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泽
绘画是世界文化的精华,更是中国文化瑰宝,拥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油画源于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就像西方音樂领域中的钢琴文化艺术一样,它是西方绘画领域中最具有典型性的一种艺术。我国意象油画与油画既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又有所不同,意象文化被我国传统文化孕育着,它代表了我国文化的典型性格,是一种艺术语言。油画民族化是意象油画在我国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体现。本文对意象油画的发展史和油画民族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为油画民族化的实现建言献策。
在中国油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艺术家坚持不懈地创作,努力优化各方面的不足,坚持创新探索,最终将我国油画发扬光大。意象油画是艺术家的劳动成果之一,它为油画的发展提供了新天地,为我国油画走向世界增添了力量。而油画民族化则是意象油画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也是意象油画保持持久生命力的源泉。
一、意象油画的概述
意象油画,从字面上来看包含了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意象,一个是油画。在绘画领域中,油画是本质,而意象是油画的修饰、外延。意象这个词是由意和象这两个字组成的。“意”字可理解为两层含义,一是人的思想,即意志、心思、观念等思想活动,二是人或者事物的情态,即情绪、情景、情感、情境等;“象”字,顾名思义,就是形状、样式、图景的含义,是指客观实在的物体。因此,意象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指人的心意状态、思想情感所表现的具体形态。《周易》中“观物取象”“圣人立象以尽意”,很好地体现了意象的含义以及意与象的关系。意象油画不仅有意象,还存在诗意的朦胧美境界。总之,意象油画就是指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形象去暗示相关的人或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寓意。例如,张大林的《合柿图》,张大林通过巧妙的纵横取势,通过粗细别致、轻重有序、浓淡相宜、疏密结合、聚散自然、收放明快、刚柔并济的线条色块来构物写形。构图截取景物中最光彩夺目的部分:丰厚圆硕、形如如意的果实累累,遒劲扎实的枝蔓繁茂跃然画布之上。《尔雅》中蕴含七德的柿树,在他抑扬往复的笔势色彩中尽露其形其理,冷暖相合之处郁勃之形迎面,色彩动人之间自由情态油然而生。既有画家本身创作的灵感带来的独特魅力,又暗合了当下宽松、开放的审美心理趋势,具有鲜明的个人和时代艺术气息。
二、我国意象油画的发展史与创造观念
我国油画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也是我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意象油画的发展不仅与中国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还与西方的艺术文化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我国意象油画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象”同西方油画的“表现”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既与中国画存在差异,又不同于西方油画,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意象油画,其本质是油画,因此意象油画的发展还是得从我国油画的发展史说起。油画是西方传统绘画,已被引入中国数几百年,还需从现存的条屏绢本油画《桐荫仕女图》算起。康熙年间,随着西方的传教士、宫廷画家的涌入,这幅油画传入中国,它虽然能在视觉上给人以“与生人不殊”的效果,但是在中国的宫廷以及民间被视为舶来品,就像洋镜、时钟一样,与中国文人传统的淡泊、含蓄的审美情趣不协调。19世纪末,西学东渐日趋明显,再加上帝国主义的炮舰政策,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致使西方的新思潮加快了在中国传播的速度。在绘画艺术上,人们认识到,那些仅仅沉醉于“晃兮、惚兮”的笔墨游戏,是无益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康有为提出“今宜取欧画写形之精,以补吾国之短”,开启了“内合中西为画学之新纪元”。加之梁启超、蔡元培等人所倡导的“文学与美术上之现实谁与理想谁之审美情操,唤醒消沉之国民”。1919年,中国爆发了新文化运动,人们开始重新估价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发展中的地位,西方油画艺术如同资产阶级文明一样,成为反封建专制的锐力武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鲁迅为首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大力主张“拿来主义”,但是他们对于西方油画风格的选择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整体的文化意识。因此,不同画家的作品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多样性的形成完全是因为个人的情趣和文化背景不同所致,这时中国油画已经处于启蒙阶段。中国画家希望通过努力奋斗,开创一个多元化的新格局,但是艺术的发展超越了中国国情的承受能力,加之民族危机、军阀混战等,西方的现代艺术在我国失去了群众基础。50年代,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中国油画家在远没有熟练掌握西方制作技法的情况下,转而学习苏联的油画模式,但苏联的创作体系不够成熟,有很多问题不能解决,因而这一阶段中国油画发展缓慢。80年代后,中国油画才真正发展起来,最终确立了多元化艺术的新格局。意象油画20世纪初开始流行起来,它以意构境,构造了一种诗画融合的境界,彰显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意象油画在创作观念上一贯追求“随物宛转”“与心徘徊”,以意构境、以意造型、以意生色、以意抒发,中国意象油画与西方油画最大的差别在于中国的意象油画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气质。
三、油画民族化的重要性
董希文,是一名著名的油画家,是国家文物局规定的“作品一律不得出境”的六位大师之一,他认为:“油画中国风从绘画风格方面来讲,应是油画家的最高目标。要使中国油画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绝不仅仅是把油画画得跟西洋画一样。我们有我们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需要去继承和发展,且中国画家应有中国画家的气质,以及自己对生活的看法、想法和表现法。”由此可见,油画民族化是很有必要,是很重要的。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联系在于:“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油画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中国油画的发展与中国历史事迹息息相关,蕴涵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民族生活、民族精神等,因此中国油画只有扎根于中国本土文化之上才能茁壮成长,才会拥有持久的生命力,才能立足于世界艺术文化之林。
四、油画民族化的创作
1952年董希文在北京的一间普通的房间里,以他的高昂热情、精湛的艺术技巧,独立创作出了革命历史油画《开国大典》。这是一幅热情讴歌人民革命的杰作,他在谈到这幅画的创作时说:“在带有装饰性处理的这幅画里,尽力表现出富丽堂皇,把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的一个庄严而热烈的场面描绘出来。”他采取了从天安门城楼向南看的角度,使得天安门广场和大片蓝天展现在观众面前。为了开阔视野,他把按一般透视规律应该看到的一根廊柱抽去,使画面顿时敞亮起来,展现真正的泱泱大国气象。画面上只有毛主席站在中央,其他人都在偏左方。在构图上的成功创造,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言,形象地表现出来。在色彩运用上,董希文大胆地用碧蓝、大红、金黄组成基调,用蓝、棕、绿调和。按中国民族传统的审美习惯用对比色,又统一协调,这需要很深的艺术功力。《开国大典》在色彩构思上卓有成效地达到了他孜孜以求的民族气派,为油画的民族化走出了一条新路,影响深远,并掀起了“油画中国风”的艺术思潮。
美是形象具体的。例如,一朵美丽的花儿,它是具体的花儿,是活的花儿,是带着清晨雨露的花儿;花儿也是感性的美,欣赏者可以依靠眼睛、鼻子、耳朵等器官感受到它的美,如花开的瞬间美、花香美等。美,可以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美是需要用心去体会、感受甚至去创造的。意象油画,体现的就是意象之美,意象的创作需要绘制者用心去观察、去体会。
(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