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明叶+矫伟
(1.青岛市李沧区实验小学,山东 青岛 266199;2.青岛市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山东 青岛 266109)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学习阶段至关重要。语文学科是基础,是阶梯,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并深入阅读,以此建立学生的语言感悟意识和语言感悟能力的方法,体会作者的心境,体验文字感情,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语言感悟能力;语文教学;培养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其中的“读的能力”,即所谓语言的感悟能力,是要求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要丰富、敏锐、敏感。那么,感悟能力该如何培养呢?
河北邯郸的王爱英老师在《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感悟能力的实践与探索》中提出:教师不应该向传统课堂一样,课前学生先预习,课上教师精讲,而是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教师有意识地多次提出问题,让学生重复地读书,最后让学生模仿并创作。这位教师的观点与我不谋而合。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意识,再进行方法的指导,最后是学生实践并进行创新性写作。
一、渗透并培养语言感悟的意识
1.通篇阅读并初步感知的意识
每位作者的著作都有作者的思想,有作者的生活经历参与其中。因此对文章的阅读感悟要尊重文章的整体性。本着整体大于部分的理念,我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整体感悟能力入手。如果不了解事情的始末就妄加评论,会误导学生,同时也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感悟文本时,可以尝试提出一个小问题让学生读书,读完一遍,调查一下有多少学生可以回答,不要急于提问。再提出一个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再提问。反复多次,让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读课文。这时候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经过实践,学生对文章有了更深的整体认识之后,他们便会很容易地找到文中作者的感情。这时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感悟文本的重难点,并提醒学生在以后的写作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学生的感悟会更强。习惯成自然,时间一长,学生的文本感悟能力会有大的提高。
2.潜心读书并分析意识
作者的感情是通过语言表达的,平时的语言会表达作者的感情,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作者描述父亲买橘子的那一段:“走到那边月台,需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费事些。我本来也要去的,他不肯,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平实的语言中写出了父亲对“我”的爱和对“我”的关心。学生要在这朴素无华的文字中去细嚼慢咽方得出这份爱意。而很多作者的文字是需要咬文嚼字的,朱光潜先生曾在《咬文嚼字》一文中讲道:“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由此可见,咬文嚼字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宋祁家喻户晓的一句诗歌“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称为诗眼,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一个“闹”字使整首诗歌都有了神韵,春天的景象浮现在我们眼前。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语去揣摩推敲,才会使学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培养语境意识
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紧密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真正地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培养学生联系课文以及联系作者的生平和生活环境等因素来体验作者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方法
1.美读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人们把这种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美读的过程中,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咀嚼语言文字进入文章的意境,从而理解文章内容,体悟文章蕴含的感情。如韩老师教学《桂林山水》中的一组排比句“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时的教学片段。
师:谁来读第一个分句?
(学生读“奇峰罗列”读得特别好,但三个“像……”还没读出变化)
师:老师觉得你“奇峰罗列”这个词读得特别好,读出了山峰的奇特,但是山峰的形态奇在哪里?谁把它读出来?
(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了三个“像……”:“像老人”嗓音要低沉,“像巨象”声音要洪亮,有气势,“像骆驼”节奏要放慢,才能读出奇特的语气。)
师:第二个分句谁来读?
……
在这部分教学中,教师花了很多时间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悟作者的情感,学生通过精准的浪速来感悟山峰的形象,体会作者语言文字的形象性。
2.想象法
通过想象,语言的描述更加形象,可以补充语言文字的话外之意,可以使学生产生具体而清晰的画面,进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体会。如韩老师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饱经风霜”这个词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学生在充分预习并读了几遍体课新词之后,韩老师说:“同学们想一想,你曾经看见过饱经风霜的脸庞吗?”“我不要大家回答。我想请大家再想象一下:这位车夫饱经风霜的脸可能是什么样的?”有的说:“这位车夫虽然年纪不过三十来岁,但看上去却足有五十多岁。脸又黑又瘦,布满了一道又一道深深的皱纹。”……韩老师说:“请你们再想一想:‘饱经风霜反映了车夫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状态?”
……
本次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想象,与自己脑海中已有的具体画面进行联想,然后想象鲁迅笔下“饱经风霜”的车夫形象,进一步联想车夫的生存状态。通过对“饱经风霜”这个词一连串的想象,更深层次体会感悟车夫的艰辛和悲惨,激发学生对车夫的悲悯之情。
3.比较法
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掌握多种比较方法,如减词比较法、换词比较法、增词比较法、调序比较法等,教会学生品悟关键词和关键句,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在感悟课文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对课文运用的语言和描写的情景有所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如李老师执教《燕子》中第四段“有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一句时的教学片断。
生:这个“落”用得好,说明小燕子落下来动作非常轻盈,而且写得动中有静。
师:如果不用“落”字,还可以用什么词?
生:可以用“掉”。
师:用“掉”好不好?
生:可以用“停”。
生:用“掉”好像燕子栽下来。
生:用“停”的话,感觉燕子呆呆的,没有生气。
师:“落”字给我们由上到下、由动到静的感觉。
……
教学中,李老师运用比较的方法,带着学生反复琢磨,体会文章语言文字的准确、生动,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推敲能力。
4.自改法
荀子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刀不磨不快,文章不改不好,只有经过多次修改和润色,才能写成一篇好文章。“文章完成后多读几遍必发现问题,大声地或默读自己的文章几遍,并能发现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读出来觉得不顺口、重复、前后衔接突兀、词语空洞、多字、少字等问题,反复诵读过程中发现并纠正,可见自己反复诵读之后修改也是培养学生语言感悟力的有效方法。所以,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作文教学中,學生一定要反复诵读修改,在反复诵读、修改的过程中学会在写作中精准用词,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参考文献:
尚荣主.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韩明叶(1966— ),女,山东青岛人,青岛市李沧区实验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