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侠
[摘 要] 相对于本科院校跨文化理论和实践运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课时短、任务重,跨文化教学开展相对滞后。随着“一带一路”高铁建设的快速延伸,区域经济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需求量上升。通过问卷调查对比和访谈信息分析职业院校教学现状,并根据学生跨文化测试所反馈的文化盲点,从让学生确立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融合的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上实用化、模块化,并借助科技软件翻转文化课堂;指导课外英语社团活动的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来有效开展跨文化英语教学。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跨文化;心理建设;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078-02
近年来,国际经济由国家合作走向更为细化的区域交往,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工作内容和范围或多或少都会涉及英语实际运用技能,并且伴随中国职教特色专业的打造,具有专长的职教毕业生必然需要借助外语来完成工作任务。职业国际化趋势明显扩大与英语跨文化教学难以开展,成为阻碍职教发展进程的因素之一,关闭了靠专业能力走出国门的学生迅速成长的一条通道。因此,从树立文化导入理念、教学环节、社团互动三个方面探索适合职业院校英语技能实用性培养的有效模式,让学生在职业院校的英语学习阶段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由听、说、读、写的基础语言学习层次上升到辅助专业开展的外语实际运用。
一、跨文化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跨文化研究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人类学家艾德华·霍尔(Edward Hall)1959年《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开创了跨文化交际研究[1]。古迪昆斯特(Gudykunst)于1983年发表专著《跨文化交际理论:当前视角》(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Current Perspectives)被认为是跨文化交际学作为独立、成熟学科的标志[2]。1996年,美国教育部在全美外语教学大纲中首次明确了文化教学的核心地位。我国在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研究历史不长,但不少学者著书立说论证了引进跨文化理论进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我国英语教学经历了从听、说、读、写的识记模式到跨文化交际运用模式。目前,英语教学确立了现代英语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主要标志就是跨文化英语教学。
二、职业类院校跨文化教学现状和我院问卷调查分析
教育部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中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模式相对陈旧、国际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这一问题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由于任务重、课时短,体现得更为突出。并且国内关于跨文化教学多为适应大学本科院校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针对职业类院校的英语跨文化教学理论和案例研究比较稀缺。中高职生源基础水平和职业发展定位的实际情况,使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不仅在理论研究和实证模式上难以借鉴跨文化理论和研究,在常态教学中课时上也难以保证系统性导入跨文化知识。
我院地处“一带一路”通向东南亚的滇中枢纽点,随着高铁建设的快速延伸,区域经济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需求量上升。面对良好的就业平台,我院现有的学生英语技能和专业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延缓了国际化的进程。针对这一现状,亟须调整英语教学内容和方向。结合学情和职业特点,通过问卷调查数据、访谈和追踪个案信息,找到阻碍学生学习的文化盲点。其中,分先后两次进行,每次投放400份,测试对象为学院的大专、小大专、中专学生。问卷设计以需了解的英语文化知识和常识为限,第一次发放和回收试卷400份,有效试卷381份。在英语学习时间统计中,300名大专生入学时的平均学习年限是7、8年,66名小大专是4.5年,34名中专生是4.2年,其中个别学生学习英语时间是12年。再加上即将在校学习的时间,大专分专业还要开设0.5到1年的英语课程,小大专2~3年,中专1.5到2年。我们从统计的学习时间可以看到,英语是贯穿不同专业学生大部分学习阶段的课程,在时长上远超其他必学基础课程,比如物理、化学、地理、历史。如此充裕的教学时间,从第一次语音文化调查问卷第二部分中反馈的信息却没有体现相应的教学成效。例如,第16题“情人节的英文表達”选择题的错题率是53%,第17题“圣诞节是谁的生日”错题率是45%。这两道题都是学生关注度高,甚至参与节日庆祝的话题,对学习英语有一段时间的学生来说应该不算有难度的知识点,甚至可以归为生活常识。但多年英语学习却没有具备最基本的文化常识,这种脱离文化内涵的语言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枯燥甚至是痛苦的,其教育损耗无论是在校期间还是毕业以后都是非常巨大的。
三、文化导入改进措施和实证效果
(一)明确文化导入理念,做好学生心理建设
伴随着跨文化理论的发展,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注重阅读能力,第二阶段强调听说能力,第三阶段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第四阶段培养社会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要让学生从中学阶段的听、说、读、写技能转变为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其刚进入职业教育阶段就应明确文化导入理念的必要性。
首先,消除对英语学科的抵触情绪和质疑心理,才能有利于树立新理念。由于经历中、高考等选拔性水平考试,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停留在背单词、记语法的识记层面。多年学习却效果不佳,问卷调查中排斥继续学习的情绪明显。因此,跨文化教学开展的首要任务是调整学生学习心态,明确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学习目标。
其次,用测试数据让学生找到问题根源,树立语言学习和文化导入不可割裂的学习理念。例如,在我院第一次381份语言文化有效问卷中,第1题认为目前英语学习的障碍主要是单词和语法的占88.5%,文化障碍只有11.5%。但在第2题“在阅读理解中,往往短文读完却做不对题的主要原因”选择“单词和语法明白却理解不对”的占40.4%,这就和第1题的认为文化障碍的11.4%数据明显不匹配。这就说明学生自我分析上把英语学习主要障碍仍归结于单词和语法,但在实际考查中却发现明明记得单词和语法仍然做错题的矛盾。让学生意识到背熟单词却不理解文意的症结是跨文化知识的欠缺,明确文化知识是单词语法学习的最终归宿。
(二)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多渠道导入文化内容
Brown(1987)认为语言学习者失败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没能把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职业教育阶段,我们在教学内容上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分梯度、多渠道把文化导入语言学习中。
1.以教学为中心,贴近生活和职业
教材是学生的主要学习资料,文化导入内容要以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为范围,结合日常生活和职业特色所需的跨文化交际技能为度。不能过分泛化文化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迷失学习方向。适度性和相关性导入原则,让学生从课本入门,在生活中感受文化。把涉及的文化内容灵活地链接到单词和对话讲解中,不仅能让学生学习趣味化语言知识点,还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岗位上实际运用语言。
2.借助科技软件,翻转文化课堂
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的合拢,必然增加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特别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参差不齐的英语基础对教师统一开展跨文化交际教学是一个挑战。借助科技软件帮助学生减轻课前文化学习的压力,通过网络课堂把直观的图文和短视频资料提前上传,并链接类似中国大学慕课、秒懂百科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在授课前有一个相应的文化概念。每次开课时,轮流进行一分钟文化小播报。基于职业院校开设专业多为非英语,提倡用中文的方式播报跨文化内容,这样让播报更轻松,文化导入更高效。
3.开设专题化选修课程,保证常态教学的跨文化技能培养
职业英语教学作为公共必修课,教学内容既要保障课本知识点讲解,又要满足隐形的过级要求。在教学课时紧张的情况下,我们把日常教学中的过级讲解分离出来,增加专题辅导的选修课模式。在选修课的开设上,分为两大类:(1)以过级考证应试为目标的选修课程,有A级、B级、专升本的英语考试辅导。既保证了日常教学中实用技能提升的教学时间,又能满足学生对英语技能考试证书的认证需求。(2)以了解习俗文化和社会制度的课程,以由浅入深的梯度开设,有文化影评的英语原生电影、了解英美传统习俗和历史宗教的英美文化概况。这类选修课脱离应试目标,以理解和感悟英语文化的生动有趣为宗旨,从生活方式的角度让学生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这种目标明确的分类课程,既能保证必修课程按教学规律有序开展,又能让学生选修所需课程,达到自身职业发展规划目标。在本课题实证研究期间,英语原声电影和英美文化概况两个不同层次文化课程都开设成功,两门课程在第二次问卷调查中测试效果都超越了其他教学班级,能达到全班全对的状态。
(三)支持学生英语社团活动,指导文化活动开展
职业院校英语社团的自发活动多停留在中学式礼貌问候和自我基本情况介绍的模式,没有上升到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运用层面。主动把社团发展与跨文化理念结合起来,加速推进文化导入的系统化构建。(1)社团学期活动中举行专题讲座,以英语社为平台发布信息,让已经修完英语学分的学生继续参与学习。专题讲座邀请有出国访问和海外教学经历的教师,通过第一手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同身受,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语言中文化的鲜活与重要性。在我院两次讲座之后的访谈中,明显感到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由恐惧排斥到心生向往的转变。(2)建立校园网络英语群,借助微信群把学生集中在一起,有利于信息和资源的共享,让学生在课后的英语活动中有疑问时能及时向老师请教。
四、结语
从调整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状态着手,确立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融合的目标,在教学的设计上实用化、模块化,并借助科技软件翻转文化课堂,指导课外英语社团活动的文化内涵。通过课内强化、课外拓展的衔接,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培养打下基础。让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今后的升学和就业上具有可塑性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J].外语研究,1994(1).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