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雯 杨剑兵
【摘要】本文基于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核心课程《药剂学》课程教学现状和高职院校学生客观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任务贯穿整个课程教学,使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任务驱动,项目为导向,积极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贴合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为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学生《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具体思路,对推动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药剂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药剂学 课程教学
【Abstract】This is based on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harmacy students ,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project tasks throughout the course teaching, make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the theory with practice, task driven, project oriented, positive knowledge is used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joint post actual work tasks, the pharmacy for pharmac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s curriculum reform put forward concrete train of thought, to promote pharmac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pharmacy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Pharmaceutics; Cours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218-02
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其培养目标、人才定位不同,导致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不同。传统大学课程教学以学科为导向、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应试为基础、以逻辑为载体,开设课程时可以把理论、实践课程分开开设。但是,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与企业零距离接轨为目标、以能力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开设的专业课程应该是理实一体化课程,《药剂学》是药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根据现代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需要,为适应医药卫生教育改革和药学专业发展的需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药学专门人才。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乏味,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很难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实施任务驱动、项目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对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提高学生综合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药剂学》这门课程为例,基于项目化教学模式探索其课程教学的改革与研究。
1.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所谓“项目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以生活情境或事件为题材,让学生把自己纳入一些项目场景角色,通过教学互动等方式展开的教学活动。其主要特点是“以项目来驱动学生学习,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法从项目的解决人手,注重师生互动,有利于激起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它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过程生动形象,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2.项目教学法在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实施的必要性
2.1贴合药学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专业定位的需求
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技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药学相关事业发展需要的,掌握药品生产、药品质量分析检验、药品使用、医药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在医院药房、医药经营企业、制药企业、社会药房等单位从事药品生产、经营、药学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药学人才。项目教学法将传统的知识分解成若干个教学任务,老师学生一起完成任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性、探究性和職业性,学生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亲身实践,进一步激发好奇心及创造性,从而增强自信心,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2.2 课岗融合、课证融合的需要
课程设置要按高等职业教育“必需”和“够用”设置课程;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突出岗位针对性,重视职业能力培养为原则;依据职业资格标准和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设置课程内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课程立足行业,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体系的原则。《药剂学》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及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使课程更加的贴合实际工作岗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发展道路,根据药学岗位能力需求调查以及药学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校企合作共建药剂学课程体系。
3.项目教学法在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实施
项目教学法包括以下六个过程:项目引入、项目准备、项目具体分析、项目实施、项目评价和项目总结。项目的引入要以实际岗位为指导,充分发挥项目教学法的优势,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固体制剂中片剂制备为例,说明项目教学法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3.1项目引入
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作业。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选择生活中常见的药品制备来实施效果较好[3];例如—片剂,可以带入实物: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种类的片剂,发给学生观看,还可以以泡腾片和分散片做一个溶解的小实验,基于泡腾片溶解会释放CO2增加学生學习的兴趣,从而引入片剂,并讲解片剂的基本理论知识,从而提出问题—片剂如何制备,并给出具体的项目—片剂的制备,让学生分组下去,进行小组讨论如何制备片剂,并要求学生给出具体的各个小组的片剂的处方设计、制备方法、制备工艺、制备流程、制备注意事项、质量控制等。
3.2项目准备
项目准备阶段可以放到课后,每个小组的学生根据各个小组的分工安排,进行资料查询,并要求按照具体工作岗位中的片剂真实制备过程进行资料整理,研究讨论出各个小组的片剂的具体的处方设计详细资料,并推选一名代表在课堂上进行任务汇报。
3.3项目具体分析
项目分析过程中,以学生分组讨论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个小组代表在课堂上进行自己的任务汇报,汇报时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汇报,针对各个小组不同的片剂制备大家开展讨论可行性,并进行片剂的处方、制备方法、制备工艺、制备流程、制备注意事项五个方面的详细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针对各个小组的片剂的制备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重点讲解。
3.4项目实施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模拟实际生产岗位要求,带领学生进入模拟制剂生产车间,进行各个小组片剂制备的实训操作,学生根据分组及分工,共同合作完成各小组片剂制备的各个环节,教师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及时发现并指出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解决问题,已达到适应片剂制备实际岗位操作的需要。
3.5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过程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多元化评价的优势,采用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自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多元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学生评价的价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3.6项目总结
评价结束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综合评价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做出总结,以学生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此时适当的给与点评、引导,并针对各个小组的成果评价和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项目教学法在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中成效
4.1 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小组为个体,使学生具体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团队中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4.2 利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现在高职教育的核心,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以实际生产项目为主,贴近实际生产岗位,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更快的进入社会,加大竞争。
4.3 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素养,还得转变角色,从知识的讲授者、传输者,转换成知识的设计者、引导者和解惑者。
4.4 利于专业建设的发展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高职高专学生专业课程改革的教学中积极采用项目教学法,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利于工学结合人才模式的培养,促进药学专业群的发展。
5.总结
经过实践成效表明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对教师能力存在着更大的挑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做好岗位调研,项目设计更贴近实际工作,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是应充分进行调研分析,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何玉新.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2):191-192.
[2]胡秋芳.基于项目化教学模式的高职生理学课程改革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17(32):133-134.
[3]毛芹超,陈雪平.项目教学法在药剂学实验课中的实践[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3,5:57-59.
作者简介:
陈建雯(1987-),女,云南开远人,硕士,讲师,红河卫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