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的教育视角

2017-07-07 19:06何海波
学理论·下 2017年7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主体性学生管理

何海波

(上海海事大学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306)

摘 要:高校学生管理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教育载体。传统学生管理在主体性理论关照下正逐渐陷入主客二元对立、过程管理决定论、教育主体模糊等困境,使管理的教育功能不断弱化。主体间性学生管理以后现代主体间性思想为指导,将学生管理置于生活化的教育情境中,从教育生成的视角构建管理主体之间交互对话的机制,使学生在生活世界的实践体验中感悟、生成和发展。

关键词:主体性;主体间性;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197-03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教育管理不同于以协调人与物的关系、以物质资料生产为考核标准的企业管理,应该立足于教育的关系去看待管理关系,以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归属。从本质上讲,高校学生管理更应该是一种教育载体,要体现出高校管理育人的价值内涵。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多种价值观念与文化思潮相互碰撞融合,高校学生的思想活动呈现出一派多元思想文化、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念相互交融并存的景象,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交流更加频繁,信息传递更加迅捷,渠道更加多元,进一步削弱了教育管理者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性地位。传统的主体性哲学思想正逐步被“后现代”解构,由此派生出来的教育管理范式逐渐陷入两难困境,为“主体间性”教育管理实践活动的产生提供了新的境遇,传统教育管理范式下的高校学生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思考和建构。

一、学生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一)单一主体说

学生管理的本质是一种人类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实践应该包含主体与主体之间结成的物质交往关系,以及结成一定交往关系的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双重关系。通过这种交往实践,逐渐构建起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并始终制约着人类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交往性构成了人类实践突出的社会本质特征。传统意义上的实践观,将实践视作“主体有目的地改造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这种对象实践观虽然肯定了实践有主体和主体性,但忽视了实践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物质交往关系或社会联系,将实践的主体性变成了唯一性、单一性和同质性。“单一主体说”忽视了主体间的社会交往关系,使得实践中的主体、结构和关系变得简单化,不能真正科学地理解主体性。

学生管理不仅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既涉及了主体能否及如何对客体进行认识、再现和把握的核心问题,也包括了认识过程中多极异质主体之间能否及如何通过建立对话、理解、接受、认同、整合的机制以达成共识的交往关系。“单一主体说”可分为管理者主体说和管理对象主体说两类。前者认为,教师作为学生管理活动的发动者,应是学生管理实践中的主体;后者认为教师提供成长发展等教育管理服务给管理对象,应该突出管理对象接受教育管理服务的主动性,因而教师不应是主体,而接受方才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人作为主体性的存在物,不论是管理者还是管理对象,会始终将自己置于与对象世界产生作用关系的主体性地位。“单一主体说”坚持学生管理活动中只存在一个实践主体,片面强调一元实践主体的主体性,必然使得对方的能动性被忽视而只能沦为客体,使理论的理解和应用陷入片面性。

(二)双主体说

“双主体说”认识到学生管理中可以有不同主体的存在以及彼此之间社会交往关系的重要性,认为教师与学生在学生管理实践活动过程中彼此互为主客体,从教育管理的实施角度看,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而从教育管理的接受角度看,学生是主体,教师则是客体。互为主客体说并没有摆脱“单一主体说”的局限,依旧是“主体-客体”两元框架,其本质还是一种对象性活动。对象性实践活动中,主体可以改变、使用、占有、支配乃至征服客体,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关系是物的逻辑。在人与人之间的教育管理实践中,这种关系模式难以为继,教育管理实践中,不能将人变成物化的人,这与教育“成人”的目标追求相冲突。

针对这一局限,有学者基于哲学认识论的主体界定视角提出“主体-主体”说,认为教师与学生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有意识、有目的地从事实践认识活动的现实人,两者都符合主体的界定,都应该成为學生管理实践的主体。尽管“主体-主体”的“双主体说”试图摆脱主客二元对立的局限,主张教师与学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与交互影响的共生性的存在,为我们把握教育管理实践活动的本质和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1]。但这种哲学认识论上的主体界定未能从交往实践的角度对主客体之间现实的、客观的和感性的关系加以规范,抽掉了客体底板,主体的行为没有客观性的制约,使其变成了一种脱离客观基础的主观思维模式,走向了相对主义和非理性。

二、主体性理论关照下的学生管理及其困境

(一)“单一主体说”遭遇的困境

1.主客二分关系哲学的缺陷

主体性管理范式中强调主客二分的关系哲学,管理中所有关系都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在主体性管理思想的关照下,以教师为主体的观点认为学生管理过程就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外在影响的过程。教师试图凭借自身在知识、信息、地位等方面的优势,对学生施加单向度的影响,而学生则成为被改造、控制的对象。这种思维逻辑忽视了学生参与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容易造成学生主体地位及主体性意识的缺失。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则忽视了教师在教育管理这一专业领域中本身所蕴含的主导性或权威性,夸大了学生的能力水平。主客二分关系使得师生之间关系缺乏平等信任,演变成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模式,无法进行平等的交往对话,丧失了管理作为育人载体的价值。由于师生之间缺乏真诚、平等、有效地互动、交往、对话和情感交流,使得管理过程中信息交流与反馈不畅,甚至会造成有些学生表面上的单向服从,出现刻意奉承、敷衍应付的假象,由于师生之间缺乏内心的共鸣和认同,不能充分挖掘学生蕴藏的智慧和潜能,激发其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管理育人实效性的提升[2]。

2.过程管理决定论倾向的困境

主体性管理思想中的过程管理决定论倾向认为,对于任何一个管理活动而言,只要给予足够的管理变量和起始条件,管理的过程是可控的,未来的结果是可预知的。这一倾向使得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仅仅关注管理工作本身,而容易忽视人的精神和情感需要等非理性因素。围绕管理目标制订细分计划,完善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各类规章制度加以保障,强调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每一个对象实施管理,竭力将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每一个管理模块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以实现管理活动过程的可控化和结果的可量化。这种机械化的管理模式难以及时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变化因素,没有把学生当作独立的主体来培养,难以应对学生的个性化特征,缺乏对学生内在价值的发掘和提升,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灵呵护,缺乏对学生发展需求和成长规律的关注,使学生沦为管理的奴隶。教育管理的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热衷追求学习绩点、升学率、就业率等量化的物质指标,而忽视了学生对道德、情感、审美、价值观等非理性因素的诉求,忽视了师生在精神人格境遇中实现心灵的相遇、碰撞和认同,使原本丰富的师生关系蜕变成机械的知识信息的交流,忘却了对学生人性的丰富与提升,虽然事务性管理的效率提高了,但教育管理终极的育人目标偏失,容易催生出大量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二)“双主体说”面临的局限

1.“主体-主体”说

以“主体-主体”思维模式来构建高校学生管理理论时,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彼此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关系,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主体[3]。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平等只能是两者人格上的平等,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育管理活动中不具有特殊的主导性或权威性,也不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在理论水平、知识技能及信息地位上的均等。这种哲学认识论的观点对管理活动的客观现实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忽视了其对教育管理者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决定作用,没有从教师和学生之间社会交往实践的视角来更加客观全面地把握和理解高校学生管理的实践活动。多极异质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信念来自由地理解或行事,容易盲目估计学生自我教育的功用,降低教师应具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模糊了教师与学生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应具备的角色定位和所发挥的影响作用,从而使得高校学生班级管理更易陷入多元相对主义、极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误区。

2.互为主体说

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说也并未能超越主客二元思维的框架模式:从实施管理的角度看,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而从接受管理的角度来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从整个管理过程看,实施和接受管理的活动是同步发生的,有一方是主体,另一方必然是他的对立面即客体,本质上依旧是主体哲学中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实现对“主体-客体”认识范畴的超越。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界定,使主体和客体的概念模糊,角色混淆,管理者和学生变成了互相矛盾的双方。因此,试图用“双主体说”来超越“主体-客体”思维模式下的传统高校学生管理理论的做法也不能行得通。

三、主体间性:高校学生管理的新视角

(一)主体间性的价值取向

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在交往实践中生成的以“交互主体”为中心的相互性、协调性和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主体之间的和谐一致性。主体间性对古代客体至上论、近现代主体中心论、后现代多元主体论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和超越,融合其各自的合理因素,以个人主体为基础,个人不成为主体,就不具有主体性,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主体间性。主体间性中的每个人都是平等、共在的交往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可以很好地表现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完整把握了整体意义上的主体性,保留了个人主体性本身的根本特征;同时又是对主体性的自我中心化倾向的超越,消解了主体对客体的支配、控制和统治的霸权主义,倡导一种主体间的共同性,强调整体性、和谐性和统一性的存在[4]。

主体间性包含了个体的对象性实践活动,建立在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现实实践活动之上,蕴含着人生成于交往实践活动和生活世界的价值取向。主体间性就是基于对共同客体的改造而达成的主体间的内在关联性,在承认各个主体之间存在个体差异的同时,接受中介客体对交往实践主体的影响、规范和制约,强调主体之间拥有自由平等的交往地位,通过沟通、协商、对话等形式产生“互识”,对同一客体达成局部或整体的理解形成“共识”。

(二)主体间性的哲学意义

真正的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活动,不仅要体现主体性,更应具有主体间物质和精神的交往關系。以主体间性理论来关照高校学生管理活动,用教育的理念来行使管理手段,能更好地接近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本质,使得管理活动不是简单地将教育管理者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身上,而是教师与学生构成的多极异质主体之间通过互动、对话等交往实践达成互识和共识,既离不开教师置身其中的参与引导,也离不开学生自己的认识和亲身实践。

首先,主体间性生成于交往实践活动,通过交往实践使得多极异质主体的相遇产生了主体间的关系,进一步衍生出主体间性。高校学生管理通过管理的手段实现育人的目的,其本质也是一种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为最终目标的主体间的交往实践活动。教育的核心不是塑造外在的占有式主体,而是生成人性丰富的人,学生管理应该成为教师引导和激发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共同体验生命价值的过程和载体,通过师生间的对话、参与、尊重、合作等互动交往形式,进而发挥沟通、协调、激励、整合等管理职能,并在理解、体验、实践、感悟中共享精神世界的交融,实现并深化主体之间“互识”和“共识”,让学生逐渐生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主体之人”[5]。

其次,主体间性强调主体间通过相互沟通、协商和理解实现“我的”视域与“他的”视域由“互换”到“融合”,生成彼此相通,共同理解的新的视域,具有认识论意义上的“意义的相通性”。学生管理不是教师对学生的掌控,而是彼此之间的互识。学生管理价值目标的成功实现需要师生之间达成相互理解、增进互信、凝聚共识,进而实现视域交融和文化创生。用主体间性的视域关照学生管理,是强调管理主体间达成相互理解,进一步明确管理“意义的相通性”这一价值诉求。师生之间通过建立信任和理解的关系,经过移情和共同经验,形成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从而达成共同的教育目标,更好地将教育管理的价值衡量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追求。

最后,主体间性具有存在论意义上的“主体的共在性”,强调主体间的共在关系,超越了个人的主体性,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内在反映。师生在交往实践的共同体中构成了一种地位平等、人格独立、机会均等的“我-你”的主体间关系。师生相互之间都是与他人共在的自我,各自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識,遵守交往实践共同体内的规范与准则,与他人进行自由自觉的交流和沟通,在管理实践中积极参与、彼此尊重、相互合作,实现和谐共存,各异质主体之间生成了以平等的交往、对话、理解、合作为特征的和谐共在的交互主体关系,对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人性丰富的人际关系进行了重塑,有助于“人”的生成,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时代背景与个性诉求。

四、主体间性学生管理的建构逻辑

(一)主体间的交互性:主体间性学生管理的逻辑起点

主体间的交互源于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共商”,就学生管理来看,主体交往行为是以学生参与管理,与教师开展“对话” “共商”为逻辑前提,双方达成相互理解,形成共同性目标和规范性行为。在推动主体间性管理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中,要大力培育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和个人成熟度,使学生成为具有自理能力的“参与”主体,而不是传统的被动接受者。在强调学生对自我人格的塑造完善、实现自我成熟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自治型人格的培育,使其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管理的全过程,并将这种主体人格扩展到自我成长发展的全过程,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主动学习和成长。通过主体间的交互淡化指令性管理的生硬度、强制性和机械化,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的优势和能力,减少对教师的“制度依赖”,增强其自我成长的“文化创生”,实现学生管理的亲切度、生动性和柔性化。

(二)交往的契约性:主体间性学生管理的规范机制

主体间性有着鲜明的社会性,主体与主体、个体主体之间都存在着主体间性的问题,从而构成了普遍网络的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性学生管理作为一项交往实践活动,正是师生之间的交互性才会产生规则和共识,使得主体间的管理行为变得秩序有效。高校学生管理框架中的各主体间相互构建、相互适应、相互交融,通过交往规范形成彼此互动的条件,通过对话协商形成一致的沟通表达的交互信息系统。管理是集体理性行动达成一致性的过程,但往往会因契约和规则意识的缺乏而导致集体的无理性。管理过程中,主体间交往契约和规则的达成使得主体间性学生管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有了规范和保障,这种规则和契约既包括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有形保障,更是一种主体间的内心共鸣和文化认同上的心理契约,建立这种能够有效衡量集体行动成败与否的交往契约,是实施主体间性学生管理的重要基础任务。

(三)管理的生活化:主体间性学生管理的现实境遇

高校学生管理是一种教育形式和载体,教育生活化要求学生管理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管理的生活化包含了管理内容的生活化和管理方式的生活化。管理内容的生活化主要源于日常的现实生活,教师要多深入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开展调查和研究,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关注热点,积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道德、价值观等精神境遇的因素,转变对绩点、分数、就业率等物化指标的一味追求。管理方式的生活化主要指管理方式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贴近学生实际,管理情境创设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学习研究生活、文化娱乐生活、消费经济生活,摒弃不良生活方式,树立健康向上的理想追求,确立锐意进取的生活态度,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获得感悟、触动和认同。主体间性学生管理的构建要基于教育生活化回归,使学生在生活世界的实践体验中生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平.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与主体性问题——兼评“主体-客体”两极哲学模式的缺陷[J].哲学研究,1991(10):11-19.

[2]陈章龙,卢彪.主体间性视域中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江海学刊,2012(2):223-229.

[3]张跃聪.以主体间性为逻辑起点构建大学生管理模式[J].现代教育管理,2013(12):97-100.

[4]尹艳秋,叶绪江.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J].教育研究,2003(2):75-78.

[5]黄厚明.主体间性:当代中国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价值取向[J].教育学术月刊,2013(12):47-51.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主体性学生管理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