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梅 徐迎 孙其林
[摘 要] 大学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是广大师生核心价值观养成的重要场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广大青年群体的精英代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实践者、创造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在院校探讨目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应该怎样与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很好的对接,让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能够更好地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关 键 词] 校园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质对接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044-0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财富,同时也是广大师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社会、公民的行动指南,因此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更好的对接,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此次研究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大力推进和校园文化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基础,也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伴随着国内高校的不断发展、扩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高校软实力的体现,更是全社会文化建设成果的精神财富、重要资源。大学校园文化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是广大师生核心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场所。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对大学生将思想抱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提供了制度和行为约束,也对怎样结合起到了引导作用。所以校园文化在我国不仅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而且受到中央决策层的重视。
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各个方面的文化建设都对育人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是具有层次性的一种精神状态和文化氛围,以人才输送、教育培训、知识传播等形式影响和改变着高校师生,而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行为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文化自信、文化强国,提高公民的文化软实力,当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必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同时国家领导人提出广大青年要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工夫,下得苦工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工夫。作为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必须以树立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为目标;对社会建设以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为宗旨,作为未来的公民,进入社会必须以具备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素养为理想。
大学生作为广大青年群体的精英、作为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实践者、创造者,思想上必须走在青年阵营的前列,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将学习传统文化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来,养成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等原著书籍的习惯,对待外来思想的入侵,能够明辨是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专业学习上将勤学、笃实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生活上记得常“照镜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加以改进,修德养性。
只有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才能确保大学生价值观的导向性,确保国家未来的生力军思想意识形态的正确性,确保校园文化的实践者具备较高的道德情操水平。从而真正地实现文化强国、科技兴国,将科技文化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真正地提高我国公民的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的优质对接
(一)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内在一致性
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某在程度上具备内在一致性,校园文化的建设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是社會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缩影,是高校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目标和宗旨,这些都是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相吻合的。而且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高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对社会建设提出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的要求,而大学生属于公民的一部分,同时校园文化属于社会的一部分,所以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具备一致性。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使命是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观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更好地实现社会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主体和生力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体系提供了参照系数,而校园文化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参照系数,从这一方面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在根本上具备内在一致性。
(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和引导高校校园文化
紧跟时代的步伐,目前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和引导。这是当前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现实的需要和解决目前存在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的需要。随着高校的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外来文化的融入,使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面临更多的挑战,此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建设的战斗和堡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和个人品性方面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从硬实力和软实力双向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以价值观的认同性和引导性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注重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防止校园文化建设失去价值,而成为纯粹的娱乐消遣活动或者培养学生技能的活动。再者,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可以防止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中迷失方向。
(三)校园文化的自信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夯实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高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向全校学生积极开展各种课程和活动,带领师生扎实开展各项精神文明活动,对我国过去五年思想文化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高校是思想生成的集中场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领域。大学生是整个社会最积极、最有生机也最有优势的群体,他们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关键力量。大学生在校园里,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比如开设《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课程,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各种政治网络课堂,发挥学生党员和相关群体组织的力量,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从价值认同到价值选择再到价值实践的转化。激发学生内在的使命感与自觉性,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结合在一起。
同时,各大高校学科门类丰富,各学科门类实现了各种文化的交流,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外文化实现了很好的交流,这对我国校园文化的自信发展提供了条件。另外,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四面八方,在校园内实现了各个民族的文化交流,这也为民主、和谐的社会环境打下了基础,例如笔者所在的高校,近年来招收的少数民族学生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秉承我校“祁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每年招收的国外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同时本校学生参加国外学校交流的学生逐年增加。各民族、各国家的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校园文化里,能够切实树立正确的三观,能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民族历史,认同中华文化,这些感情认同為校园文化的自信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夯实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崔越.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13(8):87-89.
[2]覃轶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0(6).
[3]伍晓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对接研究[J].经济研究导论导刊,2015(6).
[4]薛文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