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摘 要] 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和大学导师制的基本观点及其启示,以信阳学院开展大学导师制为例,探讨了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导师制中的实际运用。
[关 键 词] 多元智能;大学导师制;全面发展
[中圖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3-0134-01
一、多元智能理论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是近年来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流行甚广的一种智力理论。传统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推理能力为核心、且能通过智力测验测试出来的。而智力的多元论否定了以上观点,认为智力是以组合的方式存在的,每个人都是以多种能力组合而存在的个体,是不容易被单一化的测量工具测验的。人类的智力内涵十分丰富,是多元智能因素的组合,为此,加德纳提出了人类智能大致可分为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肢体运动、音乐、人际、自我认知、外界认知等多项能力。
加德纳认为,以上这些智能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呈现方式和呈现程度都不尽相同,由此,导致了每个个体的智力差异。并且这些差异既有先天原因,也受后天环境影响。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智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智力的发展轨迹和发展程度也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我们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1)基于每个个体智力的多元性,从不同视角和维度全面地看待每位学生。(2)基于不同个体的智力优势,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开展分类教育,实施因材施教。(3)基于智力的动态变化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为其提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促进其潜能的充分发挥。
二、大学导师制特点
大学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由威特姆创立,20世纪30年代被在此校留学、后在浙江大学任教务长的费巩教授引入我国。它是一种与学分制、班级制并列的大学教育制度。到20世纪末,已经成为我国许多高校除用于研究生教育以外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教育教学制度。这种制度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的关系,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导航、引领的作用,对于师生密切关系的建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方面也显示出了独特优势:(1)克服了大班制教学无法顾及每位学生的弊端,实现了“一对一”或“一对少”的教育形式。(2)根据教师教育背景和专业特点,为其分配相应的学生,便于实现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的无缝对接。(3)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便于多元潜能开发,既有利于全面发展,又能有意识地挖掘学生的特长优势,使其充分发挥。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大学导师制研究——以信阳学院为例
多元智能理论注重学生个体智力差异、追求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大学导师制理念不谋而合,下面就以信阳学院已经实行的学习生活导师制度为例,作以探析。
信阳学院从2015年9月开始对全校2015级新生开展了“大学学习生活导师制”,把全校所有行政、教学岗教师根据专业学科背景和个人特长优势,分到对应的不同专业学生宿舍,在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和行政工作之余,每月给学生开设一次“导师课”。截至目前,该项活动已经开展了约一年时间,通过学生处《关于学习生活导师制的调查问卷》表明,该项制度确实起到了初步的教育教学效果:在大一新生中,要求入党的学生达到了4431名,比上一年提高了5%,热心参加公益活动的学生比上一年增加11.2%;学风进一步浓厚,考试违纪率下降了6%,在考场上基本没有了夹带小抄的现象。
这项制度之所以取得良好成效,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注重学生个体化差异,这种差异的突出表现就是学生个体智能的多样性、多元化,在智能发展上,教师起到了很好的“导学”作用。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职能类别可以分为八种(后来补充到九种),这些智能因素在学生个体身上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以多种组合的形式存在,显现于个体的外在表现则是每个人在某一项智能上比较突出。在学习生活导师制中,教师着重挖掘学生身上比较明显的智能,进行引导,促进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例如,心理专业教师通过沙盘游戏和“心理健康月”活动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外语学院教师利用英语与学生交流思想等。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实施大学学习生活导师制,使学生的优势智能得以充分发挥和提高,同时也促使学生的多项智能因素得以全面发展。新形势下,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现实,若要获取学业事业的长足发展,首先要让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用多元智能理论开展大学学习生活导师制,关心和了解学生发展,支持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李敦东.近30年国内多元智能理论研究述评[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18.
[2]赖世华.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J].华夏教师,2016(3):15.
[3]沈致隆,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与世界的现状和未来[J].全球教育展望,2007(1):15.
作者简介:袁文霞(1986—),女,汉族,河南人,就职于信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