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对策浅析

2017-07-09 05:41冯江丽
市场周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聋人师资建设高等职业教育

摘 要: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把聋人培养成能熟练掌握一技之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通过对目前我国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发现其在专业设置、师资建设、支持系统及聋人大学生就业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应的建议是十分有必要的。

關键词:聋人;特殊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困难;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2-158 -03

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既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鲍国栋和李强在《聋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方向探讨》中定义高等职业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群,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性人才教育”。为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2016年2月李克强总理曾强调要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对于生理有缺陷的聋人弱势群体来说,通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才是他们自立自强、平等融入社会生活的根本途径。因此,了解我国目前聋人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现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发展聋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聋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特殊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053所,专任教师5.03万人,共招特殊教育学生8.33万人。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我国的聋人高等职业教育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举办高等特殊教育的学院(系、专业)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办学层次和师资力量有了很大提升。

(一)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

从院校的数量来看,2015年我国共有1341所高职(专科)院校,比上年增加14所,这些院校基本招收有轻度听障的学生随班就读;有21所特殊高等教育院校,这些院校中有一半以上通过单独设立或在普通高校内设置专门招收聋生的学院、系、专业(如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其中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院校有: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河南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等。由此来看,高等职业学校的数量完全可以满足我国听障学生升学和院校选择的需求。

从在校生的人数来看:2015年,高职(专科)学校校均规模为6336人,全国有8508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1678名残疾人进入特殊教育学院学习。从表1可看出;由于各院校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的不同,对聋生的招生人数也有所差异。除了西安美术学院自身规模就比较小以外,其他院校的聋生在校生人数都在400人以上,这既符合特殊教育招生规模不宜过大的要求又可满足大多数聋生升学的需求。

(二)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和专业设置

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相当于大学专科层次,从我国目前几所主要高校的办学层次来看都在大专及以上,且很大一部分都升格为本科,不仅满足了聋人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需求,更满足了部分优秀聋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这种“职业+学历”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对于生理有缺陷的聋生来说无疑增加了其就业的筹码。

从对聋生开放的专业来看,本科层次有:绘画、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与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装与服装设计、产品设计、工艺美术等;专科层次有:装潢艺术设计、摄影摄像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等。这些专业的设置不仅符合聋人学生的生理特点,突出了专业设置的特殊性目标,而且为聋人在专业及层次上提供了多样化选择。但是这些专业大部分都属于美术类,范围过于狭窄,口径过于单一。

(三)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优质的特教师资是聋人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保障。经过国家多年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支持和鼓励,我国的特教队伍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注重对特教教师的培训。

首先,我国特教教师的数量稳步增长。如表2所示:截止到2015年,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人数已达5.03万人,相比2011年的4.13万,增加了9000人。但是在教师数量增长的同时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也在同步增长,所以特教教师的数量还是相对不足。尤其是聋人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特教教师,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出现较大缺口。

其次,教师素质也在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专科与本科并举,兼有少量硕博研究生的特教师范教育层次格局。在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对教师特殊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尽管如此,现实情况与理想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由于聋人专业的特殊性,教师需掌握一些特殊教育手段和技能,如熟练掌握手语及先进教学软件的使用等。所以提高特教教师的专业素质,仍是将来聋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聋人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比较传统、单一

首先,与盲人专业相比,面向聋人开设的专业相对较多,但涉及的专业范围较小。不论是工艺美术、服装设计还是装潢艺术设计、电脑软件操作等方向,都属于美术与计算机类专业,范围过于狭窄,口径过于单一,且与普通高校相比没有任何特色。其次,开设专业较为老旧传统,大部分没有与时俱进,没有根据产业结构的升级而进行相应的调整,造成聋生教学质量下降,就业比例低,影响了高等特殊教育所产生的积极的社会效益。因此,必须进一步调整专业,使之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二)专业师资队伍相对薄弱

首先,从事聋人专业教育的高素质人才相对缺乏,具体表现为具有特殊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很低。虽然学历并不等于“能力”和“学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性,学历代表了教师的受教育程度,能反映出教师的原始知识积累与学习能力。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聋人特殊教育发展现状之下,未来的特殊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不断学习与创新的精神,而这些都需要一定的学历水平做保障。其次是高等特教师资准入制度缺位。聋人的高等职业教育应是“职业教育+加特殊教育”,而特殊教育又是涉及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交叉学科。尽管近年来新进教师相对于老教师具有较高学历,但特教教育专业背景薄弱,缺乏特教资质。以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为例,多数是由计算机、服装设计等专业课普通教师担任。所以从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聋人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来看,普及实施特教教师的准入机制,为特教教师的选拔设好关卡,是尤为重要的。

(三)支持系统建设有待加强

郁松华等人在《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思考》中提出,支持系统是指“接受残疾学生的学校为残疾学生提供必需的帮助或最佳的支持系统的总称”。主要包括学习支持、生活支持和无障碍服务三方面,但我国高职院校中能主动为聋生提供支持服务的微乎其微。在学习支持方面,缺少课下指导、咨询和个别辅导。在生活支持方面,对聋生的人文關怀还不够。无论是特教教师还是健听学生,课下很少与聋生进行沟通交流,忽视了他们的社交需求,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思想进步和知识学习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无障碍服务方面,缺少课堂手语翻译、笔记记录员和技术支持(如资源教室、C-Pint技术软件)。因此,应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加强支持系统的建设。

(四)聋人大学生就业困难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促进消除贫穷的方法”和“一种准备进入某一就业领域以及有效加入职业界的手段”,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掌握能够立足于社会的一技之长,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更是如此。但目前聋人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聋生自身的生理缺陷导致就业困难。一方面由于聋生的听力和语言障碍导致其不能与健听人很好地沟通交流,但在工作中团队合作又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并没有专长优势,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反而将他们固有的弱势更加突出地暴露出来,增加了他们的就业难度。二是社会歧视、成长环境、自身的心理特质等因素造成了聋人大学生自卑、逃避、等靠、偏执的就业心理障碍。三是传统的三种残疾人就业途径(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及个体就业和灵活就业)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经济转型的需要,要做相应的调整。

三、提升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议

(一)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

目前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虽比较符合聋人身心发展的特点,但更要注重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来优化专业结构。首先要拓宽专业范围,不局限于传统专业。围绕第一、二、三产业设置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类、工科类以及服务类的特色专业,如:第一产业内可设置园林、花卉、种植、养殖等专业;第二产业内可设置刺绣、服装加工、针织纺织、电焊等专业;第三产业内可设置民间工艺、装饰广告、家政服务、烹饪等专业。其次,专业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符合社会需求。这就需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社会需求岗位走势的基础上确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分析岗位所需的能力要素,确定聋人必备的素质。最后,专业的设置还应突出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职业性和技术性。专业设置脱离与普通高职教育完全雷同的模式,强调专业的特殊性;尽量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突出专业的职业性和技术性。通过专业调整和课程改革,有效提高聋人大学生的就业和创新能力。

(二)以特殊性为导向,根据“双师”标准加强师资建设

聋人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建设要在确保教师数量的基础上突出特教教师的“特殊性”,根据“双师”标准提高实践知识和技能。一方面,各省(区、市)要在现有编制总量内,落实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正常教学和管理工作所需编制,配足配齐教职工,确保特教教师的数量。另一方面,逐步普及实施特教教师准入制度,确保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要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特教教师的准入制度;其次要以特殊性为基础,参照“双师”标准建立认定标准与认定机构;最后要加强聋人特教教师的职前培训,培训内容既要涉及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创新能力与聋人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此外,还要完善特教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落实并逐步提高特教教师津贴待遇。

(三)以学生为本,加强特殊高职院校的支持系统建设

特殊教育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教学手段的特殊性,特殊教学手段的应用要靠较完备的支持系统的支持。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罗彻斯特理工学院为随班就读的聋生提供的支持服务。在无障碍服务建设方面应加大对C-Pint技术教学软件的投入。这项新兴技术可将声音信息实时转换为文本信息,集笔记记录和实时字幕于一体。课堂教学采用C-Print软件,聋生可随时了解课堂上发生的事情,也可随时提问,还可用来整理文本信息或做摘要,便于日后复习。在学习支持服务方面,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建立了资源教室和伙伴支持体制。利用资源教室的智能设备可进行直观教学,健听学生与聋生组成的一对一伙伴体制能帮助聋生记录课堂笔记、课下辅导与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在生活支持方面还应为聋人的新生提供指导、心理咨询和就业等从入学到就业的一条龙服务。

(四)政府、社会、学校三方形成合力,积极引导聋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让每一位聋人大学生都能就业是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追求目标。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经济背景下,传统的集中就业、按比例分散就业已经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而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应该成为聋人大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式。这就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三方形成合力,积极引导聋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政府方面主要体现在制度与政策支持:为支持聋人大学生创业出台有关融资、税收、创业培训与指导等优惠政策,借助“互联网+”行动,鼓励聋人大学生利用网络就业创业,给予设施设备和网络资费补助。社会方面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放下对聋人的歧视与偏见,尽可能为聋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与创业指导。高职院校要结合聋人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帮助其做好职业规划,在校内积极推行创业教育,培养聋生的职业兴趣和方向,为其就业与创业做好知识上、技能上、心理上的准备。

四、总结

打破教育封闭体系,探索一条社会化的办学模式是我国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有两个重要特点:职业性和社会性。聋人职业教育强调社会性更有特殊的意义。“学历文凭不是聋人教育的唯一追求”,聋人高等职业教育要响应国家“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号召,不断改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其办学水平和职业特色,从聋人的切身利益出发,为社会培养出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实现其积极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鲍国栋,李强.聋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方向探讨[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0,16(S1):36-37.

[2][3][4][5]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6-07-06)[2016-09-27]. http://www.gov.cn/xinwen/2016-07/06/content_5088866.htm

[6]李拉.我国高等特殊师范教育机构发展的困境及其制度突破[J].现代教育,2016,(03):39-46.

[7]梅刚,赵康,宛丽.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4,14(1):5-8.

[8]刘全礼,梁纪恒.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高教),2016,(01):39-48.

[9][13]沈璐璐,童欣,周志微.我国高等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探析——借鉴美国经验[J].绥化学院学报,2016,36(4):101-104.

[10]郁松华,王艳娇,陈洁.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思考[J].学理论,2010,(03):109-111.

[11]王亚栋.职业教育研究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05):96-100.

[12]刘俊卿.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优化的基本路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6,(04):77-80.

[14]李洪.发展聋人职业技术教育[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3,(05):129-131.

作者简介:

冯江丽,女,山西运城人,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政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政策与法律。

猜你喜欢
聋人师资建设高等职业教育
聋人本科生研发翻译软件
基于“互联网+”的聋人团队管理模式研究
探析聋人就业问题及对策
关于强化区县公务员培训师资建设的几点建议
转型时期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探究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师资建设中孝德文化的渗透与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