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瑶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一带一路”战略下东北地区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
张思瑶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2013年重新进行新一轮的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与 “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齐头并进,东北地区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而“一带一路”的建设必须要语言铺路、语言人才先行。本文梳理东北地区融入“一带一路”的优势,以及非通用语种人才对振兴东北发展的必要性及非通用语种的教育现状,倡导中国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尝试为东北地区个性化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东北地区;“一带一路”战略;非通用语种人才;中国传统文化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持续了十余年的国策。2013年新一轮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而这一战略实施,恰逢与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齐头并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开放促发展促转型面临重要契机。2016年11月发布的《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中将振兴东北地区纳进“一带一路”战略,指出“主动参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优化对外开放布局,将东北地区打造成为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的中心枢纽”。
由于“一带一路”倡导不是简单的路径相连,促进与沿途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弘扬从古代丝绸之路就一直延续下来的友好合作精神,夯实“一带一路”沿途国家之间的民意互通和构建基础,必然需要与各沿途国家之间进行更深层次的人文交流与沟通。很多国内学者,如沈骑、魏晖、张日培、赵世举等都在撰文呼吁“一带一路”的建设必须要语言铺路、语言人才先行。
本文拟通过梳理东北地区融入“一带一路”的优势,以及非通用语种人才对振兴东北发展的必要性及非通用语种的教育现状,倡导中国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尝试为东北地区个性化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2015年3月国务院授权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象征着“一带一路”的构想已经步入实施阶段。以东北地区地缘条件,可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一带一路”横跨亚洲、欧洲、非洲大陆国家及地区,官方语言超过了40余种[1]。
东北地区凭借自身的地缘优势和对外开放的优秀经验,主动参与到 “一带一路”建设中去,必定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国家支持
振兴东北地区是一项长期任务。2003年10月5日和2005年6月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文件中,都一再重申了对外开放是振兴东北的重要途径,要以开放促改革,提高外向度、促进体制机制创新、产业转型等。为了督促东北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国务院先后批复了《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2012—2020年)》、《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和《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等规划方案,显示出国家想把东北地区建设成东北亚开放枢纽的愿望和决心。
(二)地缘优势
东北地区地处中国东北部,与日本、韩国两国隔海相望,并与俄罗斯、蒙古、朝鲜三国陆地相连,位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心地带,亦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第一条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濒临渤海、黄海,拥有大连、营口、丹东等优良港口,是贸易交通的重要通道。吉林东部的珲春,自古以来就是东北亚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因为地理位置与俄罗斯、朝鲜相连,经图们江和日本海可以直达日本西海岸和韩国东海岸,被誉为“金三角”,并于2012年4月被国务院批复设立为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另外,内蒙古与俄罗斯、蒙古两国相接,边境线漫长,边贸口岸众多,也是发展内陆经贸合作的黄金地带。
(三)对外开放优势
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的1984年,经历了“由点及面、辽宁先行”、“由边及内、全面开放”、“东北振兴、开放加速”的三个阶段,历时20余年,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一带一路”建设被誉为国家第二次改革开放,是扩大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也是经济外交的新平台。东北地区对外经济贸易现状良好(如表1所示),同时以沈阳为中心周边的沈抚黄金带、本溪生态新城、鞍山光电产业基地、辽阳河东新城、中国北方水城铁岭新城等产业集聚区发展势头强劲,也成为辽宁对外开放的又一重点区域。2010年,沈阳经济区被国家列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在对外开放方面已有新突破[2]。
表1 2015年东北地区对外经济贸易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计算得出。
由以上列举的诸多优势可见,东北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是顺应国意、民心的最佳进路,必然之选。
中国式的天下体系语境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朋友之外,还有兄弟、夫妇、群臣、父子等更紧密的“家—国”伦理关系[3]。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了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纵论历史与现实、使命与友谊、家乡与远方的情怀,强调“一带一路”不是只见政策、设施、贸易、资金与人员的具体事务,而是古代丝绸之路合作精神在现代的衍生[4]。这是中国式天下体系的延伸。“一带一路”战略不只是线路相通,而是旨在从获得理解开始,逐步达成共识,然后形成集体行动。
如此则需要深入交流,情怀是根本,语言是利器。外语人才是建立人力资源支撑体系的基石,是高层次人才的基本、文化传播的先锋、民心互通的使者。丝路情怀需要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卓越外语水平以及通晓国际规则的非通用语高级符合型应用人才,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唯有如此,“一带一路”建设才不会成为离地三尺的空想[5]。
东北地区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有些对外开放热点城市已经形成基本和谐的国际语言环境,但还有大部分城市的国际语言环境尚有待提高。东北地区使用最多的非通用语种是日语,特别是以大连为代表,特定的外事接待、外贸谈判、外语教学等的外语使用上已基本规范,能够基本圆满地达成交际目的。
选取并梳理分析东北地区唯一的外语专业院校——大连外国语大学,和名列为教育部直属、211、985的大连理工大学等12所院校的非通用语种建设情况,基本可以代表东北地区的非通用语种建设情况和最高水平。
(一)语种设置
外语类高校开设非通用语种专业的状况明显好于其他综合类院校,大连外国语大学共开设非通用语种专业9个,开设的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和葡萄牙语专业填补了东北地区人才培养的空白。其他各大学都多多少少开设了非通用语种,最多4个,也有一个学校没有开设非通用语种。开设的非通用语种大多集中在日、俄、法、德等传统优势非通用语种专业上,相似度很高。且由于地理位置紧邻俄罗斯、日本,12所院校中的10所都开设了俄语、日语专业。另外,没有一所大学涉足开设“一带一路”所需的南亚和东南亚的语种专业和方向,也没有公共选修课程。很明显这是由于中国长期聚焦于欧美语言,而对“一带一路”区域语言关注度不高所致。
(二)外语的教学机构
各个大学都是将外语教学集中在了外(国)语学院,跨学科培养模式几乎没有形成。吉林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的外国语学院设置在了“人文学部”下,尝试进行了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是指外国语学院不直接隶属于学校,而是隶属于相应的“学部”,可以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提升外语人才的人文水平。
(三)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
各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已跳出传统的“单一式”外语语言文学的培养局限,尝试探索复合型、复语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倾向。例如大连外国语大学开设的外语+翻译、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服装与服饰设计等专业,以及大连理工大学开设英日双语五年制人才培养模式、商贸日语专业等。
纵向提升外语人才培养水平,开设非语言文学类硕士培养。例如上述统计中的12所大学中,有9所大学开设了翻译硕士(MTI,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东北师范大学开设了外语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并具有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这是东北地区唯一具有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的单位;大连理工大学采取日语专业本硕连读培养模式等。
总体来看,与一些传统的优势学科相比,非通用语种专业的整体优势和专业建设都还不够[6]。东北地区非通用语种外语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一带一路”战略之需,而且为了响应“一带一路”战略的民心互通,外语人才必须要具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的能力。这一点上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重点,还有待进一步细化。
近年来各大高校探讨和推行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有两种,即在一门外语的基础上,一是再掌握一门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再掌握另外一门或几门外语的“复语型”人才培养模式。而外语人才需要传统文化来助长人文素质,并能够对外传播传统文化。因为外语人才既是交流的使者,又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旗手。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1.国内传承
2017年1月25日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公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国内掀起了传统文化热潮,这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表现。全国人民传承文化,提高国民整体人文素养。
(1)学校教育立德树人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中国文化精髓贯穿国民教育的始终。从幼儿启蒙教育开始推行国学,着手根基教育,以诗文养智、圣贤引德;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导“注重通过经典诵读,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高等教育方面,各大高校都将设置通识类教育,开展深层次解读和研究传统文化。
(2)社会力量接力传承
各大媒体创新传承。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谜语大会》等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催生大众国学热;拟开设“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等级考试”,从中国传统经典中选编了包括传统经学、哲学、历史与文学等组成了“新十三经”作为考试内容;广东潮州黄河道德讲堂、海口监狱先行试点将《弟子规》、《孝经》、《论语》和《朱子治家格言》作为入监教育重新树人的优秀案例,受到关注,鼓舞人心。
2.对外传播
将中国传统文化送出国门,“走出去”的不仅是经济贸易和海外投资,更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文化典籍著作推向世界是长远大计。
建国初期就曾经创造过十分成功的对外翻译高峰。1995年《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工程正式立项,《大中华文库》几乎涵盖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是中国第一次尝试系统全面地向世界推出外文版的中国文化典籍,代表了中国的学术、出版和翻译水平。2006年与2009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新闻出版总署开始实施和推行“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与80多个国家的400多家出版机构签署了资助协议,资助翻译费、出版费和推广费,以鼓励各国出版机构出版中国图书。2012年8月28日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多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国内外高校成立了“中华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目标是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把中国介绍给世界”。
然而,文化典籍翻译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因为文化典籍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的再创造活动和艺术,因而对于从事该项工作的外语人才要求极高。中国现有翻译的水平与深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仅英语翻译方面,仅有林语堂和少数汉学家对《论语》原文章节进行重组的编译本在西方产生了一定影响。根据北京外国语大学相关学者的调研,目前中国各个语种教学和使用的权威词典有60多种,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语种还缺乏供外国人深入了解中国的百科知识类词典,部分语种甚至还缺乏基本的工具书、辞书[7]。
(二)外语人才培养需要中国传统文化
1.中国传统文化是修身立命之本
外语人才无论以何种形式,从事的都是涉外工作,如此则代表着中国,是中国对外的一个窗口。外语人才需具有关爱、感恩、仁义的本质,才能将涉外工作顺利进行下去。传统文化倡导的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正是全中国人的,更是外语人才的修身立命之本。与此同时,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无论是“复合型”培养还是“复语型”培养,都属“复合化”培养。所谓人才复合化,是指人才具有宽阔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教养,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以及具有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8]。
2.树立“文化自觉”需要传统文化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报告中两次重申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由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首次提出的,简单来说既是我们所说的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自明”,同时也要理解所接触的他国文化,学会解决处理文化接触的问题[9]。外语人才从事的就是文化接触工作。如何顺利地进行文化接触,首先需要有“文化自觉”。但是文化自觉的树立过程是很艰难的,费孝通先生指出“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定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地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原则”[9]。因此,培养外语人才树立文化自觉,需要熟知中国传统文化后才能实现,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培养“通用语+日、韩、俄语”的复语型人才
东北地区培养的日、韩、俄语的非通用语人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需要继续深化培养力度。据相关资料分析和统计可知,12所高校中有10所开设了俄语和日语专业,2所大学开设了韩语(朝鲜语)专业。应该优化现有教学优势,深化培养力度,培养出“通用语+日、韩、俄语”的高端复语人才。
由于非通用语人才培养都开始于大学阶段,因而在九年的素质教育中,通用语英语的学习已经基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此高校教育可以实现复语人才的培养,在继续学习英语的同时,推进零基础非通用语种学习,利用高校四年或更长的时间,定位培养高端专业的外语人才。
1.定位培养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
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国策的带动,翻译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但是会外语的人不等于能翻译。高端翻译人才的培养,必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认知结构。大学四年时间培养一个外语专业生,已经不是难题。需要探索的是大学四年时间如何培养出具有文化自觉性的高端翻译人才。第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和认知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倡导树立文化自觉,使外语类学生在思想深度、知识结构、分析能力方面不弱于其他人文学科学生。第二,增加初级阶段目标语输入的频率和强度,在输出阶段坚持练习中国文化相关翻译,通过文化翻译练习提升翻译技巧和语言表述能力。考虑可以将海外汉学家翻译出版的一系列中国经典和文学作品作为教材,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展与海外汉学家的翻译进行讨论和互动。在当前中译外人才严重匮乏的情况下,与海外汉学家展开对话与积极合作,是一个较为现实可行的做法[8]。
东北12所高校几乎都开设了MTI的培养和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呈趋同化。有必要进行宏观调控,实现专业结构的个性化要求,结合自己学校的特色或区域经济特点,培养出有特色或不同强项的翻译人才。东北地区无论从地缘优势还是高校教学优势,应坚持培养日、俄、韩三语的高端翻译人才,并切合自身优势,发挥各所在高校的专业优势,有侧重地培养有专项特长的翻译人才。例如,师范大学培养出教育和学术专长翻译人才,财经类大学培养出精通经济、金融、法律的翻译人才,理工类工程类大学培养出精通技术类、科技类翻译的人才等。如此可以解决办学模式趋同问题,避免培养出趋同人才而无法消化的难题。
2.深化学术型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
语言不仅仅是实用,需将语言人才培养逐渐向学术研究方面转变。可以考虑将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成区域研究人员。“一带一路”建设的民心互通,需要知己知彼,深入了解沿岸国家风土人情。开展各非通用语种相对应的区域与文化研究,将语言延伸到国别区域研究,是提升语言工具成为学术研究的最佳渠道。可以借鉴日本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经验。为了响应“自由与繁荣之弧*“自由与繁荣之弧”是2006年日本外相麻生太郎提出的对外发展战略。”的战略需求,日本国立大学并没有专设外语类专业,而是成立专门的国别区域研究中心和学科,将对应国家的语言和文化融入大学教学和科研体系,开设语言课程和从事相应地区的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既保障了语言的延展性,又对区域国家的自然环境、地理、农业发展、经济、政治等领域,进行了跨学科研究[10],取得了良好的收效,保障了复合型外语人才的保有率和学术水平。研究专业除了传统的“语言与文学”以外,可以定位在诸如 “东南(北)亚区域研究”、“东亚思想与文化”、“哲学与佛教”、“国际旅游学”、“国际文化研究”和“国际新闻与传播”等专业上,打破“外语不是专业”的尴尬局面。
3.纵向提升非通用语种教学层次
很多优秀人才对于非通用语种专业的选取心存疑虑,害怕就业渠道过窄,或受到国际影响,或如上文所说外语不是专业,没有提升的空间。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之需,在本科学历的基础上,继续纵向开设硕士、博士的对口专业。东北师范大学具有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是东北地区唯一具有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的单位。如此必定会导致高端人才外流及培养力度不足。
另外,也可以考虑走出国门,积极促进外语人才走出国门,亲身体验目标国家风土人情,贯彻沉浸式教学方式,实行“3+1”、“ 3.5+0.5”、“ 7+1”的中外合作培养模式。
4.推行外语专业进学部
“大部制”改革即在学校和学院之间加入一级“学部”进行学术性管理。可以将同一类学科门类重组为一级管理机构,便于促进学科间的交融,以提升外语人才的人文素养。如表2所示,东北地区高等院校的大部制改革,仅2所高校付诸实施,其他高校依然处于酝酿期。可以考虑将外语学院归入人文学部,与其他文科类学院整合。这样就更加能够符合前面提及的方案,便于将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整合进外语人才培养计划中,满足外语人才继续提高人文素养的需求,促进外语学科的健康发展。
(二)培养“专业+非通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入 “一带一路”建设,除了需要专业语言人才,更需要各种基础工程的工作人员,如工程技术人员、经贸人员、交通运输人员、法律政治人员、文学艺术工作者、历史地理研究者等。这些人员的培养模式定位,应该是“专业+非通用外语”。
诚然“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是时下的热点话题,已经有很多学校付诸实施,然而它忽视了外语专业本色, 造成了多元文化的缺失[11]。因为从零起点开始学习一门外语到能熟练地用于工作的程度,至少需要花2 000小时以上。现有的课程体系,大学四年的总课时还不足2 000小时。因此,精修外语再学习其他专业,几乎是做不到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秋芳教授提出“如果只是学习基础知识,培养普通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还有可能”[12]。
将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定位为“专门用途外语”人才培养是一条可行之路。专门用途外语是为了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种学习需求应运而生的。国内的英语教学大多是“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有诸多优秀的经验可以借鉴。专门用途英语可以划分为“科技英语(EST)”、“商贸英语(EBE)”和“社科英语(ESS)”,每个分支下面又可以再分为职业和学术英语两个分支。这样正切合“一带一路”所需的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的多种需求,培养以专业为主、外语为辅的复合人才。此类人才的培养可以在各大专业内部直接培养,可行度高。
本文通过梳理东北地区融入“一带一路”的优势,倡导中国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尝试提出了东北地区个性化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方法。外语人才培养可以说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投资,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必定会对建设“一带一路”和振兴东北起到积极的作用。《教育部关于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支持用人单位委托相关高校,订单定向培养非通用语种专业学生,加强校内交叉培养,打通院系、专业壁垒,着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外语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东北地区如能发挥优势和特长,个性化地制定出非通用语种人才的培养模式,必定能满足国策之需、市场之需、区域经济发展之需。
[1] “一带一路”大战略带动中国内地小语种热[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5-07/7260050.shtml.
[2] 黄征学.加快构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战略新格局[J].区域经济评论,2016,(5):94-101.
[3] 冯维江.试论“天下体系”的秩序特征、存亡原理及制度遗产[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8):4-29.
[4] 冯维江,徐秀军.一带一路:迈向治理现代化的大战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29.
[5] 闫丽俐.论“一带一路”沿线中心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建设[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9):127-130.
[6] 李茂林.我国高校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的现状梳理与特征分析——以国内九大传统外语类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J].大学(研究版),2014,(5):32-39.
[7] 闫国华.中华优秀文化对外传播与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培养[J].世界教育信息,2016,(11):8-10.
[8] 米良.“一带一路”下培养复合性非通用语种人才的思考——以亚非学院“亚非地区研究”学科建设为例[J].亚非论丛(第一辑),2016,(1):3-16.
[9] 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232-233.
[10] 龚献静.日本高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现状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9):755-764.
[11] 黄里云.高端外语翻译匮乏呼唤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J].学术论坛,2007,(7):179-182.
[12] 文秋芳.“一带一路”语言人才的培养[J].语言战略研究,2016,(2):26-32.
(责任编辑:孟 耀)
2017-02-15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日语专业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LN2016YB012);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日语专业MTI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研究”(yjyb201614)
张思瑶(1978-),女,辽宁鞍山人,讲师,主要从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E-mail:zhsiyao@hotmail.com
F241.33;G521
A
1008-4096(2017)03-00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