影响深厚的美国银行家,他热爱艺术与美食,1908年他与新婚的妻子在欧洲生活了两年,时常往返于巴黎与日内瓦之间的克兰斯醉心于法国建筑,在巴黎研究绘画艺术,同时还在巴黎蓝带餐厅学习厨艺入门课程。然而,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他后来遇上了威廉-里德(William A. Read),最后还是进入了银行,与著名的大金融家贝尔纳-巴鲁克(Bernard Baruch)共事。才进去3年便成为银行的总裁。只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克兰斯还是忘不了法国迷人的建筑与艺术,于是他深入研究波尔多的葡萄园,并一直很希望能在波尔多购买一座一级庄。然而,事有偶然,由于克兰斯犯了一个“错误”,而导致克兰斯在不经意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1934年,克兰斯亲自去波尔多考察几个正在出售的酒庄,本来计划着去白马庄(Chateau Cheval-Blanc)的他突然在雾气弥漫的波尔多迷了路,当时天气寒冷,饥寒交加的克兰斯误打误撞,却看见了侯伯王酒庄出现在路的尽头,且酒庄正在出售,侯伯王的城堡可以说是整个波尔多里最具童话气质的一个城堡。这场意外的邂逅美丽而又浪漫,真是天作之合。1935年,克兰斯-帝龙正式成为侯伯王的拥有者。善良的克兰斯对法国的感情深厚无比,1939年,当法国面临战争的威胁时,他毅然将侯伯王改造成医院,为法军的伤残士兵疗伤。1940年,他又为波尔多的慈善机构捐赠了超过41万法郎的善款。

克兰斯的儿子道格拉斯(Douglas)在出任美国驻法大使期间,又恢复了侯伯王的外交光环,用侯伯王招待贵宾。回国后的他还担任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的财务部长。可见,侯伯王在法、美两国的政要餐桌上是如此自然地成了主角。克兰斯的儿子恢复了侯伯王的外交光环,而克兰斯的孙女琼安-帝龙(JoanDillon)则是使侯伯王注入了王室血统的灵魂人物。她在1967年再婚时嫁给了卢森堡王子查理,生下了現任庄主侯贝王子(也称罗伯特王子Prince Charlotte)与女儿夏洛特公主(Prince Robert)。1978年查理王子去世后,她又改嫁给了穆西公爵菲力普-德-诺阿耶。琼安除了对庄园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外,还在原酒坊附近建起了高科技的酒窖、实验室、橡木桶作坊(侯伯王是五大名庄里唯一一家自己制作木桶的酒庄)和存酒库等。而她的另一个重大的贡献是收购了毗邻酒庄的美讯酒庄(Chateau La Mission HautBrion)以及它的两个附属葡萄园拉维侯伯王(Laville HautBrion)和拉图侯伯王(La Tour Haut-Brion),将其一并纳入克兰斯-帝龙的产业中。

帝龙家族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似乎是这一家族代代人的共同特质。现任庄主罗伯特王子也酷爱艺术,在继承家族的葡萄酒产业之前,他与妻子曾为好莱坞的童话电影创作过剧本,身为卢森堡王子的罗伯特王子对童话有关的东西情有独钟,他最后一个企划便是迪士尼的 《格列佛游记》(Gulivers Travels),而他的最后一个剧本是和妻子一起为三角制片(TrimarkStudio)写的《灰姑娘》(Cinderella)。然而,在兴趣与家族产业之间,他还是选择了后者,并创立了克兰斯帝龙名酒公司,还通过收购葡萄园和葡萄,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现在,帝龙名酒旗下除了拥有世界知名的顶级名庄侯伯王以外,还有美讯酒庄、侯伯王副牌小侯伯王(Le Clarence de Haut-Brion) 并收购回来的波尔多大区的葡萄酿造的中价位系列克兰朵系列(Clarendelle),以及刚刚发布的位于圣埃米利永(Saint Emillon)的昆图斯酒庄(Chateau QVINTVS)。

侯伯王酒庄之所以能长期保持葡萄酒的高品质,从而享誉世界,这得益于戴马斯家族世代的呵护。 五大名庄中,拉菲出现在中国餐桌上的频率最高,而在法国这个“外交用酒”的角色却常常以侯伯王葡萄酒的“身影”为主。纵观侯伯王世代的外交史,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端由。然而,侯伯王真正的品质,在近88年里都由戴马斯家族守护着,该家族的第一代酿酒师乔治-戴马斯(GerogesDelmas)曾在“二战”期间阻止德军饮光酒窖里的珍藏,使得当时德军还要付钱才能喝到侯伯王的葡萄酒。其儿子让-贝尔纳-戴马斯(Jean-Bernard Delmas)师从波尔多两位著名的酿酒师利巴-戈佑(PascalRibereau-Gayon)和艾米·贝诺罗(Emile Peynaud,上世纪后半时期法国最具影响力的酿酒学家之一,被誉为“现代酿酒学的奠基人”)后,又回到侯伯王担任首席酿酒师。乔治的孙子让-菲利普-戴马斯(Jean-Philippe Delmas)是现任的酒庄总经理兼首席酿酒师。在波尔多,这种三代人连续打理一个酒庄的情况十分难得,尤其是在动荡不安的20世纪。(酿酒师让-菲利普-戴马斯的专访可翻阅《葡萄酒》杂志2010年12月刊)

众所周知,五大名庄里有四大名庄都位于波尔多的梅多克(Medoc)产区,而唯独侯伯王是位于格拉夫(Graves)的佩萨克-雷奥良村(Pessac-Léognan)。这便使其从风土到口味的风格上都与其他四大名庄有着明显的不同。喜欢浓郁口感的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给口感较为含蓄的侯伯王的分数一向偏低,原因在于相对比梅多克那些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主角的名庄酒而言,侯伯王对美乐(Merlot)与品丽珠(Cabernet Franc)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赤霞珠,年产量在1万到1.2万箱(每箱12支)之间,在五大名庄里产量最小,但葡萄酒的内在质量却相对较高。

虽然,走含蓄路线的侯伯王并不经常得到罗伯特-帕克的青睐(侯伯王1959和1961两个年份依然获得了罗伯特-帕克的满分),但这并不代表它的品质低于其余四大。侯伯王惊人的余韵与天鹅绒般的单宁是举世闻名的,然而要领略到它这番魅力需要的是耐心。

开车赴侯伯王酒庄,沿途看不到连片的葡萄园,而是是密密麻麻的城市街道。到了酒庄大门,看到墙内的葡萄园,墙外的鳞次栉比的住宅,不由地感叹:“真是个都市里的村庄!”

侯伯王酒庄是波尔多历史最悠久的酒庄之一,480年前酒庄周围一定都是葡萄园。随着欧洲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在波尔多市的扩展中多少葡萄园消失了,侯伯王留了下来。

侯伯王酒庄(Chateau Haut-Brion)不仅仅是一个酿顶级红白酒的酒庄,而是一首诗,一幅涌满诗情的画。从进了庄门,坐落在挂着深红色绒幕的影视厅开始,所感受的就是精致优雅和诗情画意。

接下来嵌着金色庄徽的深红色绒幕无声地拉开,展现在眼前的是酒庄悠长的历史,独特的葡萄园管理——修剪葡萄树、中耕、收获,传统与现代科学结合得天衣无缝的酿酒,每一个细节徐徐展现在眼前。游客都惊呼从来没看到将葡萄园和酿酒拍得如此精致,如此完美,如此高雅,这就是侯伯王酒庄!后来,当有游客见到庄主HRH侯贝·德·卢森堡王子 (HRH Prince Robert of Luxembourg),提起酒庄精美的录像时,他粲然一笑,告诉游客这是他的精心杰作。

因为侯伯王酒庄离波尔多市最近,历史上从来是葡萄成熟早,以第一个采摘葡萄而标志着波尔多葡萄收获季节开始。侯伯王酒的风格与梅多克红酒风格不同。新酒香气馥郁复杂,口感柔和纯正;陈年酒香气怡人,丝一般的质地,细致优雅,令人赞赏。历史上便以持之以恒的高品质酒闻名。

侯伯王酒庄的品酒室在楼上,从三面环绕的窗户中可以看到周围的葡萄园。品酒室的酒柜中排列着侯伯王酒庄的控股公司——克兰斯·帝龙公司拥有的不同酒庄的酒。酒柜顶上陈设着中国的青花花瓶,为整个品酒室添加了东方韵味。中间是一圈品酒台,大理石的台面,洁白的衬纸,一切都是为欣赏酒而特设的。高高的吧台椅,坐在上面非常舒适。坐上吧椅,调整好位置,拿起1999Chateau Haut Brion Rouge。这款酒由30%的赤霞珠,60%的美乐和10%的品丽珠调配而成。美乐比例大是侯伯王红酒的特点。这款泛着墨色的玫瑰紫,非同一般的深宝石红紫,这是侯伯王酒庄试酒时比照其他酒庄酒看到的色泽。依然纯浓的果香,经典的黑醋栗、黑莓香,隐约的紫罗兰花香,雪茄盒子、烟草和烟熏气,一层一层地涌出;重酒体,口感圆润饱满,细致丝滑的单宁撑起架构,酒开始成熟,大气优雅。

而1990 Chateau Haut Brion Rouge令人感受到侯伯王红酒的浑厚。经历了岁月的酒显出熟美的风韵。草药、土壤和矿质气,隐隐约约的雪茄盒、烤烟草和摩卡咖啡香;口感柔和醇厚,层次复杂,烟草、皮革和烤肉香气;丝绒般的单宁,如同软缎滑过舌尖,柔和中透出支撑长期陈年的劲道。

时尚多变,经典永存。侯伯王酒庄每一年都在创新与传统之间寻求平衡,直到今天还在不断学习、进步。

用侯伯王酒庄掌门人侯贝王子自己的话讲:“侯伯王葡萄酒的风格,最早可溯源到17世纪,当时侯伯王没有按传统般跟随庄园主人或教区的名字去命名,以来源地来命名。同时期,侯伯王成为英王查理二世御用的葡萄酒之一,时至今日该品牌已经享誉5个世纪,而在这5个世纪当中没有第二个葡萄酒品牌一直保以同样的品牌名称酿造和销售,因此可将侯伯王理解为历史上最为悠久的奢侈品牌之一。”

侯贝王子强调:“侯伯王在酿造哲学、经营哲学、产品打造方面,所专注的并不是是否符合时尚趋势,重要的是对经典的延续、品质的保证。时尚是无常的,虽然侯伯王的技术、质量每年都在不断改进,但酒的风格应秉承传统,无论在哪一个年份,比如一些晚宴用到的1953年、1971年、1989年及1999年这些年份,葡萄酒的整体风格一致,都能体现出侯伯王的个性。”

侯伯王在秉承传统的同时也没有忽略创新,侯贝王子说:“在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和質量提升方面,1961年侯伯王率先使用不锈钢发酵酒桶来改善酿造技术,此举为促进波尔多葡萄酒的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60年代末,我们开发出了新的葡萄克隆技术,借此来筛选出最适合侯伯王酒庄土壤的优质克隆葡萄品种;1989年,我们在酒庄开始实施‘绿色收成,在葡萄收割前将多余叶茎去掉以提高果实质量;并于1991年改良了酒庄木制酒桶的设备和技术,提升了木材质量并改善了木桶结构以确保最终葡萄酒的品质。侯伯王每一年都在创新与传统之间寻求平衡,直到今天还在不断学习、进步。”

侯伯王酒庄好的年份酒有:1969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3年、2005年、2009年、2010年、2012年和2015年。

猜你喜欢
兰斯波尔多酒庄
中国酒庄分级管理正式开展申报和评定工作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酒店行李员
美贺酒庄
43年与1/30秒
43年与1/30秒
波尔多及优质波尔多法定产区葡萄酒在中国备受青睐
品味波尔多酒庄
波尔多二班学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