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鹏东
摘 要:通识教育是一种自由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在高职教育层次开展通识教育,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高职院校长远发展和高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求。可从课程体系、课程模块以及多形式实施途径几个方面来说明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实施的探索。
关键词:高职教育;通识教育;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2-00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2.003
一、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通识教育理念,自古即有,根植于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早在先秦时代,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开始兴办私学,教育人们明事理,辨是非,倡导把道德教育看做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古代书院,即是我国古代通识教育最突出的地方。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过分强调对人才技能的培养,弱化了对通识教育的灌输,情况不容乐观;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意识到通识教育的短缺,通识教育的种子重新发芽;今天教育改革大背景下,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新的发展浪潮;具体到高职教育领域,对于通识教育的改革实践也日益丰富,高职院校在强调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國防教育等多种形式的通识教育。在当今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足之处还很多,还需要被普遍提升,实施形式还应该改革创新。
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内容
现代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承知识,还有发展学生心灵,开展心智,丰富学生视野的目的。现代大学体系中,实施通识教育的目的有几个方面:要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了解一些基本的社会准则、社会道德、社会伦理,对社会的一些基本原则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学会承担社会责任;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见解和心胸,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合理的能力水平,使高校学生所接受的专业知识与社会、自然科学、人文等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现代通识教育理念中强调知识的平衡、全面、融通,注重对学生进行品质、人格、人文知识的培养,即对大学生进行泛文化教育、全人教育、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多方面的讲授、个人道德意志的培养、积极健康审美观的养成、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塑造等,通识教育的重点讲求学生在知识、情感、意志、道德等多方面的平衡发展。
三、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对全体高职学生进行基本的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通识教育平台,是高职教育长远发展的必要之路。
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符合经济社会转型需要和高职教育发展特征。当前,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环境变化日新月异,高职教育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单一的技能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已经成为考察高职毕业生质量的重要指标,加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专业与素养的综合培养才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有利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传统的高职教育体系中,片面强调专业技能培养,将专业化等同于职业化,直接导致高职毕业生专业技能强、综合素养弱,不符合人才规格。通识教育的实施,可以有效弥补高职教育以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不足之处,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确定,以及课程结构体系的科学构建,可以全面满足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有利于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实现高职院校的健康长远发展。
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目前高职院校在校生大多都是18、19岁的年龄,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众星捧月的家庭氛围,部分学生任性、执拗、缺乏爱心和奉献精神、自我约束能力普遍较差。基于当前高职生生源特点,高职通识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弥补高职专业技能训练过程中必要教养教育的空白,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高职学生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
四、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实现途径
1.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构建合理课程体系,多方面保障通识教育的实施。提高对通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新人才培养观,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人文科学基本素质平台,构建合理的通识课程体系,针对高职教育特点,将通识教育课程融入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革新教学方法,创新教育形式,引进开放式教学模式,增设选修课程门类,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资源建设,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实施全方位的通识教育。
2.教学内容模块化。高职通识教育的内容应该包含人文教育、社会关怀教育、自然科学教育、生活能力教育几个方面。高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可以分为几个板块:第一,经典文史与民族文化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对汉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对中华民族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能力;第二,哲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和理论水平;第三,世界视野的加入,让学生了解当代西方文明和世界多元文化;第四,先进科技科学的学习,鼓励学习不同学科,来弥补专业知识单一的不足;第五,生态环境等知识的开设,帮助学生思考生态环境和生命伦理等各种问题;第六,审美和美育的体验和培养,旨在实现学生艺术赏析能力的提高。
3.多种形式的通识教育实施。基础道德素质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个人成材和事业的发展,可以通过邀请专家开展系列讲座、基本日常行为教育、推进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等多种途径来实施。专项教育,以一些常规专项教育和有特色的专项教育为载体,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新生理想信念教育、新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毕业生感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就业创业教育、感谢师恩回报母校教育等系列活动来实施。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应多组织和鼓励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 吴智泉.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应体现高职特色[J].职教论坛,2010(21):69-72.
[2] 彭振宇.论高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J].职教论坛,2012(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