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
[摘 要] 根据多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经验,从大赛的指导方向和试题的分析看,教学存在一定问题,迫使专业教师重新审视教学标准,以技能大赛为切入点,从培养工匠型人才入手,深化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举措。
[关 键 词] 技能大赛;数控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201-03
国务院曾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做出决定:“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2017年,我国52名“年轻工匠”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金牌榜首位,创造了历史最佳成绩,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职业技能发展的整体实力和青年工匠的精湛技艺。大赛鼓舞和激励广大青年和劳动者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更好地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技能大赛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技能大赛推动了各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进程;技能大赛成为检验职业院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衡量标准之一。
一、全国技能大赛引领了专业的教学改革
全国技能大赛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方向,主要是因为全国性技能大赛的赛项设置以专业岗位的核心技术为要求,按照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制定,并能结合国际最领先的职业教育理念,能够反映新技术、新工艺的转型升级中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这也正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赛项的试题内容来自于周密的企业和行业调研,符合行业发展需求;大赛的评价标准规范了企业对技能人才知识、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综合评价。所以全国技能大赛能够对职业教育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
笔者从2010年开始担任大赛指导教师,几年来共指导数控专业80余人次参加省级以上数控技能大赛,连续多年在省内获得冠军,然而在全国技能竞赛中的最好成绩是二等奖,而且只有1次,没有大的突破。通过多年对大赛试题的深刻研究和剖析,反映出专业教学中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促使教师对数控技术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能否适应企业需求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反复论证。从历届数控技能大赛的试题和我校选手的表现看,总结出我校选手参赛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1)综合应用机械加工工艺能力差,缺乏对刀具、夹具、量具、工艺规程、公差与配合等知识的灵活运用,导致数控加工工序安排不合理、加工效率低;(2)不能熟练操作先进的数控设备、精密扫描与检测设备等,实践操作技能水平和校内实训条件跟不上社会形势的变换需求;(3)CAD/CAM软件应用、质量控制、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缺乏零部件的三维创新设计能力。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以数控技能大赛为切入点,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二、大赛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在本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仍然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在建立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基础上,把技能大赛的对职业技能人才的要求融会贯通到专业培养目标中,培养与专业对接的技能型人才。基于此,数控专业形成“能力递进、赛训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此培养模式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平台,按照培养学生“专业基本能力→专业专项能力→专业综合能力”递进的思路,采用“项目课程+生产性实训”学做交替、赛训融合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见下图)
“能力递进、赛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数控专业提出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代考”赛训融合人才素质培养的教改思路,是以技能大赛为载体,促进职业素质养成。参照技能大赛考核方法,创建了以专业技能考核为主的评价体系,考核中以过程考核为主,结果考核为辅,考核标准细化,确保考核具备科学性和公平性。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每个学期组织不同的技能比武,第一学年通过开展“平面制图”技能大赛考核学生对机械识图绘图能力、通用工具软件运用能力和机械工程基本技术能力的掌握情况;第二学年开展“手工编程和操作”技能大赛,考核学生对数控编程、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機床操作能力的掌握情况;第三学年开展“NX软件应用能力”技能大赛“PLC编程”技能大赛,考核学生对识图能力、机械设计和创新能力、工具软件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PLC编程和故障调试能力的理解情况;第四学年开展“数控自动编程技术”技能大赛和“数控维修技术”技能大赛,考核学生对工具软件应用能力、数控自动编程工艺分析能力、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和维修能力、机床精度检测能力的掌握情况。大赛的试题参考国家大赛标准,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分析任务、解决任务。校内技能比武培养了学生的竞技意识,提高了岗位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意识。在大赛中获奖的“拔尖”学生,学校给予一定数额的技能奖学金作为奖励,同时作为省级和国家级技能竞赛的后备种子选手,优先推荐优秀企业就业。在数控实训中心展示历届获国赛奖励的学生照片、学生作品、技能大赛成果等,供新生学习和观摩等,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大赛引领课程体系的解构重构
2004年,国家六部委主办了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吹响了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号角,2008年,教育部开始主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再到2012年的世界数控技能大赛,涉及的赛项项目有数控车、数控铣、三轴加工中心、四轴、五轴加工中心组合项目,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与升级改造、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加工等。这些大赛强调工艺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不断引入最前沿技术。根据对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技能大赛竞赛试题的分析,解构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论证和定位,将职业素养、规范和技能并重作为解构重构课程体系的核心指导思想。
近几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增设了“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复杂部件数控多轴联动加工技术”,这些赛项涉及的技术体现了“中国制造2025”中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的新要求,如“多轴加工技术”“三维扫描技术”和“三坐标测量技术”等。在课程体系调整中,我们压缩了不必要的理论知识、重复交叉的内容,增加符合目前智能制造发展趋势的《三维扫描与逆向技术》《多轴自动编程技术》《海德汉系统多轴手工编程技术》《三坐标测量技术》等理论和实训课程。课程内容中融入历届数控技能大赛的典型案例,结合教师多年的授课经验和精湛的技能水平,开发适合的教材,建设由企业案例和历年大赛试题组成的特色教学资源库,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做保障,同时为拔尖人才的培训提供学习资源,学生接收知识的效果非常好。
四、大赛引领实训教学环境的构建
通过数控技能大赛的检验,反映出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操作技能水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一部分原因在于学校缺少必要的数控实训设备,对先进的数控工艺方法、数控设备、数控刀具运用不够熟练;一部分原因在于校内实训中心没有建立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层面上,而技能大赛正逐步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成为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平台。
我校的数控实训基地是国家高等职业示范校重点建设项目,中央财政、省财政重点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成立于2006年,共投资2000余万元,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目前已建设成了集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多功能共享型实训基地,能够在辽沈地区起辐射作用。优质教学资源发挥共享作用,成为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数控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核心功能之一是职业技能竞赛,2015~2017年间,数控实训基地申请到专项资金600余万元,以数控技能大赛为平台、以校企共建为原则,根据教学需要和大赛需要,增加实训工位,更新实训设备,优化实训教学环境,改进实训管理办法,为学生技能训练提供良好的环境,为数控大赛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
2016年,学校与微深通用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共建了创新实训室,企业投入8台三维扫描仪和3D打印机,将实训室打造成为创新型人才孵化基地和“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培训基地,为面向未来智能制造领域,培养适应未来装备制造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推动国家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体验传统制造方式的变革和个性化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过程,在参与创造实践中产生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机械加工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也暴露了我校学生和参赛选手测量方法和技巧的落后,所以需要对测量工具进行必要的升级换代,能够按照企业的要求对零件进行检测,所以购置了海克斯康三坐标测量机、检测用工具量具、机械十字滑台等建设精密测量实训室。2017年,为适应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的未来制造业发展战略,将高档数控机床作为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所以购置DMG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及其附件,与德国德玛吉共建了高档数控人才培养基地。依据校企合作协议框架,DMG企业投入约100余万元,帮助我校根据德国最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标准,搭建实训平台,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培训体系。
此外,在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中,参照企业的管理制度,建立实训基地的管理机制,完善实训车间的“6S”(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管理)机制和内涵建设。在实训条件建设的同时,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坚持实训基地建设和企业文化氛围建设齐抓共管,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在实训基地营造真实的职场氛围,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的训练。
总之,数控技能大赛能将竞赛项目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对接,是职业教育教学效果的检验标准,是全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在全国技能大赛的引领下,我校数控专业经过几年不断的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证明这些改革举措是行之有效的。通过改革,我校学生在2016年、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和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维修改造赛项中取得两个二等奖的佳绩;2017年的成绩获得重大突破,是二等奖中的第一名(总成绩排名第六名),这也是辽宁省有史以来职业院校数控类技能竞赛的最好成绩。通过改革,逐步缩小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差距,实现了校企的深度产教融合。2017年,数控专业代表学校申报的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成功获批。通过改革,保证了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8%以上,为社会培养了更多优秀的数控技术工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玉美.从数控技能竞赛看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3,10(2):11-13.
[2]李粉霞,李和平.数控技能大赛引领下的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4(1):42-44.
[3]赵峰.数控技能大赛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3(35):82-84.
[4]李国华,钱逸秋.浅析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1(3):65-67.
[5]蘇宏志,王彦宏.从数控技能大赛看数控专业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3):32-33.
[6]杨建良.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19-24.
[7]刘克勇.技能大赛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抓手[J].江苏教育,2009(6):32-33.
[8]陈炳和.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的价值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9):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